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失眠药物治疗论文

失眠药物治疗论文

失眠的药物治疗
【中图分类号】r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03-0412-01
【摘要】失眠症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

促睡眠药物是失眠症治疗的主要方案。

近年来,新型药物进入研究或临床使用给失眠症的治疗带来了新思路。

本文综述失眠症的药物治疗现状。

【关键词】失眠症;药物治疗
失眠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睡眠障碍性疾病[1],其症状一般包括入睡困难、睡眠表浅、易醒、早醒、醒后难以再次入睡,以及醒后疲乏或缺乏清醒感等。

当前,失眠等睡眠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

新近多种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西方国家约35.2%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失眠[2],而我国目前失眠症的发病率也高达10%~20%。

中国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会进行的睡眠问题调查。

被调查者中,存在易醒、醒得过早、睡眠时间不足、睡眠质量不好等睡眠问题的高达42.5%。

失眠在我国俨然成为了一个很普遍的的问题,特别是以妇女和老人居多。

1. 失眠的病因
失眠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睡眠障碍,多由生理,心理,环境,食物及药物等多方面因素引起。

失眠可见于下列情况:精神因素所致的失眠;躯体因素引起的失眠;环境因素引起的失眠;药物因素引起的失眠;大脑弥散性病变。

2. 药物治疗
近年来,因失眠患者以及抑郁症患者不断增加,催眠药市场也逐年走热。

据ims数据显示,2005年,全球催眠药市场价值为38亿美元,年增长率为11%。

自上世纪末至今,我国镇静催眠药的用药金额一直呈稳步增长的态势。

有分析称,在未来数年内,全球失眠治疗用药市场有望扩容一倍。

理想的镇静催眠药物应该是:迅速诱导入睡;对睡眠结构没有影响;无第二天药物残留作用;不影响记忆功能,包括没有遗忘症状;对呼吸没有抑制作用;长期使用无药物依赖或药物戒断作用;与酒精和其他药物无相互作用。

2.1 化学药物
目前,在化学药方面,国内临床常用于失眠症治疗的药物主要包括第一代巴比妥类、第二代及第三代共三类。

第一代巴比妥类药中仅有司可巴比妥仍在使用,但数量很小。

第二代仍是目前失眠症药物治疗的主要品种。

第三代催眠药则逐年被临床接受,用量稳步增长,这类药物主要有唑吡坦、佐匹克隆、扎来普隆。

2.1.1 第一代巴比妥类
苯巴比妥(鲁米那)、司可巴比妥;巴比妥类药物可缩短快动眼睡眠(rem),改变正常的睡眠模式,引起非生理性睡眠。

连续应用数夜后,其催眠作用减弱,停药后rem睡眠时相可“反跳性”地显著延长,伴有多梦,引起睡眠障碍。

因此,某些病人不愿停药,要求继续服药,这可能成为对巴比妥类药物产生精神依赖性和躯体依赖的重要原因。

2.1.2 第二代药物
按药物半衰期长短,药物可分为短效、中效和长效。

短效药的代表是三唑仑(triazolam),它的半衰期只有3.5小时;常用的中效药舒乐安定,阿普唑仑,羟基安定,氯羟安定;长效药有:安定,硝基安定,氟基安定[3]。

第二代镇静催眠药物在治疗失眠过程中有残留效应、遗忘效应、停药效应、依赖成瘾等副作用。

此类安眠药物可以产生药物依赖,主要由于:失眠→药物治疗→出现反跳性失眠→需要继续药物治疗→产生耐受性→需要加大
药物治疗→出现药物依赖→无法终止治疗。

2.1.3 第三代安眠药物
这类药物主要包括唑吡坦、扎来普隆、佐匹克隆片。

第三代镇静催眠药物口服吸收良好,半小时达血液浓度高峰,药物代谢排泄快,半衰期为3~6小时,经肾脏代谢。

本类药物治疗指数高,安全性高。

第三代催眠药唑吡坦(思诺思)是新一代催眠镇静药。

从20世纪。

90年代以来,美国和欧洲多用唑吡坦作为催眠药,有逐步取代第二代镇静安眠药物的趋势。

唑吡坦口服后很快吸收,给药0.5~2小时后血浆浓度就到达峰值。

清除半衰期只有1.4~3.8小时,平均2.5小时,在体内无蓄积,不产生残余反应。

唑吡坦不论对短期失眠或是慢性失眠都有效,对老年人失眠也有效。

如果一直服用第二代药物(如舒乐安定、氯硝安定、安定等)
帮助睡眠,停用后突然改服唑吡坦,临床发现对睡眠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服用唑吡坦后应避免驾驶车辆、避免操纵大型机械,以免出现危险。

尤其不要和酒精合用,否则运动失去控制更为突出。

肺功能不全患者慎用。

肝功能不全患者应减少服用剂量。

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

老年人减半量服用,每晚5毫克。

此外因为药物发挥作用很快,很多医生建议患者在上床就寝后服用,不宜在服药后做其他事情,以免突然入睡,发生意外。

2.2 中成药
在国内,一些中成药在安神催眠市场上占据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

助眠药的市场受到中国人观念的影响较大,较少人会因为睡眠不好而去医院就诊,要开化学药的,主要是那些症状特别严重的,或者因为其他病而顺带着开了一些。

在这方面,老百姓的自我药疗意识较强,一般不会去医院就诊,而是直接在药店买一些他们认为副作用小的中成药或保健品。

这类中成药的应用比较广泛,且产生的销量多来自于药店终端。

其中,表现较突出的品种有安神补脑液等。

3. 服用药物注意事项
一般来说,短期失眠用药2周就可以停药。

慢性失眠要长期服用。

一般一周失眠3次以上不能入睡的,需天天服药,如果在3次以下的,就应该按需服药。

多数安眠药物都有成瘾性,属于国家管制药品,必须凭医生处方限量使用。

连续服用某种安眠药最好不超
过4个月,如必须继续使用,应在医生指导下换成别的药物或另类药物。

“按需”服用催眠药,数慢性失眠者并非每日失眠,这种间断治疗就可避免在睡眠好的时间仍须服用催眠药。

这不仅在医学上有好处,而且符合医学经济学的要求。

另外,间断用药可减少病人产生心理性依赖,为在不服药的时间进行行为治疗提供了机会,使病人感到不服药与服药都能睡好。

“按需”治疗方案的好处还在于为如何解决慢性失眠病人既要反复用药又要治疗时间尽可能短的难题。

4. 小结
椐专家估计,到2020年全球大约有7亿多失眠者[4]。

睡眠具有恢复注意力、促进生长及巩固记忆和缓解紧张情绪等很多功能,是健康生命所必需。

心理专家表示,人的一生有1/3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对于人的重要性仅次于呼吸和心跳。

正确的诊断、合适的药品和个性化给药方案是确保失眠症药物治疗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基础。

药物治疗是应对失眠的重要手段,同时配合非药物如饮食、心理、运动疗法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 dement wc,et al.j clin psychiatry,1992,53(12):50-5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