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材料科学及其应用

材料科学及其应用

牌号:“H”+加元素符号(除锌外)+铜的百分数+主加元素含量的百分数 组成,如:HPb59-1。
2.1.4 铝合金
铝合金
纯铝密度小,塑性好,易于加工,抗腐蚀性能好,可制成各种型材、 板材;人们逐渐以加入合金元素及运用热处理等方法来强化铝,这 就得到了一系列的铝合金。 铝合金密度低、但强度比较高,接近或超过优质钢,塑性好,具有 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和抗蚀性,是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有色 金属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船舶及化学工业 中大量应用,工业中使用量仅次于钢。 铝合金分为两大类:铸造铝合金和变形铝合金。铸造铝合金按化学 成分可分为铝硅合金、铝铜合金、铝镁合金、铝锌合金和铝稀土合 金;变形铝合金分为不可热处理强化型铝合金和热处理型铝合金。
合金结构钢: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性能:塑性、韧性、耐蚀性和焊接性均比同含碳素的碳钢高。 应用:桥梁、船舶、车辆、锅炉、压力容器起重和线等。 牌号:Q295、Q345、Q390、Q420

低合金耐钢 车辆、塔架

低合金专业用钢
合金渗碳钢:

20CrMnTi
应用:制造变速齿轮、传动轴 。 热处理:渗碳后淬火、低温回火。

钨钴钛类硬质合金
“YT” 加数字表示,数字表示碳化钛的百分含量。例如:YT5。

通用硬质合金
“YW”加顺序号表示。例如:YW1、YW2。
2.1.2 铸铁
铸铁是含碳量大于2.11%的铁碳合金,根据铸铁中石墨形态的不同, 铸铁又可分为:

灰口铸铁 可锻铸铁 球墨铸铁 蠕墨铸铁
石墨以片状存在于铸铁中 石墨以团絮状存在于铸铁中 石墨以球状存在于铸铁中 石墨以蠕虫状存在于铸铁中
牌号:用“H”+数字表示。其中“H”表示普通黄铜的黄字汉语拼音字母的字 头,数字表示平均含铜量的百分数,如:H90。

特殊黄铜
在普通黄铜中加入其他合金元素所组成的合金,称为特殊黄铜。加入的合 金元素有锡、硅、锰、铅和铝等,分别称为锡黄铜、硅黄铜、锰黄铜、铅 黄铜、铝黄铜等。锡提高黄铜的强度和在海水中的抗蚀性,又称海军黄铜。

中碳钢:含碳量在0.25%-0.6%碳素钢,有镇静钢、半镇静钢、 沸腾钢等多种产品;
高碳钢:含碳量从0.6%-1.7%,可以淬硬和回火,锤、撬棍 等由含碳量0.75%的钢制造,切削工具如钻头、丝攻、铰刀 等由含碳量0.9%-1%的钢制造。

按用途分类: 碳素钢按用途可分为碳素结构钢和碳素工具钢。
2.1.1 钢的分类
1. 按化学成分分:碳素钢:按含碳量分①工业纯铁②低碳钢③中碳钢 ④高碳钢;合金钢:按合金元素分①低合金钢②中合金钢③高合金 钢; 2. 3. 按品质分:①普通钢②优质钢③高级优质钢; 按冶炼设备分:①转炉钢②平炉钢③电炉钢;
4.
5. 6.
按脱氧程度:①沸腾钢②镇静钢③半镇静钢;
珠光体转变

奥氏体从高温缓慢冷却时发生共析转变所形成的,其立体形态为铁 素体薄层和碳化物(包括渗碳体)薄层交替重叠的层状复相物。广 义则包括过冷奥氏体发生珠光体转变所形成的层状复相物。
珠光体的性能介于铁素体和渗碳体之间,强韧 性较好;其抗拉强度为750 ~900MPa,180 ~280HBS,伸长率为20 ~25%,冲击功为24 ~32J;力学性能介于铁素体与渗碳体之间,强 度较高,硬度适中,塑性和韧性较好。 (σb=770MPa,180HBS,δ=20%~35%,A KU=24~32J)。
2.2 金属材料的性能
物理性能(比重、熔点、导电性、导热性、热膨胀性、磁性等)
使用性能
化学性能(耐腐蚀性、耐氧化性等)
机械或力学性能(强度、塑性、硬度、韧性、疲劳强度等) 铸造性能
锻造性能
工艺性能 焊接性能 切削加工性能 弯曲性能 热处理性能
力学性能

力学性能是指金属在外力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能,具体包括:强 度、硬度、塑性、硬度、韧性等。
的材料的统称。 金属材料的特点是具有资源丰富、生产技术成熟、产品质量
稳定、强度高、塑性和任性好、耐热、耐寒、耐磨、可锻造、
铸造、冲压和焊接、导电、导热性和铁磁性优异等特点,已成 为现代工业和现代科学技术中最重要的材料之一。钢铁唯一的 缺点是会生锈。
2.1 金属材料分类
铁合金(铸铁/碳钢/合金钢) 黑色材料 生铁(铸造生铁/炼钢生铁) 钢/钢材/钢材制品(金属丝绳/支护用品) 金属材料 有色轻金属(密度 < 4.5%) 有色重金属(密度 > 4.5%) 有色材料 贵金属(金、银、铂族金属) 稀有金属 半金属(硅、硼、硒、砷)

热处理的目的:提高零件的使用性能、充分发挥钢材的潜力、延长 零件的使用寿命、改善工件的工艺性能,提高加工质量,减小刀具
磨损等。

钢的热处理方法: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及表面热处理等。
3.1 铁碳相图
3.2 固态相变

