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视觉心理学复习材料

视觉心理学复习材料

1.什么是视知觉?视觉器官——眼睛接受外界信息的刺激,并由大脑对这些刺激进行加工和解释,从而形成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和认识。

人类通过眼睛感知世界的过程叫做视知觉2.什么是视觉心理学?视觉心理学是建立在生物学、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大量试验的基础上,研究视知觉的心理过程,探索人类“看”的过程中如何积极主动地、有选择性、创造性的进行思维的规律。

观看的活动是外部客观事物本身的性质与观看者主体的本性之间的相互作用。

3.人的视觉心理有哪些特征?(1)把握基本特征——形状人类具有透过少数几个突出的知觉特征见出事物全貌的能力。

形状是视觉把握事物的一个最基本的要素,它是事物的外部表象,也是我们视觉器官最容易把握的。

(2)以往经验的作用新的知觉经验,总是与过去曾知觉到的各种形状的记忆痕迹相联系,过去的一些记忆痕迹总是在互相类似的基础上对新的视觉经验进行干扰。

新的知觉经验与过去的形状记忆痕迹相联系,过去的记忆痕迹在相互类似的基础上对新的视觉经验进行干扰。

在知觉模糊的形状时,还受语言提示的影响。

个人的强烈需求也会使记忆痕迹对知觉产生强烈的影响。

4.什么是格式塔?它的主要理论是什么?格式塔理论产生于20世纪的德国,是一个心理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惠特海默、珂勒、考夫卡、勒温。

格式塔的德文意思是“形式、形状、方式、实质”。

反对构造主义心理学关于“对物体的知觉是感知元素的组合”的观点。

反对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只重视外在的经验完全忽视内在意识”的观点。

知觉是有组织、结构和内在意义的一个整体。

当人看到事物时,无须对组成这一事物的各个部分进行分别地分析然后再组合成整体的判断,而是能够直接整体把握事物的知觉结构。

格式塔心理学也称为完形心理学。

强调经验的重要性,更加重视意识的作用,主张知觉高于感觉的总合,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合性。

5.完形法则有哪些?图与底;形的群化与整合;视觉平衡;恒常性6.什么是错觉?错觉的分类有哪些?错视觉是指在视觉感知与客观物理不一致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错视。

错觉不是知觉的错误,而是在正常的知觉下产生出来的视差现象。

分类有:不正确的直线、面积对比、明暗对比、不正确的角度、光效应、不存在的空间、图与底两视图。

7.什么是构图?构图就是指为了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感效果而如何把人、景、物安排在画面当中以获得最佳布局的方法8.根据镜头与画面距离,有哪些景别分类?各自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远景:从远处拍摄,着重表现整体环境和气氛为目的的画面,人物和景物只起到点缀作用;(1)易于表现整个环境和总体气势,不利于交代具体情节和细部。

(2)适合表现自然景观和群众活动场面。

全景:是以表现被拍摄主体全貌及其所处的环境为目的的画面。

强调主体与环境的依存性、相关性以及主体在环境中的存在方式。

(1)画面有中心内容;(2)交代主体与环境的关系。

中景:是表现被摄景物或人物的局部状态、以及被摄主体之间的交流,着重刻画动作或情节,对环境只是象征性的交代。

(1)集中表现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2)这是最常用的拍摄距离,既可以使人物交流得到充分展现,又可以把不必要的环境排除在画外。

