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文件系统及磁盘管理1.文件系统管理一、实验目的●掌握Linux下文件系统的创建、挂载与卸载。
●掌握文件系统的自动挂载。
二、项目背景某企业的Linux服务器中新增了一块硬盘/dev/sdb,请使用fdisk命令新建/dev/sdb1主分区和/dev/sdb2扩展分区,并在扩展分区中新建逻辑分区/dev/sdb5,并使用mkfs命令分别创建vfat和ext3文件系统。
然后用fsck命令检查这两个文件系统;最后,把这两个文件系统挂载到系统上。
三、实验内容练习Linux系统下文件系统的创建、挂载与卸载及自动挂载的实现。
四、实验步骤子项目1.创建/dev/sdb1和/dev/sdb5●使用fdisk命令创建/dev/sdb1主分区。
●使用fdisk命令创建/dev/sdb2扩展分区。
●使用fdisk命令创建/dev/sdb5逻辑分区。
●输入子命令w,把设置写入硬盘分区表,退出fdisk并重新启动系统。
●用mkfs命令在上述刚刚创建的分区上创建ext3文件系统和vfat文件系统。
●用fsck命令检查上面创建的文件系统。
子项目2.挂载/dev/sdb1和/dev/sdb5●利用mkdir命令,在/mnt目录下建立挂载点,mountpoint1和mountpoint2。
●把上述新创建的ext3分区挂载到/mnt/mountpoint1上。
●把上述新创建的vfat分区挂载到/mnt/mountpoint2上。
●利用mount命令列出挂载到系统上的分区,查看挂载是否成功。
●利用umount命令卸载上面的两个分区。
子项目3.实现/dev/sdb1和/dev/sdb5的自动挂载●编辑系统文件/etc/fstab文件,把上面两个分区加入此文件中。
●重新启动系统,显示已经挂载到系统上的分区,检查设置是否成功。
子项目4.挂载光盘和U盘●取一张光盘放入光驱中,将光盘挂载到/media/cdrom目录下。
查看光盘中的文件。
●利用与上述相似的命令完成U盘的挂载与卸载。
五、实验思考题1. 在Linux下能创建Windows 的分区吗?在Linux下能创建Windows的文件系统吗?Windows操作系统可以识别ext3文件系统吗?2.系统挂装表的文件名?系统挂装表的作用是什么?其文件格式使什么?3.利用mount命令挂装一个文件系统和将其写入/etc/fstab文件的区别是什么?六、实验报告要求●实验目的。
●实验内容。
●实验步骤。
●实验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回答实验思考题。
●实验心得与体会。
●建议与意见。
2.文件权限管理一、实验目的●掌握利用chmod及chgrp等命令实现Linux文件权限管理。
●掌握磁盘限额的实现方法。
二、项目背景某公司有60个员工,分别在5个部门工作,每个人工作内容不同。
需要在服务器上为每个人创建不同的账号,把相同部门的用户放在一个组中,每个用户都有自己的工作目录。
并且需要根据工作性质给每个部门和每个用户在服务器上的可用空间进行限制。
假设有用户user1,请设置user1对/dev/sdb1分区的磁盘限额,将user1对blocks的soft 设置为5000,hard设置为10000;inodes的soft设置为5000,hard设置为10000。
三、实验内容练习chmod、chgrp等命令的使用,练习在Linux下实现磁盘限额的方法。
四、实验步骤子项目1.设置文件权限●在用户user1主目录下创建目录test,进入test目录创建空文件file1。
并以长格形式显示文件信息,注意文件的权限和所属用户和组。
●对文件file1设置权限,使其他用户可以对此文件进行写操作。
并查看设置结果。
●取消同组用户对此文件的读取权限。
查看设置结果。
●用数字形式为文件file1设置权限,所有者可读、可写、可执行;其他用户和所属组用户只有读和执行的权限。
设置完成后查看设置结果。
●用数字形式更改文件file1的权限,使所有者只能读取此文件,其他任何用户都没有权限。
查看设置结果。
●为其他用户添加写权限。
查看设置结果。
●回到上层目录,查看test的权限。
●为其他用户添加对此目录的写权限。
子项目2.改变文件的所有者●查看目录test及其中文件的所属用户和组。
●把目录test及其下的所有文件的所有者改成bin,所属组改成daemon。
查看设置结果。
●删除目录test及其下的文件。
子项目3.磁盘限额●启动vi编辑/etc/fstab文件。
把/etc/fstab文件中的/dev/sdb1分区添加用户和组的磁盘限额。
重新启动系统。
●用quotacheck命令创建er和aquota.group文件。
●利用edquota –u user1命令给用户user1设置磁盘限额功能。
将其blocks的soft设置为5000,hard设置为10000;inodes的设置为5000,hard设置为10000。
编辑完成后保存并退出。
●用quotaon命令启用quota功能。
●切换到用户user01,查看自己的磁盘限额及使用情况。
●尝试复制大小分别超过磁盘限额软限制和硬限制的文件到用户的主目录下,检验一下磁盘限额功能是否起作用。
五、实验思考题文件backup.tar.gz的权限如下:-rw-r—r-- 1 root root 19274 Jul 14 11:00 backup.tar.gz写出实现下述功能的命令:●为文件backup.tar.gz的所有者添加执行权限。
●赋予所有用户读和写backup.tar.gz文件的权限。
●除用户所有者之外,任何人不能修改文件file。
● 修改文件backup.tar.gz的用户组为adm。
●修改文件backup.tar.gz的所有者为helen。
六、实验报告要求●实验目的。
●实验内容。
●实验步骤。
●实验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回答实验思考题。
●实验心得与体会。
●建议与意见。
3.LVM逻辑卷管理器 (选做)一、实验目的●掌握利用LVM创建磁盘分区的方法。
●掌握利用Disk Druid中的LVM创建磁盘分区的方法。
二、项目背景某企业在Linux服务器中新增了一块硬盘/dev/sdb,要求Linux系统的分区能自动调整磁盘容量。
请使用fdisk命令在新建/dev/sdb1、/dev/sdb2、/dev/sdb3和/dev/sdb4为LVM类型,并在这四个分区上创建物理卷、卷组和逻辑卷。
最后将逻辑卷挂载。
二、实验内容物理卷、卷组、逻辑卷的创建;卷组、逻辑卷的管理。
