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20年河南中考语文作文题目解析及优秀满分作
文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50分)
我们常说:要有危机意识。
什么是危机呢?《现代汉语词典》中说危机是“潜伏的危险”“严重困难的关头”。
而危机还可以这样理解:危+机——危险往往与机会并存,困难常常与希望相伴。
所以,遇到危机时,要捕捉、创造机会化解危险,要怀抱希望克服困难。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大大小小的危机。
你经历过怎样的危机?你对危机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请下面两个写作任务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
(1)请以“我的危机故事”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讲讲你遇到了怎样的危机,又是如何化解的。
(2)请自拟题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对危机的思考和认识。
要求:①按文体要求写作。
600字左右。
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③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点。
1试题解析
今年依然把“自我”作为写作的核心,这符合新课标有关于初中生作文要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这一要求。
这个题目乍看很好写,但事实上并不容易。
这个题目符合该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
这个年纪的初中生,有了一些生活经历,对生活也有一些思考,当然也会有一些困惑和危机。
能让他们感到危机的是什么?学业危机、成长危机,加之疫情带来的环境危机、经济危机、道德危机、文化危机和信仰危机。
这道作文题引导初中生对这个问题进一步思考,从而引导生活观和价值观的建立。
这也这道题命制的高明之处,受这次疫情的影响,许多人都会从中感到一丝危机,并不会出现头脑空白不会写的状况。
当然,这个题目可以写一件小事、可以写一次经历、可以写某句话等等,总之,选题的角度还是比较多的,但是要写好就不太容易了。
首先是注意价值观取向应该是积极向上的。
其次要注意抛开身体的成长这一浅层次,深入到精神层面,关注人生的经历,体验精神的成长。
最后还要写生活感悟,要有些考生可能会写一些并没有经历或的事情,生搬硬套名人例子名人名句。
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显然就不能打动人心,真情实感就显得缺乏。
想写出好的作文,就不要捏造经历和感情,因有真实体历而感人,去掉矫揉造作,只写最真最深的情感,就是语文写作的终极目的吧。
大家把这一整条思路捋捋顺,再以“我”真诚的话语,把心里话说出来,就是一篇好文章了。
2优秀范文
范文一
在困局中开辟新格局
牛骨替代猪骨熬汤,看似不起眼的工艺“微创新”,恰以柳州螺蛳粉出口从受阻到“井喷”的实践,证明了其化“危”为“机”的机遇把握和实干创新。
同样作为初三学子,超长假期、线上教学、中高考延期,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但转念一想,这也是弯道超车的最好机会。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大背景下,有的产业、部分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
也应看到,迎接挑战,突出重围杀出一条血路,也正是突破旧格局、打破旧模式的过程。
面对危困,不能消极对待、坐以待毙,也不能简单规避,而要认真分析其中潜藏的机遇,危机中寻转机,瞄准时机抓机遇。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在线办公、远程医疗、线上教育等领域快速发展。
再观柳州,部分企业也抢抓机遇化“危”为“机”,亦有不俗表现,比如:5天改造出乙醇消毒液生产线,快速打造出负压救护车和智能移动测温车等。
柳州工业企业在疫情防控中展现出的强大创新力和行动力,再次说明,危机困局恰是创新实干者的机遇,而非阻滞,关键是看你能不能找到一个撬动“地球”的支点。
