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防控措施:1、加强管理,减少昼夜温差,鸡舍温暖舒适。
2、搞好免疫接种疫苗是目前控制本病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疫苗有H120、H52传支弱毒苗和肾病型传支油乳剂灭活苗,各养鸡场应根据当地的流行情况,在鸡不同的日龄,选择不同类型的疫苗,对健康鸡群进行免疫接种。
注意:若使用单H120或单H52传支疫苗时需要和新城疫苗(4系、克隆30等)间隔十天,以免相互之间干扰抗体的产生。
3、在发病早期,全群鸡可用H120或H52饮水免疫,疫苗稀释液中加入0.5%脱脂奶粉。
4、对于肾型传支治疗可使用广州白云华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传支灵,每代兑水100斤,配合山西半月动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速效囊病宁,连用4-5天,对呼吸型、肾型传支同时感染疗效明显。
5、生殖型无法医治,将大肚子鸡和一指档的鸡、以及假母鸡淘汰。
三传支防控近几年传支已成为继禽流感、新城疫之外,对国内养鸡业危害最为严重的疫病之一。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传支的控制主要是使用H120、}t52、Ma5、28/86、IBn等免疫接种,但由于不断出现新型变异株,尤其是近年来一系列类4/91毒株和嗜肾型毒株的流行,免疫失败的现象时有发生。
因此,根据国内传支的流行情况,当前对于传支的防控重点是呼吸型、生殖型、肾型和类4/91型。
(1)针对呼吸型的防控,经典的H120/}t52一盲具有理想的防控效果。
(2)对于类4/91型(包括能引起生殖系统和肾脏损伤的传支)的防控,国内外大量研究和实践已证实4/91疫苗具有理想保护效果,但4/91对呼吸型不能提供完全保护。
(3)对于国内流行的肾型传支的防控,LDT3一A株能提供很好的免疫保护作用。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张晓楠等对我国分离的4株代表流行株病毒进行了鸡胚体外传代致弱以后,用4个亲本强毒和Mass血清型的强毒M41进行交叉免疫攻毒试验,发现致肾脏病变型强毒d/cH/LDT3/03在鸡胚传120代后的致弱毒株LDT3一A对sPF雏鸡无致病性;但用该弱毒进行免疫,LDT3一A株可对其亲本强毒d/cH/LDT3/03提供较好的保护作用。
针对目前国内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流行情况,养殖场需根据本场的实际情况,选择一种或多种不同血清型传支疫苗来进行免疫,同时配合育雏阶段良好的温度控制来防控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发生。
四疫苗免疫的原则弱毒苗主要用于育雏和育成阶段;灭活苗主要用于开产前。
(1)早期免疫接种应以弱毒活苗为主,用滴鼻、点眼方法免疫,在呼吸道上部启动黏膜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起到“城门守卫队”的作用。
60日龄后可选用H52免疫,效果尚佳。
(2)在鸡产蛋前110日龄左右灭活疫苗(新支减)配合弱毒苗使用,可产生高水平的循环抗体,其作用主要是阻止传支病毒损害成年母鸡,保护产蛋性能。
五饲养管理(1)育雏阶段提高温度饲养:1~3日龄35~36℃.以后每2~3天降1℃,维持在20~25℃。
(2)通肾、减少肾负担:降低饲料中蛋白的含量,避免使用对肾有害的药物(如:磺胺类),补充钠钾。
(3)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加强通风,防止有害气体刺激呼吸道。
合理配比饲料,添加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A,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4)降低病原对机体的刺激:定期保健。
