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服务贸易》案例分析提示[优质文档]

《国际服务贸易》案例分析提示[优质文档]

《国际服务贸易》案例分析提示
第一章国际服务贸易基本概念
案例一:IBM的服务转型(上)
讨论:
(1)怎样理解服务的含义?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发展有着怎样的联系?
提示:如果我们把服务的无形性、异质性和不可分离性结合起来,还可以看到服务与商品的一个感性差别,即购买商品所能得到的品质和效果是能够预期的,是相对确定的,而购买服务所可能得到的品质和效果则是难以预期的,是不确定的。

也就是说,与商品相比,服务具有较少的经验特征和信任特征。

服务业与制造业,总体讲两者之间是一种共生共荣的关系。

从历史进程看,服务业是伴随着工业化进程,与制造业相伴而生、携手发展起来的。

(2)IBM是如何依靠服务的理念的提出实现转型的?这种转型是否有必要?
提示:从一个制造型企业转型为以服务和客户为中心确实是一种挑战。

案例二:IBM的服务转型(下)
讨论:
(1)“IBM就是服务!”包含着什么要素?怎样理解IBM的服务口号?
提示:IBM从顾客或用户的要求出发,帮助用户安装调试,排除故障,定期检修,培养技术人员,及时解答他们提出的各种技术问题,提供产品说明书和维修保养的资料,听取使用产品后的评价和意见等。

通过多种多样的服务,使顾客或用户达到百分之百的满意,从而建立起企业有口皆碑的信誉,营造出独特的IBM文化。

(2)结合IBM的做法谈谈你对制造业企业发展服务产业的看法。

提示:制造业为服务业提供广阔市场和强烈需求,并从制造业中不断分化出新的生产性服务业,如信息服务、研发设计、咨询策划、教育培训、物流、市场营销、人力资源服务等,从而使服务业日益壮大、日趋完善。

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为制造业提供良好的环境平台和服务支撑。

例如,人力资源服务为制造业提供高素质人才;物流服务为制造业提供高效率的原材料、零配件采购供应和产成品配送;科技、信息服务、管理咨询为制造业提供智力支持,加快企业对市场需求的反应速度,促进产品设计的创新、工艺流程的再造和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以及企业间协作关系的创新,从而使服务业成为制造业增强竞争力和发展后劲的强大动力源泉。

案例三:美国服务贸易统计体系
讨论:美国服务贸易统计的做法对我国完善服务贸易统计体系有哪些可以借鉴的地方?
提示:法律完备、统计口径合理、机构设置科学、信息流动通畅。

第二章国际服务贸易理论
案例一:迪尔多夫模型——既肯定国际贸易基本原理的适用性又承认其缺陷
讨论:
(1)迪尔多夫是怎样利用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来解释服务贸易的?
提示:详见案例。

(2)探讨比较优势理论对服务贸易分析是否适用。

提示:适用,但也应同时结合如竞争优势理论等其他理论。

案例二:佐丹奴的成长
讨论:
(1)佐丹奴的关键成功要素和竞争优势资源是什么?它的竞争优势可不可持续?今后这些将如何发展?
提示:佐丹奴设立标杆法:○1计算机化(学自Limited);○2紧密的控制系统(学自麦当劳);○3节俭(学自沃尔玛);○4按值定价(学自Marks & Spencer)。

(2)以佐丹奴为例,谈谈如何建立服务企业的竞争优势。

提示:不断探索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考察自己的竞争优势是否具有持久性。

案例三: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讨论: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与发达国家比较,差距是什么?如何提高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
提示: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部门结构与全球服务贸易存在一定差异。

旅游、运输和建筑服务等传统部门出口占据主导地位,份额高于全球水平;新兴服务贸易部门占出口的比重低于全球水平,特许和专利权使用出口占比低于全球5个百分点,金融服务贸易出口占比低于全球5.1百分点,而且新兴服务贸易部门的增长速度低于世界水平。

因此,中国在发展服务贸易行业时应进行出口促进,这是中国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调整的需要,是适应世界经济和贸易发展格局、抓住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机遇期、提升中国综合竞争力的需要。

第三章服务业跨国经营
案例一:联邦快递在中国
讨论:
(1)结合联邦快递在中国的经营,分析服务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股权战略。

提示:欧美快递企业无论在哪个国家,都会最大限度地谋求控股和独资。

联邦快递走上独资之路,只是时间的问题。

(2)中国在服务业对外引资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采取什么对策?
提示:从世界经济福利的角度讲,服务业FDI能够通过跨国服务,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和资源的更有效配置,是有益的,但是对于东道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它的影响是双重的。

我国服务业引进利用FDI,促进了企业改革,提升竞争力;宏观上,促进了服务业法律、法规的健全和服务业市场体系的完善。

但是,我们也不可忽视其带来的诸多问题。

案例二:流行的特许经营店
讨论:
(1)为什么服务业企业经营过程中往往采取特许经营的方式?
提示:节省成本,保留核心技术。

(2)试列举出服务业跨国公司成功实现非股权安排的实例,分析这些企业服务业跨国经营模式选择的原因。

提示:肯德基、麦当劳。

第四章国际服务贸易政策
案例一:美国服务贸易管理和促进体系的主要特点
讨论:针对美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分析美国服务贸易政策对促进服务贸易的作用。

提示:美国商务部会同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财政部、运输部、进出口银行、小企业局、国际开发署以及美国贸易与开发署等机构都向美国服务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为其提供开拓国际市场的机会。

民间组织则主要在贸易促进和信息咨询等方面发挥作用。

美国各州自行制定不同服务行业的市场准入法规。

各州政府还对本州服务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提供各种帮助和服务。

有的州设立了服务贸易促进机构,有的州通过半官方机构开展工作,如加州就通过社区
大学组织和国际贸易促进中心开展贸易促进工作。

各州在海外设立了250多个促进机构,重点促进旅游、教育等各州服务贸易重点部门。

案例二:成功的飞跃:印度软件业的崛起
讨论:
(1)印度政府为发展软件业采取了哪些手段和措施?
提示:将电子工业视为“国家的神经”,决心“用电子和教育把印度带入21世纪”。

在印度第七个五年计划(1985—1990)中政府提出到1989—1990年度印度的软件出口将达到30亿卢比的目标。

辛格政府采取了下面三项措施:第一,对所有出口软件的企业免除所得税;第二,对实际出口量3倍于国外订货任务的软件企业的进口关税从65%减至25%;第三,免除进口软件的双重税收。

(2)为什么印度政府选择软件产业为其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目标?
提示:新型服务业。

(3)为什么要运用战略性贸易政策?它的理论依据何在?谈谈你对这一贸易理论的认识。

提示:随着世界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贸易自由化进程的继续推进,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在各国经济中的地位还将不断上升,服务贸易发展整体趋于活跃。

世界各国纷纷制定加快发展服务贸易的发展战略,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利用其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领先的优势,通过各种多双边的谈判要求世界各国开放服务贸易市场,以此来扩大服务贸易的出口,世界WTO新一轮谈判以及区域性经济合作的谈判服务贸易都成为主要议题。

案例三:日本金融服务贸易发展及其政策分析
讨论:日本服务贸易政策对日本服务贸易发展的影响是什么?其对中国的借鉴是什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