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2018年5月矛盾纠纷分析报告
一、基本情况
2018年5月,全市人民调解组织调解矛盾纠纷730件,调解成功713件,履行698件,涉及人数1608人,涉及金额5333.07万元,调解成功率为97.7%。
其中司法确认0件,排查纠纷127件,预防纠纷153件。
疑难复杂案件18件,书面协议281件。
调解案件总数同比上升4.4%。
不同主体调解情况为:村居调委会调解307件,乡镇街道调委会调解282件,企事业单位调委会调解0件,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调委会调解90件,其中村(居)、乡镇(街道)调委会调解案件数占总数的80.7%。
图1:
307
282
90
不同主题调解纠纷情况
村居调委会调解案件数乡镇街道调委会调解案件数
企事业单位调委会调解案件数
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调委会调解案件数
二、分类情况
2018
年5
月人民调解案件类型共
13类,其中排在前六位的
案件类型为:山林土地纠纷
201件、邻里纠纷167件、婚姻家庭纠纷127件、合同纠纷79件、道路交通事故纠纷46件、生产经营纠纷24件,合计占到总案件数的88.2%。
图3:
山林土地纠
纷
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纠
纷
合同纠纷道路交通纠
纷
生产经营纠
纷
2018年4月1721641327341152018年5月
201
167
127
79
46
24
50100150200250各类矛盾纠纷调解情况一览表
三、情况分析
从以上数据和掌握的情况来看:
一、山林土地纠纷仍居首位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土地使用权不明引发矛盾,由于历史原因,地界不清而导致争议。
二是垦利土地状况特点及合同的不规范性导致土地纠纷的产生。
三是承包地被征用,农民权益得不到保障产生的纠纷。
四是部分山林一直没有核发林权证引发纠纷。
五是由于行政边界变更,山界林权没有作及时的确认而导致纠纷。
二、婚姻家庭、邻里纠纷仍占一定比例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目前农村富余劳力大部分在外务工,导致夫妻长期分居造成感情破裂。
二是父母干涉过多引发冲突,这类原因引起的离婚纠纷多发生在“80”后新婚夫妻当中。
三是家庭暴力引发矛盾纠纷。
四是邻里双方缺乏法律意识,法制观念
淡薄。
五是不文明行为引起邻里纠纷。
三、合同纠纷相对突出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由于有些合同相对人之间的“熟人”关系,商业操作往往口头约定,并不订立合同。
二是在合同的订立、履行过程中因用语不规范而引发经济纠纷。
三是随着因特网的普及,各类合同文本唾手可得,有些人下载后直接予以使用,但缺少了针对性,在面临纠纷时会发现无法利用合同条款进行救济措施。
四、道路交通、生产经营纠纷逐步凸显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事故赔付不到位引发的社会矛盾。
二是对事故责任认定不服引发的社会矛盾。
三是产品质量问题引发的纠纷。
四是个体工商户之间缺少诚信而产生的纠纷。
四、建议及对策
一是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增强农民群众的法治观念。
采取适合农村特点、农民特点和需求,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农村法治宣传教育。
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增强农民群众法治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及依法行使权力的能力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
二是以诚相待、促成和解。
在调解过程中,调解员与双方当事人要真诚相对,剖心交流,认真倾听当事人的倾诉,了解并关心当事人生活中的困难,帮助他们想办法、找对策、从而产生对调解员的信任、愿意听取意见,促进和解的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