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 学前儿童发展概述教学总结

第一章 学前儿童发展概述教学总结

第一章学前儿童发
展概述
第一章学前儿童发展概述
第一节学前儿童及其心理研究
一、学前儿童及相关概念
(一)学前儿童的概念
1、婴儿的概念
3岁前
2、幼儿的概念
3-6岁又可分为幼儿初期、幼儿中期、幼儿晚期
(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1、学前儿童发展的涵义★★
学前儿童发展是指学前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有规律地进
行量变与质变的过程,也是学前儿童生理成熟与个性心理品质形
成与变化的复杂过程。

2、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概念
研究从胎儿到入学前儿童的生理和心理机制的成长。

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任务在于描述、解释、预测和干预学前儿童的行为。

(一)研究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
(二)研究各种心理过程和特征如何发生和发展
(三)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以及形成原因
(四)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发展理论
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二)谈话法
(三)作品分析法
(四)问卷法
(五)测验法
(六)实验法
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
考题再现
为了了解幼儿同伴交往的特点,研究者深入幼儿所在的班级,详细记录
其交往过程中的语言和动作等,这一研究方法属于()
A 访谈法
B 实验法
C 观察法
D 作品分析法
解析:C
第二节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一、遗传因素和生理成熟(生理因素)★★
(一)遗传
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

遗传史指祖先的生物特性传递给后代的现象。

遗传特性也叫遗传素质。

1、遗传为幼儿心理发展提供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
2、遗传奠定了幼儿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
(二)生理成熟
·生理成熟是指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程度或水平。

1、儿童的生理成熟具有一定的顺序性
2、生理成熟的顺序性为儿童心理活动的出现与发展的顺序性提供了
基本的前提。

3、儿童生长发育的速度,也服从一定规律。

4、生理成熟在一定程度上对儿童心理发展起制约作用。

关键期:奥地利生物学家劳伦兹提出。

0-2岁:亲子依恋形成关键期
5岁前:语言、数概念和音乐学习的关键期。

二、环境和教育因素★★
教育作为社会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对儿童心理发展水平起着主
导作用。

(一)环境遗传和生理成熟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二)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的制约是儿童心理发展水平与方向的重要因素。

1、社会生活条件与教育水平影响幼儿的心理发展的水平
2、儿童与承认的交往活动时对儿童心理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
响作用。

3、具体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是形成幼儿个别差异的最重要的条件。

(1)家庭
(2)幼儿园和社会托幼机构
(3)电视等各种媒体
三、幼儿自身的心理和幼儿活动
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还包括幼儿自身的心理活动,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等因素。

兴趣和爱好是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

幼儿的心理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

活动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有效途径。

四、有关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概念
(一)发展与发育
发展: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
发育:主要指生理发育
(二)转折期和危机期
转折期:转折期是指在儿童团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出现的
心理发展在短时期内急剧变化的情况。

危机期是指在发展的某些年龄时期,儿童他心里常常发生紊乱,表现
出各种否定和抗拒行为的现象,如经常与人发生冲突,违抗成人要求
等。

(三)敏感期和最佳期
敏感期也叫最佳期。

第三节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
一、婴儿期的年龄特征(0-1岁)
心理活动开始萌芽,也是鹅绒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阶段。

(一)婴儿的身体生长
1、新生儿的原始动作反应
①吮吸反射②眨眼发射③怀抱反射等
2、与心理发展关系密切的几种动作的发展
(1)坐
(2)爬
4-5个月,开始出现了手眼协调的动作。

看到并能抓住。

(二)心理活动的发生与发展
1、最初的认知活动出现,突出表现在感知的发生和视觉、听觉的发展上
2、婴儿阶段是人的语言萌芽期,婴儿从理解别人说话和牙牙学语中卫掌
握语言做准备
3、婴儿的情绪发展很早就已经表现出来,情绪逐渐分化,而且具有社会
性的反应。

(三)婴儿的教育
1、善于辨别婴儿发出的各种“信号”,及时满足他们的需要
2、多和孩子交往
3、鼓励和训练婴儿的动作
4、培养婴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考题再现
婴儿手眼协调的标志性动作是()
A无意触摸到东西 B 握住手里的东西
C 伸手拿到看见的东西
D 玩弄手指
解析:C
二、先前学期的年龄特征(1-3岁)★
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实在这个时期才逐渐齐全的。

(一)动作的发展
明显的成就就是学会独立行走,初步学会使用工具和做游戏。

(二)先前学期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
1、语言的形成
2、思维的萌芽
3、自我意识的萌芽
大约2岁左右,孩子出现自我意识的萌芽,其突出的表现在独立行动
的愿望很强烈。

三、幼儿期的年龄特征(3-6岁)
学前儿童的活动,主要包括对物的活动(操作和摆弄物体)与人的交往的活动。

儿童的活动除了日常生活活动外,主要有游戏、学习和劳动三种基本形式,幼儿期的主要活动是游戏。

(一)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1、认识活动的具体形象性
2、心理活动及行为的无意性
3、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
(二)幼儿初期(3-4岁)的心理特点
1、最初的生活自理,生活目标扩大
2、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
3、爱模仿
4、思维仍具有知觉行动性
(三)幼儿中期(4-5岁)的心理特点
1、更加活泼好动、爱玩、会玩
2、思维具体形象
中班幼儿常根据自己的具体生活经验来理解成人的语言
3、开始接受任务
4、开始自己组织游戏
(四)幼儿晚期(5-6岁)的心理特点
1、好学、好问
2、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
3、个性初具雏形
4、开始掌握认知方法
四、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趋势★
(一)从简单到复杂
(二)从具体到抽象
(三)从被动到主动
(1)从无意向有意发展
(2)从主要受生理制约发展到自己主动调节
(四)从零乱到成体系
实战演练
1、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被称为()
A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 B 儿童生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C 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D 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解析: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