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综合应急救援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编制方
综合应急救援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编制方
应急预案 “1、2、3、4、5、6”
1
控制
只能写 实际情况
只能写 能做到的
应急预案“针对性”
应急预案“科学性”
应急预案“完整性”
应急预案“可操作性”
风险分析要全面,能力评估要客观; 事件假设不可少,情景模拟很重要; 工作任务可落实,应急职责要具体; 报告程序要清晰,通信信息要准确; 分级标准要科学,处置方法要可行; 意见讨论要充分,外部职责要认可; 审核把关要严格,持续改进要用好。
应急预案“可读性”
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定义
应急预案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可能发 生的事故,最大程度减少事故及其造 成损害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
第一,应急预案是法律法规的必要补充。应急预案是在法律规 范内根据特定区域、部门、行业和单位应对突发事件的需要而 制定的具体执行方案。应急预案就是从常态向非常态转变的工 作方案,目的是在既有的制度安排下尽量提高应急反应速度。
综合应急救援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 置方案编制方
2.突发事件的特点
发生突然性 处置紧迫性 严重破坏性 高度不确定性 复杂变异性 潜在危机性
新时期突发事件三个重要特点
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定义
应急预案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可能发 生的事故,最大程度减少事故及其造 成损害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
6.1.3 适用范围 说明应急预案适用的工作范围和事故类型、级别。
常见问题:内容概括不全,缺少应对事故的类型和级别。
挥措施多、前方组织措施少等问题。
5、规范应急预案编制管理 程序问题。
缺乏统筹规划,造成预案重复、交叉甚至冲突,同时还存 在空白地带。
沟通不足,没有组织相关方面人员共同参与编制工作; 审核把关不严,相关方没有充分讨论和征求意见; 缺乏备案管理,造成条块结合不紧密,预案衔接不紧凑。
6、应急预案持续改进机制 建立问题。
关于应急预案 几个问题的认识
1、应急预案的功能定位问题
(1)是否应包括应急体系建设任务问题。
看菜吃饭:应急预案是基于现有条件制定的应对工作方案,强调
计划性,预案中的保障部分应该是现有的队伍、物资等情况,而不是建设性 的任务要求。
点菜吃饭:应急预案不仅是应对具体突发事件的工作方案,还要
有一定的前瞻性,要着眼于今后突发事件应对工作需要,提出不断加强队伍 建设、物资储备,装备完善等要求。
第二,应急预案是体制机制的重要载体。应急预案要对应急组 织体系与职责、人员、技术、装备、设施设备,物资、救援行 动及其指挥与协调等预先做出具体安排,明确在突发事件发生 之前、发生过程中以及刚刚结束之后,谁来做、做什么、何时 做,以及相应的处置方法和资源准备等。
第三,应急预案重点规范事发后的应对工作,并适当向 前、向后延伸。向前延伸主要是指必要的监测预警等。
3、预案编制前的风险隐患和应急 能力的评估分析问题
风险评估和应急能力评估是制定应急预案的基础, 预案编制人员必须了解和掌握本行业、本单位的 风险隐患、致灾因子等,并且正确评估本单位的 应对能力,在此基础上制定具体的应对方案。
4、应急处置措施缺乏 可操作性问题
没有对突发事件及其衍生事件进行系统分析; 缺乏情景模拟和假设; 没有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充分讨论; 编制、审核、批准把关程序不严; 存在单一部门措施多、综合协作措施少,后方指
(2)是否包括应急管理全过程问题。
应急预案应当贯穿应急管理的全过程,包括预防 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 后恢复与重建等各环节的内容。(应急准备)
应急预案仅应定位于事发后的应对工作方案,侧 重规范应急响应措施,强调怎么做、谁来做、拿 什么做等具体问题。
2、不同层级应急预案的内容区别问题
很多单位把编制应急预案作为一种任务,有应付的思想, 编完之后就束之高阁,在应急准备和应急处置中仍然按经 验办事,以致不能及时发现预案中的问题,对预案进行修 订完善。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在人员、机构、应急资源 情况等发生重大变动后,也没有对应急预案进行及时修订, 使预案的时效性大打折扣。
持续改进、及时修订条件
批准页的形式
签署页的形式
目 录 的 形 式
正 文 的 形 式
6.综合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6.1 总则 6.1.1 编制目的
简述应急预案编制的目的。 常见问题: (1)目的不明,对象不清; (2)过于冗长,叙述太多。
6.1.2 编制依据 简述应急预案编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
规范性文件以及相关应急预案等。 常见问题:引用的法律法规太多,条条列举,不简洁。
✓ (一)因兼并、重组、转制、股权变化等导致单位隶属关系、经营方 式、法定代表人发生变化的;
✓ (二)生产工艺和技术发生变化的; ✓ (三)应急资源发生重大变化的; ✓ (四)面临的风险或其他环境因素发生重大变化的; ✓ (五)重大危险源情况发生变化的; ✓ (六)应急组织指挥体系或者职责已经调整的; ✓ (七)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预案发生变化的; ✓ (八)在生产安全事故实际应对处置中发现需要作出调整的; ✓ (九)在日常应急演练中发现需要作出调整的; ✓ (十)应急预案编制部门或单位认为应当修订的其他情况。
主要现象:应急格式雷同、内容相仿、上下一般粗、体系性重复。
集团公司应急预案:侧重明确突发事件的应对原则、应急职责、组织指挥机 制、信息报告要求、预警和响应分级标准、分级响应及响应行动、队伍物资 保障及调动程序等,重点规范集团公司层面应对行动,同时体现指导性、规 范性;
实体企业应急预案:侧重明确突发事件的组织指挥机制、风险评估、应急能 力评估、监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处置措施、队伍物资保障及调动程序等 内容,重点规范本单位层面应对行动,体现应急处置的主体职能。
第四,应急预案是立足现有资源的应对工作方案。主要 是使现有应急资源找得到、调得动、用得好,而不是能 力建设的实施方案。对应急队伍、物资等各方面能力建 设任务,应纳入应急体系建设规划,不再作为预案的内 容,避免因建设任务未落实而影响预案的实用性。
从无到有
从有到优
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封面的形式
批准页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