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河南省中考英语试卷分析

最新河南省中考英语试卷分析

河南省中考英语2015年中考试卷分析及知识点汇总一、题型及分值分布情况纵观2015年中考英语,主要考察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全面考察,试卷的题型非常稳定,分为七大部分,其中只有单项选择和词语运用这两大题型直接对语法和词汇进行考察。

其余题型均为综合能力考察。

但只要平时注意语法,词汇的积累,多听,多读,多看,再加上应试技巧的训练,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也不是很难的。

以下是题型,题量和分值的分布:二.中考英语知识点分布图中考板块具体知识点题型及分值本次考试情况备注一.基本语法点1. 名词单项选择15分冠(21)、代(23)、名(22)、介(28)、连(30)、情态(26)、祈使句(34)、宾从(35)、定从(33)、被动语态与2014相比,考点基本一致,增加了形2. 代词3. 数词4. 介词三.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及对教学建议(一)听力考点:喜好(1)、人物(2)、交通工具(3)、时间(4)、地点(5)、购物(6、7)、运动(8、9、10)、出行计划(11、12)、交通事故(13、14、15)等功能话题。

题目设计以what, who, where, when, how, how often, how soon等回答内容为主。

教学建议:试题需要学生达到“五级”《课程标准》对听的要求。

着重从两个方面考查学生听的能力。

一要根据所听材料获取信息和观点的能力,二要针对所听语段内容记录简单信息的能力。

听力的内容均为对话或语篇,但都有命题人模拟的较为真实的语境。

经历内容覆盖生活面较广,话题多为学生熟悉的话题,词汇在学生认知范围内,但要求学生对信息的提取速度要快。

因此教师要在平时课堂中,多用“全英教学”,以此来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知程度,另外,多听及进行听力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可按照话题分类,采取专项训练与综合模拟考试相结合。

还要尽量避免将文章分解,注重听力语篇的整体性,建议教师先将教材吃透后列出哪些语篇为听力阅读而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

(二)单项选择单项选择题的平均得分为9.23(满分15分)。

本题从21到35小题,共15 小题,着重考查学生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侧重于动词及语法、句法的运用。

21. 冠词元音音素前用冠词an, 固定短语after supper 错误率为28%;22. 名词辨析错误率为44%;23.代词错误率为15%;24. 现在完成时态。

错误率为35%;25. 形容词比较级,错误率为66%;——What a clear blue sky it is!——Yes. I have never seen __________ sky.A. a more beautifulB. a most beautifulC. the more beautifulD. the most beautiful26. 情态动词er,错误率为27%;27. 动词辨析错误率为53%;Soccer is a wonderful game for children. I t _____ great exercise, such as running and kicking.A. providesB. remainsC. practicesD. receives28. 介词,错误率为30%;29. 动词词组辨析,错误率为20%;30. 状语从句,错误率为19%;31.过去进行时,错误率为25%;32.一般将来时态被动,错误率为30%;33. 定语从句,错误率为17%;34. 祈使句and 简单句,错误率为39%;35. 宾语从句,主要考查语序和时态,错误率为26%。

其中23题的正确率最高,25题错误率最高。

教学建议:1.建议学生自己做个数据分析表,把复习时的语法项目错题分类记录,以便查明自己在哪个语法项目上比较薄弱,找出问题才能突破。

关键是学生只知道语法不好却不知道具体哪个点不好,不利于提高。

2.平时的单词如何能让学生活用?会在语境中灵活使用?老师们可以说说自己的办法。

3.如何指导学生建立纠错本?纠错本的使用率如何?(三)完形填空今年的完形填空题是一个节选片段。

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逻辑性,它要求考生根据上下文判断出所缺的单词,既考查了考生的词汇量、词性;也考查了考生对篇章的理解和逻辑推理能力。

具体考查项目如下:由上表可见,今年的完形考查以实词为主,其中动词(短语)3个,名词2个,所占比例较大。

300份抽样试卷中,学生易失分的题集中在37、42、45题上,错误率较高。

完形填空题的平均得分为7. 18(满分10分)教学建议:1、加强课标核心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的词义、词性记忆。

2、平时的单词如何能让学生活用?会在语境中灵活使用?(同上)3、本题考查具体的语法应用项目,着重突出考查的是单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运用。

因此应指导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注意通篇阅读,整体感知文章意思,联系上下文答题。