进入春季以来气候变化较大,温差幅度明显,诱发鸡群感染呼吸道疾病较为严重,特别是近期引发肺水肿,肺淤血,肺坏死,肺堵塞,治疗起来比较棘手,东东网络工作室最近接诊了大量类似病例,在治疗过程中摘选出一例典型病例与大家分享如下。
发病情况:2013年3月15日上午,盘锦市大洼县油田养鸡场饲养了大肉食30000只,28日龄时养殖户来电要求出诊。
主诉:鸡群发病已经2天,传染速度特别快,死亡率成倍上升,从20只到100只到260只到死亡420只,大群出现多数尖叫,咳嗽,伸勃张嘴喘,排白稀粪,采食量严重下降。
病理变化:剖检病死鸡只气管粘膜潮红,胸腺萎缩,嗉囊潮红,鸣管部位堵塞,肺脏发黑,心包膜炎、心肌内膜出血,肝包膜炎、气囊增厚,附着一层厚厚的黄色干酪样物,腹膜炎,肌胃与脂肪弥漫性出血,泄殖腔有片状出血,颜色鲜红,胰脏边缘处有出血,公鸡睾丸出血,脾脏肿大,法氏囊萎缩。
诊疗思路:按照鸡传染性支气管肺炎的治疗思路来快速控制死亡,提高采食量。
致病因素:1、气候干燥,空气中悬浮的尘埃数量较多,再加上鸡群本身代谢的皮鞋、羽毛等严重污染舍内空气质量,刺激呼吸道粘膜产生炎症反应。
2、霉菌隐性感染,损伤免疫系统,降低肝脏功能,降低机体抗病力,同时也可诱发肺炎,促进本病的发生。
3、春季风多雨少,10日龄之内的雏鸡舍大多湿度偏低,容易引发机体或粘膜轻度脱水,不利于粘膜的新城代谢,降低粘膜的抗应激能力。
4、环境污染严重,消毒措施不合理,死亡的鸡只不能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促进了病原体在舍内的生存和繁殖,为鸡群的健康种下了隐患。
治疗原则:1、上午使用替米考星集中饮水;控制支原体的继发感染;下午使用盐酸溴乙新集中饮水;化痰祛痰,改善鸣管堵塞症状,减少是死亡;同时使用黄连解毒散集中1次拌料;清热解毒,扶正祛邪提高机体抗病力,减少病毒性疾病的感染。
分析:通过对本次疾病治疗的效果分析,对于饲养管理水平高、饲料中添加脱霉剂的鸡群死亡率明显较低,对于环境卫生条件差、不使用任何保健产品的鸡群死亡率明显较高。
因此建议大家在鸡群日常管理中既要重视霉菌的感染,也要重视机体自身免疫力的提高。
5防制本病一旦发生,难以控制,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只能改善饲养管理条件缓解病情,并在饲料中和饮水内添加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以增强鸡体的抗病力。
(1)疫苗接种预防接种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可以迅速地产生免疫力。
目前常用的疫苗有活苗和灭活苗两种,我国广泛应用的活苗是H120和H52株疫苗,H120株疫苗用于雏鸡和其它日龄的鸡,H52用于经H120免疫过的大鸡,育成鸡开产时可选用H52疫苗,或在雏鸡阶段选用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苗;灭活油乳剂苗主要在种鸡及产蛋鸡开产时应用。
一般的免疫程序是4-5日龄接种H120弱毒苗,而后1月龄接种第二次或种用鸡在2-4月龄加强一次,用毒力较强的H52疫苗,种鸡和蛋鸡在开产前用油乳剂灭活苗再接种一次。
活苗免疫可用滴鼻、气雾和饮水方法,灭活苗可以肌肉注射。
(2)中药治疗清热解毒,化痰止咳为治则。
组方:蜂窝草(唇形科植物绉面的全草)600克,黄葵(坡棉花)600克,穿心莲500克,三叉苦(三桠苦)500克除根用全草。
切碎加水20升,煮沸后再煎20分钟,取其药汁(1000只鸡1次用量)备用。
药汁用时再按1比4加水稀释。
每天早上给药1,于饮水器中让鸡自由饮服,连用3天为一个疗程。
标准化鸡舍的管理者一定要加强管理,摸索出不同季节适合自己鸡舍的通风方式,不要死扳教条。
3、密度过大。
密度过大,会造成排泄废物多,NH3等有害气体增多,环境不好控制;密度大,对于鸡群是强应激,会造成鸡群抵抗力下降,引发传支。
4、疫苗选择不当或免疫不到位。
传支的预防主要依靠冻干苗,传支疫苗免疫常常采用喷雾或点眼滴鼻方式,喷雾要注意喷雾剂量与时间,确保群不漏一;点眼时鸡只必须眨眼后,滴鼻时必须堵住另一侧鼻孔,待鸡吸进后才能将鸡放下。
三、防治:1、加强传支疫苗的免疫。
青岛易邦的传支冻干苗支易灵采用H120加L4\91的组合,对国内流行的肾型传支有较好的保护。
