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蔬菜与鱼类套养制度
2.莲藕田养鱼
月 旬 年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1月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第一年 深水藕(4/下~5/上定植,10/上~翌年 4/中收获,并留部分老藕在田间做种,10/上开始继续收获)
套养鱼种或成鱼(4/上放养仔口鱼种,或 4/下~6/上放养幼鱼,12 月捕捞,并留小鱼翌年继续喂养或重新放养)
第二年
莲田建设:选用子莲或深水藕田块,加固田埂,并在田块四周及中央开挖“十”字沟、“井”字沟,一般沟深 100cm、深 50cm,沟占面积 5%-10%。另外在出水口附近或田边开挖比莲田低 80cm 的“鱼坑”,占地 2%-3%,并与鱼沟相通,上搭鱼棚,夏季种植棚架瓜果遮阴,冬季盖薄膜、稻草保温,以保鱼种安全越冬。进水口、出水口要装鱼栅,防止灌排水时逃鱼。 选好鱼种:莲田养鱼分培育鱼苗和放养成鱼 2 种。一般以混养为好。培育鱼苗的鱼种规格为 5cm 左右,全田放养 2000 尾左右,主养鱼占 60%,其他鱼占 40%,如草鱼为主则占 60%、鲤鱼 20%、鳊 鱼 15%、鲫鱼 5%,最晚于 6 月上旬放养结束,精养至年底可收获 50 克以上仔口鱼种 50-75kg.放养成鱼于 4 月下旬开始,每亩放仔口鱼种 250 尾左右,其中鲤鱼占 30%,鳊鱼 30%、鲫鱼 40%,精养至年 底可收获成鱼 100kg。 饲养管理:为防止野杂鱼及敌害生物,养鱼莲田在放养前应选“清塘”,即每亩用 30-40kg 茶籽饼粉或 25kg 碳酸氢铵消毒。莲田基肥和肥应选用有机肥,尽量不用化肥,尤其不用氯化铵和氨水, 以防毒害鱼类。莲田病虫害防治提倡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药剂防治应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并注意摘除莲藕老叶、残叶,加强田间通风透光,适当加深水位和保持小股活水流动。 适当投料喂养。 适时捕捞:一般在年底捕鱼、挖藕。捕前先缓慢放水并疏通鱼沟、鱼坑,让鱼游到鱼坑内、捕捉,如捕不尽可再放水,生捕一次。如幼鱼需在莲田越冬,应注意尽量灌深水,晴天喂少量豆饼或其 他饲料,并搭好御寒暖棚,安全越冬。 莲藕栽培:子莲和深水藕于 4 月中下旬定植,籽莲于 7 月中旬至 10 月上旬采收莲子,深水藕于 10 月上旬至翌年 4 月采藕,但为配合套养鱼,宜在 12 月至翌年 1 月捕鱼后挖藕。
菱的栽培:套养成鱼的菱塘多选用深水塘,并设立网栅围栏,防止逃鱼。菱的栽培不宜直播,而应采用育苗移栽,一般于 3 月下旬播种育苗,5 月下旬定植,9 月上旬至 10 月下旬采收。 鱼种选择:以放养不食草的鲢鱼、鳙鱼、鲤鱼、鲫鱼、青鱼和革胡子鲶鱼等,每亩 200 尾左右,规格 13cm 左右。 套养方法:菱塘养鱼应注意种植密度不宜过高,应留出 20%-30%的水面作为“天窗”,便于鱼类到水面换气。一般可用竹竿扎成方框,浮于水面。并以此窗口投放鱼饲料。菱生长期间病虫防治 注意选用高效低毒农药,防止对鱼类毒害。菱角采收结束后即可放水捕鱼或张网捕鱼,一般每亩可产菱 500kg,成鱼 30-50kg。
6.菱塘养鱼
月 旬 年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1月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菱(5/下定植,9/上~10/下采收) 当年 套养成鱼(6/上放养大规格鱼种,12 月捕捞,并留小鱼翌年继续喂养和重新放养
(五)水生蔬菜与鱼类套养制度 1.茭白田养鱼
月 旬 年2月Leabharlann 3月4月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1月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第一年 春种两熟茭(4/上定植,9/上~10/中收获秋茭,翌年 6/上~7/上收获夏茭) 套养鱼、鳅(4/上中放养鱼苗,翌年 1/下~2/上收获成鱼,留幼鱼于 7/上中干塘捕捞
4.芡实田养鱼
月 旬 年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1月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芡实(6/中下定植,9/上~10/中采收) 套养鱼螺(6/下~7/上放养,10/下~翌年 1/下捕捞) 当年
第二年
