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一、物体的质量 教学设计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一、物体的质量 教学设计
三、课堂 小结
法。 师:引导学生总结天平的使用方法。
直观的展示天平 使用方法和注意
实验: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事项,可见度很
测量橡皮、铅笔、瓶中水的质量
大。
3/6
四、布置 作业
生:小组合作练习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 师:巡回指导。
培养学生的动手 能力。
师:指导学生总结:天平调节使用歌
巩固有关质量的
天平的主要结构和作用. 物体的质量
生:对照每人面前的托盘天平,认识它的结构和作用。 不随物体的
问题 4:托盘天平和我们生活中那个物体很相似? 形状、位置、
生:跷跷板。 状态的变化
师:引导学生把托盘天平与跷跷板对照。 而改变。
播放多媒体:天平使用时应该注意的事项,正确的使用方
自豪感。 设计问题,引导学 生积极参与,由跷 跷板联想到托盘 天平使学生明白 托盘天平的构造 及作用。 利用多媒体形象
讲授法、阅读法、类比法、自主学习法、实验法、探究法、讨论交流法、讲练 结合法、总结归纳法。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托盘天平、砝码、镊子、铁钉、铁锤、橡皮、铅笔、装有水的瓶子、塑料瓶、 剪刀、烧杯、白糖、水、多媒体课件。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1/6
一、 引入新课
创设情境
通过创设物理情
师:播放在上海世博会湖南活动周的庆典上,姑娘们穿着 境,并提出问题,
(kg),常用单位有 吨(t)、千克(Kg)、克(g)、 毫克(mg)。 关系,培养学生自
质量单位换算:1 t = 1000kg 1mg=10-3g=10-6kg
学能力。
(2)天 平 使用方法 (3)注 意 事项
1 g = 10-3kg 师:展示小资料一些物体的质量。 生:观看了解。
通过图片激发学 习兴趣,并应用知 识解决问题。
物体所含物 展示各种天平图片,直接引入第一节质量的学习。
性、主动性。
质的多少。 展示:铁钉和铁锤、大小玻璃杯、课桌与椅子的图片
通过图片让学生
(2)表 示 问题 1:大玻璃杯与小玻璃杯由什么物质组成?他们有什 贴 近 生 活 寻 找 物
字母:m 么不同?课桌与椅子、铁钉和铁锤呢?
理的“原形”,拉
(3)基本 生:思考,小组讨论物体
师:请学生进行 PPT 中单位换算的练习。
通过多媒体展示
问题 3:你知道哪些测量质量的工具?
帮助学生认识各
生:讨论回答,台秤、案秤、天平等。
种测量质量的工
师:引出我国很早就开始使用秤了,并展示各种测量质量 具,培养学生民族
的工具。
4、质量是 生:观看各种测量质量的工具。 物质本身的
师:介绍学校实验室常用天平称质量,并用 PPT 介绍托盘 一种属性。
近生活与物理的
单位是千克 1.大玻璃杯与小玻璃杯是由玻璃制成的;课桌与椅子是由木 距离,同时通过类
(kg),常 材制成的;铁钉和铁锤是由铁制成的。
比寻找它们的特
用单位有 2.大玻璃杯、课桌、铁锤含有的物质多;小玻璃杯、椅子、 点,归纳总结质量
吨(t)、千克 铁钉含有的物质少。
的概念,区别物质
(Kg)、克 师:从而引出:我们身边的一切物体都是由各种不同的物质 与物体。
(g)、 毫克 组成的。质量的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
(mg)。
量。
问题 2:请学生阅读课本找出质量的表示字母、单位及其 2、质 量 的
测量
换算关系?
生:阅读并回答。质量表示字母是 m;基本单位是千克
提出问题让学生 有目的阅读课本, 了解质量的表示 字母、单位及换算
2/6
3、天 平 的 使用 (1)天 平 结构
节日盛装,表演苗族银饰舞《苗山银月》。漂亮的苗银饰 引发思考,激发学
物把她们打扮得美丽、动人。你知道这些银白色的饰物是 生学习动机,培养
由什么材料制成的吗?我们怎样才能鉴别出来? 二、新 课
教学
生:思考。
学习兴趣,充分调 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生学习积极
1、质量
师:引出今天开始进入第六章质量和密度的学习。
(1)概念:
一放平,二调零,三转螺母成平衡,一边低来向另一边转, 知识,并把物理和
针指中线才算完。左物右码镊子夹,游码最后调平衡, 生 活 结 合 起 来 进
砝码游码加起来,物体质量测出来。
一步熟悉天平使
问题 5:1、用天平如何测出一张邮票的质量?2、用天 用的有关知识。
平如何测出液体的质量?
生:讨论交流。 问题 6:1. 用天平称一个塑料瓶的质量,然后将其剪碎再 放到天平上称,比较这个物体在形状变化前后的质量。
2. 称量一小杯水与一小匙白糖的总质量,然后把 白糖溶于水,再称糖水的质量。比较两次称量的结果。
通过问题引发学 生思考,并通过实 验验证,培养学生 严谨的科学态度。
通过以上两个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实验并讨论。 结论: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 的形状、位置、状态的变化而改变。
《物体的质量》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设计的主要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以学生 为本,提高全体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为目标,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机会。为了 秉承新课标中“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精神,本节课尽可能多 的联系生活,在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让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掌 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好奇心较强,并且具备了一定的研究问题的能力,但思维方式还 是比较形象,欠缺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及理性的思维过程。对于托盘天平的使用, 动手操作学生基本可以完成,但对于为什么要这样使用还会感到一些疑惑。
1.了解质量的初步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2.掌握天平
知识与技能 的使用方法,并学会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3.认识质量
教学目标
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物态、空间位置而变化的物理量。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通过使用天平 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和 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托盘天平的使用操作的兴趣,在使用操作托盘天平 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 1.质量的概念 2.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突破方法 教学难点
为突出重点,本课以引导性提问发现法为主线,以提问拓展学生思维,用引导 让学生逐渐靠近问题实质,结合比较法,最终让学生自己发现并得出结论。
托盘天平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突破方法 教法学法
为突破难点,采用模型演示法,以生动的感观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对知识的 印象;并用探究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突破本节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