对于传支不好防控的鸡场。
2、加强管理,处理好通风与保温的矛盾。
标准化鸡舍要注意:通风过大的危害要强于通风不良,在保证温度的前提下,通风不易过大。
要注意鸡群在免疫、扩群时,提高舎温1-2℃。
5.治疗措施该病发病日龄早,一旦发生后一般无特殊药物进行治疗,故应注意平时的预防,加强饲养管理,做好检疫隔离,消毒,免疫等一系列的综合防治5.1 紧急接种全鸡群紧急免疫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灭活苗或新支二联苗进行免疫,一般在选择疫苗时一定要正确选用疫苗,一般多选用进口疫苗效果较好,但是疫苗价格昂贵,成本高。
5.2 药物治疗①全群鸡上午饮用赛替米(20%替米考星)每100kg水或饲料添加本品25g-50g,下午饮病毒挫纯粉(5g加水50kg)饮水连用3-5天,②同时饮正大多维增强鸡只抗病力。
③饲喂通肾药物用肾可舒每250克对水250公斤,连喂3天,以缓解痛风,促进尿酸盐的排泄。
④饮水中添加双黄连按说明量配制,提高机体免疫力,肾脏消炎,控制继发感染,饮水连用3-5天。
5.3 加强饲养管理加强通风换气,提高空气质量,可适当提高舍温2~3℃。
增加带鸡消毒次数和控制好鸡场的生物防控。
6. 结果应用上述方法后,病鸡死亡率已得到控制,大部分雏鸡的呼吸症状有所缓解,整个鸡群鸡群病情有所好转,疫病得到控制,少数病重鸡死亡。
7.讨论与建议7.1 病原体因素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NIBV)所引起的鸡的一种属于冠状病毒科的病毒。
以肾病变为主,呼吸道症状较重的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
该病常见于雏鸡育雏阶段,一般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到10%——40%。
一般病毒主要通过空气传播,但其他媒介可能性也存在,如环境污染,饲料污染,水和用具等。
密集的密度饲养,寒冷,过热,通风不良等因素可使鸡只抵抗力下降,成为疾病秀因;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过高可能是发生本病的秀因。
7.2 管理因素7.2.1通风不良:通风不良也可导致舍内空气中氨及CO2浓度高,空气中含尘量大,温度或湿度偏高或偏低。
平时要做好饲养管理、搞好卫生环境、加强通风换气做、好清洁卫生、消毒工作、适当的密度等可以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7.2.2 适当的温度:温度时高时低也可秀发本病,若当发生本病时因病鸡拉稀带出肌体大量热量,若适当提高鸡舍温度有利于病的康复,一般提高1~2℃。
7.2.3 安全体质:积极认真执行生物安全措施,包括“全进全出”饲养方式和避免多日龄混养。
7.2.4 营养因素:营养不良和免疫水平低,蛋白和能量比例不当,也可导致本病发生,适当降低蛋白质含量,以减轻肾脏负担,利于鸡群的康复。
7.3 治疗及预防建议7.3.1 该病单用抗菌素治疗无效,要采取疫苗进行免疫注射,抗菌素合抗病毒药物,中草药,电解多维等对症治疗,要做到提前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7.3.2 实行适宜的免接种计划—疫苗种类,免疫程序。
做好免疫接种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一般蛋鸡在1-3日龄用ND-H120点眼滴鼻,7日龄+新-支二联灭活疫苗注射,21日龄用传染性支气管炎油乳剂灭活苗进行免疫,0.5ml/只;在产蛋前在进行新-支-减三联灭活疫苗注射,0.5ml/只,能很好的预防本病。
7.3.4 提高母源抗体也是预防本病的基本有效措施,为了使种鸡能将母源抗体传递给雏鸡,需要对种鸡重复免疫,在产蛋期10—12周/1次,以后雏鸡才能获得一致的母源抗体。
8.结论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NIBV)所引起的鸡的一种属于冠状病毒科的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