建虾池:虾池设在莲田中央,虾池和虾沟占莲田总面积的 5%-8%。放虾前 20 天对虾沟、虾池用石灰消毒,10 天后施有机肥每亩 800-1000kg,并加深水位至 1m,在虾池、虾沟内浮植消过毒的“水 花生”或“水蕹菜”,占 1/3 水面,并注意控制水花生繁殖量。 排藕种:4 月中下旬定植种藕,子莲品种选用“鄂(子)莲 2 号”,每亩 150-200 支,栽前每亩施腐熟有机肥 2500-3000kg,生长期追施莲藕专用复合肥。 放虾苗:5 月中旬放体长 4-6 厘米的籽虾(抱卵虾)每亩 250 克。饲养期适当投料。 收捕期:籽莲于当年 7 月中至 10 月上旬采收莲蓬,植株冬季地上部枯死,翌年再萌发生长,7 月中旬始继续采收。每亩可采收鲜莲蓬 2000-3000 只,或壳莲 100kg.青虾于 12 月捕捞,当年亩产 30-40kg,留小虾在田里越冬,翌年 4 月再收 10-20kg. 此外,还可将青虾和泥鳅混养,其方法是:4 月每亩放养 5-6kg 长的粉鳅种 3000 尾,4-5 月每亩再放养 5-6cm 的籽虾(抱卵虾)0.5-1kg,并当青虾长到 3cm 时,每亩再放养重 50-100g 的花鲢 50 尾(以摄食青虾秋繁时的蚤状幼体,控制青虾密度,提高商品规格)。最终可获成品青虾 15-20kg,泥鳅 50-75kg,花鳅 30kg。
开挖围沟:芡实塘四周开挖围沟,深度和宽度视田块大小而异,一般为 50-80cm.四角增挖鱼坑,深 80-100cm.有条件的大型田块可在田间开挖“十”字或井字形沟与围沟相通,进出水口增设鱼 栅,以防逃鱼。 套养鱼螺:每亩芡塘于芡苗定植后放养黑鱼(乌、鳢)苗 100-150 尾,每尾 50g 左右,中华螺种螺数千克,放养期必要时适当投放小杂鱼为饵料。 干塘捕捞:芡实于 10 月中旬采收结束后可以干塘捕捞,但以翌年份捕捞为宜。此时黑鱼成鱼每尾可达 0.75-1kg,中华螺数十 kg。 芡实栽培:4 月上旬催芽,4 月中旬播种,5 月中旬移栽,6 月中、下旬定植,9 月上旬至 10 月上旬采收。
第二年
开挖围沟:莼菜塘一般面积较大,水位较深,套养鱼虾前先在四周开挖围沟,深度和宽度视田块大小而异,一般为 50-80cm,四角增挖鱼坑,深 80-100cm.有条件的大型田块,结合防风浪的田间 再开挖“十”字或井字型沟与围沟相通,并种植茭草。另外,水面应保留适当空间,便于鱼到水面换气。 放养鱼、虾:4 月下旬始,每亩放仔口鱼种 250 尾左右,以鲫鱼、鳙鱼、鲤鱼为主,另放 10 余尾草鱼。精养至年底收获成鱼。青虾套养于 5 月中旬放体长 6-8cm 长的籽虾(抱卵虾)每亩 250g。 至 12 月捕捞大虾,留小虾越冬,翌年 4 月再次捕捞。具体方法参照莲藕田套养鱼虾。 莼菜栽培:第一年于 3 月下旬至 4 月上旬采用匍匐茎或越冬休眠芽定植,当年即可采收莼菜。越冬后进入常年栽培管理,植株 3 月下旬萌芽,4 月下旬至 7 月上旬为采收高峰,7 月中旬至 8 月上 旬越夏停止采收,8 月中旬至 10 月上旬继续采收。
第二年
茭白定植前,茭白田四周开挖宽、深各 30cm 沟,四角再挖 60cm 的小塘,相互串联,较大田块在中央再挖“十”字形深沟与围沟相通呈“田”字形。品种选用春种两熟茭,如广益茭、杼子茭等。 4 月上旬定植,9 月上旬至 10 月中旬收获秋茭,翌年 6 月上旬至 7 月上旬收获夏茭。 茭白生长期间可套养鱼、鳅,品种可选 择鲫鱼、鲤鱼、草鱼以及粉鳅等。每亩放养鱼苗 200-300 尾,小粉鳅 300-500 尾,其规格为鲫鱼每 kg140-160 尾,鲤鱼长 3-4cm,链鱼长 8-10cm,草鱼长 6-7cm.鱼、鳅放养后于翌年 1 月下旬至 2 月上旬放于茭田水,将鱼、鳅赶到田块四角深塘里,收获成鱼、鳅,留幼鱼、鳅再放水继续套养,直至 7 月上旬茭白采收结束后再次干塘捕捞。套养鱼种类以 鲤、鲫为主。
5.莼菜塘养鱼、虾
月 旬 年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1月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第一年
莼菜(3/下萌芽,4/下~10/上采收) 套养成鱼(4/下放仔口鱼种,12 月捕捞,并留小鱼翌年继续喂养和重新放养) 套养青虾(5/中放籽虾,12 月捕捞大虾,留小虾越冬,于翌年 4 月继续捕捞)
3.莲藕田养虾
月 旬 年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1月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第一年 子莲(4/中下定植,7/中~10/上收获鲜莲蓬,种藕于田间自然越冬,翌年萌发并于 7 月中后继续采收莲蓬 青虾(5/中放籽虾,12 月捕捞,留小虾越冬于翌年 4 月继续捕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