4、指导学生掌握必要的答题方法和技巧,加强阅读中的逻辑推理能力的训练(四)阅读理解阅读题20小题,40分,平均得分28.35。

从得分上看,试题难易程度适中,题材丰富,体裁多样,有叙事论理类(A),科普类(B),广告类(C)及说明文(D)。

题目设置有细节考查,猜词,推断,逻辑等阅读题型常考内容,平时学习习惯好,方法适当的同学都能得到30分以上的较高分,能拉开得分档次。

教学建议:1. 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注重阅读教学,坚持整体输入,避免肢解文章来重点解释单词、短语及语法;2. 注重限时阅读的训练;3. 阅读要和听力、写作相互延伸、相互渗透;4. 平常多进行词义猜测方面的练习,且要指导优生积累阅读文章中生词,有意识扩大词汇量;5.指导学生阅读技巧,多关注首句和末句,主旨归纳题就会迎刃而解;6.指导学生学会分析长句和难句,扫除阅读障碍;7.指导学生多进行原汁原味的英语阅读,不能局限于练习册上的阅读习题。

(五)词语运用本题从66到75小题,共10题。

要求学生通读短文,在理解文义的基础上,从所给词的正确选择到运用其正确形式填空,从而使短文通顺,意思完整。

其实,这是另一种形式的完形填空(close test),主要考查学生对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具体情况分析如下:词语运用共10个小题,满分10分,平均得分为4.275。

这篇说明文简要介绍了心形手势的起源和含义,有一定的难度和必要的区分度,是非常有利于选拔人才的。

教学建议:词语运用时学生最不易掌握的题型,今后初三备考应加大练习的量。

首先是词汇的记忆,拼写及含义,如71,75题都是拼写错误所致;其次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词的词性,区分动词,名词等,建立词性的概念,如67,68,70,73都和词性有关;最后也应该给学生创设篇章情景,让学生学会对全文时态的把握及动词的各种时态及名词的单复数形式。

总之,要在平时打好基础,教材上的内容——对话、篇章都是很好的素材。

每天都可以进行词语运用的练习,或者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小组内同学相互把课文挖空练习,相互考查,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

(六)补全对话每小题2分,共10分,总平均4.83分。

考点:考查功能话题谈论旅行。

存在问题:1.不注意上下文意思连贯,所写句子与对话意思不沾边,或只接上,不连下;或者连下连上;2.不注意时态,应该用一般过去时用成了一般现在时;3.单词拼写错误;4.失分最多的是78,,79两题。

教学建议:1)重视语境。

补全对话是一个特定语境下的语言运用,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交际英语的使用场合,要贴切,恰当,还要训练学生理解语境的能力;2)基本句式要点要重点操练。

例如:There be 句式,对时间地点的提问等等;3)注意单词拼写及句子细节,不要在细节处失分。

4)指导学生练习简单句。

(七)书面表达2015年的书面表达为提纲式半命题作文,要求学生根据一定的语言材料描述在你身边对你具有特殊意义的人。

今年的书面表达较往年难度有所上升。

存在问题:1.审题不清。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审清题,文章要求写你想拥有什么东西等等,强调的是要写“物”,而一部分学生写的内容是人,或者是强调干什么,比如: I want to have a trip.明显偏离了题目和内容的要求。

2.书写差。

相当多的学生书写不够好,具体表现在:字母不规范,句子不成行,作文卷面脏,以及乱涂乱改现象比较严重。

3.不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注意大小写,不会安排段落。

4.太长,语言重复啰嗦。

书面表达要求80词左右,可是大部分考生写的太长,语言繁赘或偏离要点。

5.文中出现了真实的学校名称或人名。

6. 80%的学生失分在于表达不正确,不准确。

7. 在300份抽样试卷中, 0分约占16.8%,比例相当的大。

有的一字未写,有的抄写阅读,有的写汉语拼音,有的单词拼写错误百出,有的句子不成形,只是单词的拼凑或堆砌,更有甚者写上汉语求改卷老师给点分数,等等,这值得引起我们教师注意。

教学建议:1.从最基本的句子结构来抓。

平时要多练习汉译英。

2.加强读写结合的教学。

首先,教师在阅读的精度和泛读上要有新学期的计划,新学期备课时,教师要在心中有一幅知识结构图,本册书的阅读篇幅有几篇,是什么体裁,围绕什么样的话题展开,教师打算开展几种模式的阅读教学。

本册书的written work又有什么样的要求,要求学生练习什么样的体裁较多,然后教师要对本期的写作练习有梯度的要求学生。

教师首先要一览众山小,然后再具体备课。

阅读和写作,一个输入,一个输出,是不可分割,互补的关系,教师要先认识到,然后再调整自己的教学。

3.写作教学要循序渐进。

写作不是初三教师的任务,这要从初一开始打基础。

4.利用思维导图来教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