(3)它最大的优点是长于表现情节。

近景:是以表现人物的神态或物体的特征为目的的画面。

环境只是作为背景存在,突出的是画面主体。

(1)表现人物的神情和精神风貌,表现人物的情绪和心理活动。

(2)常用来表现物体的局部特征,不利于表现事物周围的环境。

特写:比近景更进一步,通常是表现被拍摄人物或物体的一个局部、一个细节,而忽略全貌。

(1)特写主要用来表现细节,通过细节透视人的内心和事物的本质。

(2)优秀的特写都是富有抒情味的,它们作用于读者的心灵,而不是读者的眼睛。

9.摄影角度与镜头语言正面结构的画面呈平行透视特点,效果平静、庄重,适宜表现人物及建筑的对称结构。

表现人物时,由于画面人物与读者面对面,便于两者的交流。

斜面结构的画面呈一定角度的透视特点,富于变化,有利于表现立体和层次。

侧面结构的画面方向性强,有助于突出表现轮廓线条、形体动作特征,最适宜表现剪影效果。

背面结构的画面手法含蓄,能调动观众的想象力。

由于没有人物表情的刻画,要注意捕捉典型的动作,达到画简意繁的效果。

10.摄影高度与镜头语言平拍——照片自然平常,画面正规忠实,不易产生变形,但常有平庸之感。

仰拍——低角度拍摄的照片具有高大、挺拔感,有利于强调被摄体的高度,显示雄伟的气魄和夸张的效果。

如果用广角镜头拍摄的照片,将更会增加奇特的效果。

俯拍——画面深远辽阔,有利于表现地面上的各种线条图案等细节特征。

俯拍能消去杂乱的背景,代之以草坪、沙滩或人行道,如,停车场上的汽车,弯曲的河床,成行的树丛,一块块的庄稼,曲折的公路环绕着山谷原野都是动人的俯拍题材。

11.构图原则:对比、平衡、节奏与韵律、色调、背景、抽象与单纯、多样统一:和谐12.构图主要方法:黄金构图法、三角形构图、L形构图、S形构图、C形构图、圆形构图、框架构图、平衡式构图、对称式构图、垂直式构图、对角线构图、交叉线构图、水平式构图13.什么是色彩心理?色彩心理是指客观色彩世界引起的主观心理反应。

不同波长的光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产生色感的同时还导致某种情感的心理活动。

14色彩的相关定义光色:物理光学现象,光原色是红绿蓝,混合后为白色,加色混合。

颜料色:显示颜色的物质材料,三原色是红黄青,混合后为黑色,减色混合。

原色:色彩中不能分解的基本色为原色。

间色:两种原色混合后所得的颜色为间色。

复色:两个间色或者一个原色与其他对应的间色混合所得的颜色。

15.色彩的分类无彩色系:黑色、白色、灰色彩色系:可见光谱。

16.色彩的三属性色相:色彩的相貌。

明度:色彩的明暗程度,亮度。

纯度:色彩的鲜艳程度,饱和度。

17.色彩的情感:●色彩的冷暖●色彩的远近●色彩的轻重●色彩的膨缩●色彩的兴奋与沉静●色彩的华丽与朴素●色彩的疲劳与舒适●色彩的软硬18.色彩心理与饱和度关系●暖色系列:饱和度越高,温暖程度也越高,饱和度降低,温度降低;●冷色系列:主要受明度影响,明度越高,寒冷感越强。

●无彩色系:白色为冷色,黑色为暖色。

暖色加白变冷;冷色加黑变暖。

夏季:穿白色或浅色服装,因其反光率高,有凉爽感。

冬季:穿深色或黑色服装,因其反射率低,吸收率高,有暖感。

19.冷暖色的属性●暖色有光明、热恋、流动、膨胀、刺激的意象,即暖色使人兴奋,但容易使人感到疲惫和烦躁不安;●冷色有冷静、稳定、理智、收缩的意象,但灰暗的冷色容易使人感到沉重、阴森、忧郁;只有清淡明快的色调才能给人以轻松愉快的感觉。

20.冷暖色有不同收缩放大效果的生理学解释:当各种不同波长的光同时通过水晶体时,聚焦点并不完全在视网膜的一个平面上,因此在视网膜上的影像的清晰度就有一定的差别。

长波长的暖色影像似焦距不准确,因此在视网膜上所形成的影像模糊不清,似乎具有扩张性;短波长的冷色影像就比较清晰,似乎具有收缩性。

21.什么是光渗现象?光亮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所形成影像的轮廓外似乎有一圈光圈围绕着,使物体在视网膜上的影像轮廓扩大了,看起来就觉得比实物大一些,如通电发亮的电灯钨丝比通电前粗些,生理物理学称为“光滲”现象。

22.色彩远近的心理学现象与生理学解释:明度高暖色感觉近,明度低冷色感觉远;暖色系列一般为前进色,冷色系列为后退色;原因:眼睛在同一距离观察不同波长的色彩时,波长长的暖色如红、橙等色,在视网膜上形成内侧映象;波长短的冷色如蓝色、紫等色,则在视网膜上形成外侧映像。