在热处理工艺中,钢加热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奥氏体。钢的奥氏体化分 为:奥氏体晶核的形成、长大、碳化物的溶解及奥氏体的均匀化。 在热处理工艺中,钢保温的目的是:①为了使工件热透;②使组织转 变完全;③使奥氏体成分均匀。 钢在冷却时的转变:

铬镍不锈钢常用牌号有0Cr19Ni9、1Cr18Ni9等,通称为18-8型 不锈钢。
耐热钢 抗氧化钢、热强钢
2.1.2 轴承合金、硬质合金
轴承合金
锡基轴承合金(锡基巴氏合金)、铅基轴承合金(铅基巴氏合金)、 铝基轴承合金。
硬质合金

钨钴类硬质合金
“YG”加数字表示,数字表示钴的百分含量。例如:YG8。
灰口铸铁

牌号及用途
灰口铸铁的牌号由“灰铁”汉语拼音字母字头“HT”及后面的一组数 字组成,数字表示最低抗拉强度,如:HT200; 用于制造承受较大负荷的零件,如机床的床身、立柱、汽车缸体、 缸盖、轮毂、联轴器等。

热处理 去应力退火;表面淬火; 消除铸件白口,降低硬度的退火。
可锻铸铁
可锻铸铁俗称为玛铁、马钢。
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主要作用:

强化铁素体


形成合金碳化物
细化晶粒 提高钢的淬透性 提高钢的回火稳定性
合金钢的分类:
合金结构钢 按用途 合金工具钢 低合金钢:<5% 按合金元素含量 中合金钢:5%~10%
特殊性能钢
牌号:
高合金钢:>10%
合金结构钢:采用两位数字十元素,符号(或汉字)十数字表示。
2.1.3 铜合金
纯铜呈紫红色,又称为紫铜。常用的铜合金可分为:黄铜、青铜和 白铜。 黄铜是以锌为主加元素的铜合金,黄铜可分为:普通黄铜和特殊黄铜。

普通黄铜
当锌的含量小于39%时,锌全部溶于铜中形成α固容体,即单相黄铜;当 锌的含量大于等于39%时,除了有α固容体外,组织中还出现化合物CuZn 为基体的β固容体,即α+β的双相黄铜。 应用:单相黄铜塑性很好,适用于冷、热变形加工。双相黄铜强度高,热 状态下塑性良好,适用于热变形加工。

高速钢(HSS) 高速钢(HSS)是一种具有高热硬性、高耐磨性的高合金工具钢。 高 速钢的热硬性可达600度,又称为锋钢。 应用:制造切削速度较高的刀具(如车刀、铣刀、钻头等)和形状复 杂的成形刀具。 热处理:淬火、低温回火。
不锈钢

铬不锈钢 常用牌号:1Cr13、1Cr13、3Cr13、4Cr 含碳量较低的钢1Cr13、 2Cr13用于制造耐腐蚀、受冲击载荷的零件,如汽轮机叶片、水 压机阀门等零件;含碳量较高的钢 3Cr13、3Cr13Mo 、7Cr13等 用于制造弹簧、轴承、医疗器。 铬镍不锈钢
按用途分:①结构钢②工具钢③特殊钢的④专业用钢; 按加工制造形式分:①铸钢②锻钢③热轧钢④冷轧钢⑤冷拔钢;
碳素钢
碳素钢是含碳量小于1.35%,除铁、碳和限量以内的硅、锰、磷、硫等 杂质外,不含其他合金元素的钢。 按化学成分分类: 碳素钢按化学成分(即含碳量)可分为低碳钢、中碳钢和高碳钢。

低碳钢:又称软钢,含碳量从0.1%-0.3%,常用于制造链条、 铆钉、螺栓、轴等;
贝氏体型转变: 550℃~Ms→贝氏体→B 550℃→350℃→上贝氏体→B上 350℃~Ms→下贝氏体→B下 45~55 HRC 40~45


珠光体转变: A1~550℃→珠光体 HRC A1~650℃→珠光体→P <25 650℃~600℃→索氏体→S 25~35 600℃~550℃→屈氏体→T 35~40
载荷的概念及分类:金属材料在加工及使用过程中所受的外力称为 载荷
• 静载荷:大小不变或变化过程缓慢的载荷 • 冲击载荷:在短时间内以较高速度作用于零件上的载荷 • 交变载荷:大小、方向或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发生周期性变化的载荷


变形的概念及分类:金属材料受到载荷作用而产生的几何形式和尺 寸的变化称为变形,变形分为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两种。
调质合金钢:

40Cr 应用:制造齿轮、连杆、主轴。 热处理:调质
合金弹簧钢:

60Si2Mn
应用:制造弹簧 。 热处理:淬火、中温回火。
滚动轴承钢:

GCr15,GCr15SiMn 应用:制造滚动轴承。 热处理:淬火、低温回火。
合金模具钢、合金量具钢:
合金工具钢:

低合金刃具钢
低合金刃具钢是在碳素工具钢的基础上加入少量合金元素的钢,预备 热处理是球化退火,最终热处理是淬火后低温回火 SiCr:制造丝锥、板牙、铰刀等。 CrWMn:制造长铰刀、拉刀等。

牌号 可锻铸铁牌号由三个字母及两组数字组成。前两个字母“KT”是“可 铁”两字的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第三个字母代表可锻铸铁的类 别。后面两组数字分别代表最低抗拉强度和伸长率的数值。 如KTH300-06 表示黑心可锻铸铁,其最低抗拉强度为300MPa,最低 伸长率为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