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工程管理交流材料
技术与环境准备
任何一项安装活动开展,都必须要考虑以下先决条件的准备情况: 1、技术标准、设计图纸文件; 2、施工方案的编制与审批; 3、土建设备基础、房间以及运输通道; 4、特殊工器具(运输、吊装设备); 5、主材以及辅助材料; 6、劳动者(专业技术施工人员); 7、安装后的保护措施(安全围护、防潮或充氮);
工艺系统安装质量通病防治
工艺系统安装质量通病防治
3、安装逻辑错误。 工艺系统安装一般遵循先支架后管道;先大直径厚壁管道,后小直径 薄壁管道;先碳钢后不锈钢的施工逻辑。这样的安装逻辑是基于以下目 的进行考虑的。 ☆先支架后管道。固定支架作为管线的基本承载,一般设计出图(支架 平面布置图)在管线三维图之前,而且为了避免管线在现场安装后出现 不合理悬挂、支撑导致可能的变形,需提前安装承载支架的底板、悬臂 梁、柱等一次部件。以便后期管线安装的时候提供最基本的支撑和保护 。这里需要提醒注意的是,由于支架布置图的定位尺寸与三维图中管线 的定位尺寸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支架最终需以管线轴向走向进行最终 调整和布置,不能出现管线就支架进行强行调整的现象,以免产生不良 应力载荷,导致渗漏、断裂、甚至甩击风险。
安装工程管理
1 进度计划管理 2 技术与环境准备 3 安装质量通病防治 4 工艺系统分阶段移交(部分) 5 工艺系统尾项管理
前言
CNP600型压水堆核电机组,单台机组装机容量65万千瓦。作为参考 电站的简化型改进机组,主要体现在采取对称布置双环路机组,且国产化 率达到了75%,在一定程度上大大缓解了进口周期长,标准等效困难等项 目管理制约因素。
核岛部分工艺管道(核级)安装工程量约44600余米,各类阀门12000 余台套。其各工艺系统回路功能关系错综复杂,主要执行标准为RCC标 准和院标(技术规格书)。
安装自工程零点(FCD)开始仅有一年多的技术准备时间,且在这准备 期内需完成钢衬里制安、焊接工艺评定、设备预装、埋件安装等施工活动 。受材料到场和图纸等技术文件完善等客观因素制约,个别技术准备期更 加短暂。
技术与环境准备
至安装活动开展之时: 硬件:
设备基础验收完毕;安装房间精装修完毕;设备、预制的材料(主材 和辅材)到达现场;特殊工器具校验准备完毕;专业安装人员到位; 软件:
设计文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已经完成设计交底或设计修改完毕;施工 方案审批完毕;技术交底文件对相关施工人员完成交底。
安装活动开展期间,物项保护条件如脚手架围护遮蔽、防潮措施、内 部防锈蚀(封闭充氮)措施逐渐投入。保证整个安装期间在安物项的防 止碰撞损伤、防火、防潮、防异物和腐蚀需求。
设计三维图上标注的管线,为利于消除土建合理施工公差,往往在直 段上设置了50~500mm不同长度的调整段,例如“1345mm+200mm” 来标注。预制时该长度必须保留到现场根据实测结果进行进一步的切割 调整。以免出现安装长度不足而不得不增加焊口的现象。一般的焊口增 加不会对系统产生太大的影响,仪表小直径管线或者大尺寸管线上增加 焊口将导致测量数据不准或管线震动偏大的问题。
秦山二期扩建工程项目进度计划关系框架如下图所示:
进度计划管理
进度计划管理
安装进度计划编制基于按照子项、安装区和系统为基本原则。分子项 是针对各子项的相互调试、运行需求关系建立基本逻辑;安装区亦是; 系统则强化了调试与运行需求,主要利于调试计划的编制和执行。
业主的安装管理部门利用二级进度计划,对三级计划的编制逻辑进行 审查,同时重点关注二级计划中的节点目标在三级计划中的体现和保证 措施,比如设计文件的提交、材料的准备和设备的供货等基本条件。
工艺系统安装质量通病防治
2、组对偏差。 设计技术规格书上对管线的焊口组对超差有严格的规范数据,预制阶 段由于施工条件相对教好,焊口的组对控制相对比较容易,但是往往在 这个阶段施工人员会忽视焊口组对超差的控制要求,出现超差的组对焊 口,或者外径合格但内径错边超标的现象。这种质量通病在对焊管件与 管道;对焊管件与管件之间尤其突出。 此类质量通病将导致RT报告不合格,切割后再焊接导致不锈钢有效耐 腐蚀元素的烧损而增加运行应力与腐蚀裂纹的增加机率。而且在调试或 运行阶段可能因为泵入口流相不稳定而产生异常震动。针对的防治手段 是加强对点焊固定完毕,处于待焊接状态的焊口进行重点巡检观察的 同时,提醒与敦促安装承包商QC加强管工和焊工的自检意识与质量 意识管理。
当该项安装活动启动前3个月,就需要核实焊接工艺评定,设备尺寸以 及到货信息、制造期间的质量情况、主材的供货以及复检情况,施工方 案的编制与审批、技术交底文件的编制、特殊作业人员的培训与资格认 证;
至该项安装活动启动前一个月,设备基础的浇筑与制作情况、空间运输 条件、房间结构、精装修条件、主材的预制进展状态;特殊工器具如运 输车辆、吊装机械或专用吊具的制安和检验情况;
技术与环境准备
当一项安装活动启动6个月之前,就应当仔细学习相关的设计文件。如 系统手册、图纸、技术规格书和相应的标准。通过该阶段系统的学习, 可以基本的掌握工艺系统中重要设备的运输路径、方位、标高等空间位 置;管道的布置、阀门的安装与操作空间;安全区的清洁度要求;安装 的组对、焊接、热处理(若有)、无损检测等技术参数;
技术与环境准备
工艺系统安装质量通病防治
工艺系统在预制和安装过程中,因施工承包商施工人员专业水平、责 任意识参差不齐,管理能力和现场施工条件制约,往往会出现一些质量 通病。这些质量问题如果不能事先采取措施预防或及时得到整治,必然 会出现系统调试与运行工况不良。严重时将影响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
如何辨别与防治工艺系统安装质量通病,下面分装管理经验,以下针对安装活动特点 ,从进度计划准备;技术、环境准备;安装活动的质量通病防治;系统移 交;尾项处理几个方面对安装施工活动管理进行简单说明。
进度计划管理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项工作在开始之前,一个 好的计划是非常重要的。
什么是一个好的计划?我个人的定义是具备良好指导和操作性;各作 业条目之间有着相对严谨且合理的逻辑关系;明确项目中重要的节点目标 并与主承包合同进行挂钩,以便建立响应的奖惩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