经济发展绝非一马平川直线挺进,逆境时才见创新的力量。
大到地方发展、产业培育,小到一个企业孵化扩张,时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方能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良机,下好“先手棋”,稳住“基本盘”,打造新模式,创造新业绩。
“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就是机。
”领袖如是说,疫情下的初三毕业班,几乎是最难的一届。
虽然会遇到新的困难,但无数初三学子依旧迎难而上,化危为机,剑指中考。
范文二
我的危机故事
想起那一天,我真不好受。
原本以为那是我的“好日子”但老头就是要给我一个重大的打击,让我措手不及。
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努力,我的心血《康之鬼》终于被我写完了。
我的努力没有白费,我从头到尾的读了一遍,并打错别字一一改了回来,我自认为我写的不赖,打算贴怎墙上,给正在写小说的同学们一个灵感。
我手中拿着几张破纸,没错,那就是我的心血——康之鬼。
可我把纸一按顺序一张一张贴好,把双面胶贴在左旁,让读者们不会因为那块破胶布而把我的作品”大卸八块‘’。
可我的小说还是东倒西歪,像一个打了败仗的士兵垂头丧气。
我这个“军医‘’帮它整整,在它左下角又贴了一块,现在它精精神神的挺立起来,但是一小部分的内容被遮住了。
我看了一下,遮住的内容用一些小方法就能看到,我不管三七二十一的闪到下面疯玩了一会儿。
当我上来时,意外发生了,我写的人物介绍被撕了一角,我急忙跑上去,把我的心血一次次翻开,我的心血被毁于一旦了,一大部分的内容被人画了一下。
此时,麻晓康也走了过来说:”你贴这个有什么用?丢人现眼。
‘’
我的心情十分不愉快,似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团团转,但我心里总往好处想:”最起码烂的不是全部二十一小部分,用一张白纸加上去就行了!‘’可我这招仍不管用,自卑心又来了。
这时,舒湘垣走了过来说:“嗯,你写的不错呀,什么时候出第2季啊?我会永远支持你的《康之鬼》每一季的,加油呀!‘’听了这句话我仿佛吃了一颗定心丹,心里也不再伤心了,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继续写着……。
虽然这件事已经过了很久,但我一直牢记在心。
一个人的路上不可能是风平浪静,这件事我一点也没怪同学们,我只是当这次是上帝的考验,一直在心里鼓舞着自己……
范文三
危机与机会并存
危机”与“机会”,只相差一个字,但深层含义却相距千里。
不过,如我们能在危机中寻找到机会,而不是一味地将精力集中与危险和困难,我想,结果应该是会大不一样的。
三国时期的曹操和袁绍。
曹操兵力薄弱,对于与兵力雄厚的袁绍作战,根本就是以卵击石,毫无胜算。
袁绍坐拥百万兵马,肯定是胜券在握。
然而,他们作战之后的结果却出人意料。
兵力雄厚的袁绍最终败给了兵力薄弱的曹操,这是为什么呢?
有人认为这是因为曹操的谋臣比袁绍的好,难道说袁绍身边就没有优秀的谋臣吗?不可能,若是没有优秀的谋臣,他也不可能有机会在乱世之中争得一席之地。
那究竟是因为什么呢?
原来是因为曹操自知兵力硬拼是肯定打不过袁绍的,那就只有找机会来险中求胜啊!最后找到了袁绍军队的弱点,一举打败袁绍。
还有许多当时著名的战例,如“赤壁之战”,不也是百万雄师对阵薄弱军队,后以失败告终吗?那确实是谋臣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才找到机会让刘备一举击败曹操。
其实,不只在古代才有在危机中寻找机会,现代一样也有。
如今的美国正经历经济大危机,许多集团、企业也都在这次大危机中宣布破产,如在美国华尔街的莱克兄弟银行也在九月十四日宣布破产。
像他们就只是一味地见精力集中于这次危机当中,却没有换个角度想想,这次危机带来的仅仅只是不好的影响吗?难道就不能从这次危机中寻找机会,发现机会吗?
当然,其中肯定有一些人意识到了这一点。
所以,他们就在这次危机中寻找到了机会,使他们的企业更加壮大。
在看新闻时,我曾听到有一个人在记者采访是说:“这次经济危机,对我的公司毫无影响。
相反,它会给我的公司带来利益,使我的公司发展得更好,更强大!”
是啊!机会总是藏在危机之中,需要我们的发现。
正如“世界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现在我把“世界”和“美”更换为“危机”和“机会”。
希望我们大家也能多多发现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