因此暖色好像在前进,冷色好像在后退。

23.不同色彩的象征红色是火的色彩,意味着热情奔放。

红刚巧又是血的颜色,因而又表示爱国精神或者革命;在西方,据说耶稣的血是葡萄酒色,所以红又表示圣餐和祭奠;红色又因其意味着危险,而被用作交通信号的停止色,消防车色等;深红色意味着嫉妒或暴虐,被认为是恶魔的象征,而粉红色则象征健康、梦想、幸福和含蓄。

黄色是阳光的象征,具有光明、希望的含义,给人辉煌、灿烂、柔和、崇高、神秘感。

在中国古代被定为帝王用色,一般人不许使用。

在古代罗马也被当着高贵的色,而基督教却作为犹太衣服的色,因而在欧美被看作是最下等的色,起初把恶徒叫做“黄狗”,后来又轻蔑地把胆小鬼和庸俗恶劣的新闻称为“黄色的”。

绿色是大自然草本的颜色,所以意味着自然和生长,同时也是未成熟人的象征。

在西方,绿色意味着嫉妒和恶魔。

所谓“嫩手”是指工作缺乏经验的人。

此外,绿色一般还用来象征和平与安全。

蓝色是幸福色,表示希望。

在西方,蓝色表示贵族,一提到蓝的血,就意味着名门血统,所以蓝色是身份的象征。

但是蓝色又是绝望的同义词,“蓝色的音乐”实质就是“悲伤的音乐”。

在日本,用蓝色来表示青年,青春或少年等刚走上生活道路的一代人。

紫色是高贵庄重的色。

在过去的中国和日本,作为表示等级的服色,紫色是最高级的。

至今在仪式方面仍采用紫幕和方绸巾。

在古希腊时代,紫色作为国王的服装色使用。

白色意味着纯粹和洁白,表示和平与神圣。

日本的老道和和尚都穿着白衣服。

作为等级的标志,白是天子白服色。

中国和印度的所谓白象和白牛,都是吉祥和神圣的象征。

所谓“弄清黑白”,就是指要判明是非善恶,所以白还意味着洁白善良;还有,白还是沉默的反义词,从前古文中的“说”就写成“白”、“自白”、“白书”等说法都是由此引出来的。

黑是不吉利色,意味着不好,表示黑暗与地狱,象“黑名单”。

在中国和日本自古以来就有方位色,即东是蓝,南是红,中央是黄,西是白,北是黑。

在西方,基督教的祭日也用黑色表示。

红与绿象征圣诞节祭,黄和紫象征复活节祭,茶色是感恩节祭。

24.具体联想与抽象联想具体联系,由色彩的刺激而联想到某些具体的事物。

抽象联想,由色彩感觉所引起的情感和意象的联想25.什么是视觉后像?26.视觉的同时对比:红和绿并置,红的更红,绿的更绿;黑和白并置,黑显得更黑,白显得更白。

这种现象属于色彩的同时对比。

在一定的对比条件下,本来发绿的色也许看上去就带蓝味了,而一个灰色,靠近橙色就带蓝味,靠近蓝色就带褐味;靠近白色显得重,靠近黑色显得亮,这种色彩的同时作用,影响着一切色彩对比效果结果使相邻之色改变原来的性质,都带有相邻色的补色光。

27.色彩的同时对比规律:(一)当明度各异的色彩参与同时对比时,明亮的颜色显得更明亮,黯淡的颜色显得更黯淡。

(二)当色相各异的色彩参与同时对比时,邻接的各色会偏向于将自己的补色残相推向对方。

(三)当互补色作为同时对比的因素时,由于受对比效果的影响,双方都展示出鲜艳饱和的色彩。

(四)当纯度各异的色彩参与同时对比时,饱和度高的颜色将更加鲜艳夺目,饱和度低的颜色则相对黯淡失色。

(五)当冷暖各异的色彩参与同时对比时,冷色让人感到非常冷峻消极,暖色令人觉得极为热烈生动。

(六)当彩色系与无彩色系的颜色进行同时对比时,有彩色系的色觉稳定,无彩色系的颜色则明显倾向有彩色系的补色残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