四、实验步骤子项目1.创建LVM分区(1)利用fdisk命令在/dev/sdb上建立LVM类型的分区,如下所示:[root@RHEL4 ~]# fdisk /dev/sdb//使用n子命令创建分区Command (m for help): nCommand actione extendedp primary partition (1-4)p //创建主分区Partition number (1-4): 1First cylinder (1-130, default 1):Using default value 1Last cylinder or +size or +sizeM or +sizeK (1-30, default 30): +100MCommand (m for help): pDisk /dev/sdb: 1073 MB, 1073741824 bytes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130 cylinders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dev/sdb1 1 13 104391 83 Linux/dev/sdb2 31 60 240975 83 Linux//使用t命令修改分区类型Command (m for help): tPartition number (1-4): 1Hex code (type L to list codes): 8e //设置分区类型为LVM类型Changed system type of partition 1 to 8e (Linux LVM)//使用w命令保存对分区的修改,并退出fdisk命令Command (m for help): w利用同样的方法创建LVM类型的分区/dev/sdb2、/dev/sdb3和/dev/sdb4。
(2)建立物理卷//使用pvcreate命令创建物理卷[root@RHEL4 ~]# pvcreate /dev/sdb1Physical volume "/dev/sdb1" successfully created//使用pvdisplay命令显示指定物理卷的属性[root@RHEL4 ~]# pvdisplay /dev/sdb1使用同样的方法建立/dev/sdb3和/dev/sdb4。
(3)建立卷组//使用vgcreate命令创建卷组vg0[root@RHEL4 ~]# vgcreate vg0 /dev/sdb1Volume group "vg0" successfully created//使用vgdisplay命令查看vg0信息[root@RHEL4 ~]# vgdisplay vg0(4)建立逻辑卷//使用lvcreate命令创建卷组[root@RHEL4 ~]# lvcreate -L 20M -n lv0 vg0Logical volume "lv0" created//使用lvdisplay命令显示创建的lv0的信息[root@RHEL4 ~]# lvdisplay /dev/vg0/lv0其中-L选项用于设置逻辑卷大小,-n参数用于指定逻辑卷的名程和卷组的名称。
子项目2. LVM逻辑卷的管理(1)增加新的物理卷到卷组[root@RHEL4 ~]# vgextend vg0 /dev/sdb2Volume group "vg0" successfully extended(2)逻辑卷容量的动态调整//使用lvextend命令增加逻辑卷容量[root@RHEL4 ~]# lvextend -L +10M /dev/vg0/lv0Rounding up size to full physical extent 12.00 MBExtending logical volume lv0 to 32.00 MBLogical volume lv0 successfully resized//使用lvreduce命令减少逻辑卷容量[root@RHEL4 ~]# lvreduce -L -10M /dev/vg0/lv0Rounding up size to full physical extent 8.00 MBWARNING: Reducing active logical volume to 24.00 MBTHIS MAY DESTROY YOUR DATA ( etc.)Do you really want to reduce lv0? [y/n]: yReducing logical volume lv0 to 24.00 MBLogical volume lv0 successfully resized(3)删除逻辑卷-卷组-物理卷(必需按照先后顺序来执行删除)//使用lvremove命令删除逻辑卷[root@RHEL4 ~]# lvremove /dev/vg0/lv0Do you really want to remove active logical volume "lv0"? [y/n]: yLogical volume "lv0" successfully removed//使用vgremove命令删除卷组[root@RHEL4 ~]# vgremove vg0Volume group "vg0" successfully removed//使用pvremove命令删除卷组[root@RHEL4 ~]# pvremove /dev/sdb1Labels on physical volume "/dev/sdb1" successfully wiped子项目3.物理卷、卷组和逻辑卷的检查(1)物理卷的检查[root@RHEL4 ~]# pvscanPV /dev/sdb4 VG vg2 lvm2 [624.00 MB / 624.00 MB free]PV /dev/sdb3 VG vg1 lvm2 [100.00 MB / 88.00 MB free]PV /dev/sdb1 VG vg0 lvm2 [232.00 MB / 232.00 MB free]PV /dev/sdb2 VG vg0 lvm2 [184.00 MB / 184.00 MB free]Total: 4 [1.11 GB] / in use: 4 [1.11 GB] / in no VG: 0 [0 ](2)卷组的检查[root@RHEL4 ~]# vgscanReading all physical volumes. This may take a while...Found volume group "vg2" using metadata type lvm2Found volume group "vg1" using metadata type lvm2Found volume group "vg0" using metadata type lvm2(3)逻辑卷的检查[root@RHEL4 ~]# lvscanACTIVE '/dev/vg1/lv3' [12.00 MB] inheritACTIVE '/dev/vg0/lv0' [24.00 MB] inheritACTIVE '/dev/vg0/lv1' [20.00 MB] inheritACTIVE '/dev/vg0/lv2' [12.00 MB] inheritACTIVE '/dev/vg0/lv3' [12.00 MB] inherit五、实验思考题1.怎样实现将/dev/vg0/lv0自动挂载到/mnt/lv0挂载点下?2.利用LVM逻辑卷管理器和使用fdisk等基本磁盘管理工具实现磁盘管理有什么不同?六、实验报告要求●实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