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工程概况一览表二、环境及水文地质条件2.1、自然环境条件本项目位于风景优美的怀柔雁栖湖开发区内。
开发区自然资源富集,物产丰富,是北京的生态涵养区。
怀柔水资源富集,年降水量达700mm,774处山泉奔涌,22个湖泊水库和17条河流相连。
年储水量8.6亿立方米,提供了北京市民五分之一以上的生活用水,是北京市重要的饮用水源基地。
2.2、交通运输条件开发区位于怀柔区城北5km,距北京市区55km,距首都机场35km,距天津港170km。
101、111国道、京承高速公路以及京承、京通、大秦三条铁路从开发区周边经过,从北京四环路出发,沿京承高速公路驱车25分钟便可到达。
2.3、气象条件1)气温:年平均气温为11.7℃,最高气温为42.6℃;出现过的最低气温在-16℃~-20℃。
一年中最冷是一月份,平均气温是-4.7℃;最热是7月份,平均气温是26℃;2)降水: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26mm;年最少降水量为242mm;年最多降水量为1402mm;全年平均降水天数约80天,全年平均降雪天数约10天;平均积雪天数平原地区约15天;市区平均积雪深度15-20cm;最大积雪深度为35cm。
3)风:常年风向以偏北、偏西北为主,冬季以偏西北为主,夏季以偏南为主。
平均风速2--3m/s。
最大风速(平均10min)在七级以上超过20m/s。
大风日数(最大风速达15m/s 以上日数)城区为37日。
4)日照:日照实际时数多年平均约为2600---2700小时;5)最大冻结深度:市区为85cm,郊区为85---100cm。
6)地震:地震基本烈度为8度。
2.4、水文地质条件1)厂区处于北京市潮白河冲积扇的中上部,地形较为平整,标高在45.19-46.48m之间。
2)地层岩性:3)地下水:场地20m范围无地下水影响。
第二章编制依据及原则一、编制依据北京碧水源膜产业基地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图纸;北京碧水源膜产业基地污水处理厂工程岩土工程初步勘察报告;《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2-2002《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123-1999二、编制原则1、遵循“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原则严格按照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要求对工程进行质量管理。
科学组织施工,把好各工序的施工质量关,以高标准的工序质量来确保全部工程的整体质量。
为达招标文件中规定的质量标准,进行施工准备和施工部署,选用具有丰富土建及市政管线施工经验的优秀项目经理组建项目经理部,加强施工组织,优化设备、人员的配置,严格工程质量控制。
2、遵循“抓生产必须首先抓安全”的原则贯彻执行国家安全法律法规,以温家宝总理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为动力,确实做好施工中危险环节的预防与职工自保教育,认真辨识危险源项目,做好危险工序防范工作。
做好现有管线的保护和新旧管线交叉处理保护工作。
利用先进的物探技术结合坑探等传统手段,将现况管线的保护工作落到实处,确保万无一失。
3、遵循“新建工程不影响周边环境”的原则科学组织施工,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以施工高速度、工程高标准、对周边环境低影响的施工部署来确保全部工程的实施,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搞好环境保护,实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严格执行北京市文明施工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
4、遵循“确保工期”的原则施工中不断优化资源配置,科学组织施工,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应用网络计划技术合理安排各项工程的施工,搞好工序衔接,采用平行作业、流水作业法组织施工,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确保工期,均衡生产,确保工程施工按期完成。
5、遵循“抓主要矛盾”的原则认真分析本工程特点,在本工程的重点和难点项目上下功夫,通过合理的计划安排、有效的技术手段保证工程平稳有序的进行。
第三章施工总体部署3.1组织机构本工程按项目组织方法设置管理层和劳务层两级机构。
根据本标段的工程规模和技术特点,项目经理部设项目经理一名,项目副经理一名,总工程师一名,其下设四部一室(工程技术部、计财部、设备物资部、安质部、办公室),项目经理和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全部由精干专业人员组成。
劳务层主要为由熟练的技术工人组成的各专项作业班组。
3.2管理职责⑴项目经理主持全面工作,全面履行项目合同,对工程质量、安全、工期和成本控制全面负责;负责项目经理部内部行政管理工作,包括资源配置、财务管理和对外协调等。
⑵项目副经理主抓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生产进度、资源调配和队伍管理,负责组织指挥施工生产、各生产单位的接口界面协调和内部考核。
⑶总工程师主抓技术工作和质量控制,并负责与监理单位、设计单位、质检站和业主的协调工作,分管工程技术部。
⑷工程技术部负责本项目的日常技术管理、技术资料和技术档案的管理工作,组织编写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组织重点技术问题攻关,制定施工计划、掌握施工进度情况并提出改进措施。
下设试验室、监测测量队,并管理其业务。
⑸安质部主要负责工程日常安全、质量检查、控制,与各专业工程师一起配合驻地监理工程师办理各分项工程隐蔽检查,并定期组织项目部的安全质量大检查。
负责安全措施方案和应急预案的制定,并监督落实。
⑹计财部负责合同管理、成本控制和内部承包核算,资金计划管理、财务管理、内部承包管理及对外经营。
⑺设备物资部负责本工程的机械设备、物资资源统一调配及日常管理。
⑻办公室(下设综合治理办、来访接待室、对外协调、后勤等)办公室是项目经理部的综合协调部门,主要负责项目的对外联络、文秘、人事劳资、治安保卫、群众来访接待以及内部行政事务。
对外协调主抓工程拆迁临时征地,与有关单位、部门协调工作。
⑼钢筋作业班组:钢筋作业班组为辅助生产单位,承担本项目全部钢筋加工运送任务,负责按施工图、加工任务单组织生产,按质、按量完成加工任务,确保现场所需。
⑽砼作业班组:负责本标段全部砼施工任务,包括钢筋绑扎、模板组装、脚手架架设、防水层保护、砼浇注等。
3.3总体施工方案基坑施工采用倒挂式施工,基坑支护整体采用锚喷+钢筋网片+榀架+土钉进行。
3.4总体施工顺序土方开挖-----钢筋网片制作----钢筋网片安装-----榀架施工-----土钉施工----锚喷作业-----土方开挖。
循环进行施工直至施工到设计标高。
第四章 主要施工技术一、 施工测量、放线定位1.1、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本工程由业主委托勘测单位以导线形式施测施工控制点,形成场地平面控制网,作为建筑物定位地依据。
控制点点用钢桩打入地下,用水泥砂子加固,桩顶做中心标志,顶面施测高程并出具施工点测量报告。
1)核算市勘查研究院测量报告中各施工点坐标(Y,X)于其边长(D),右夹角(β)是否对应。
使用坐标反算法。
公式:ij ij y y y -=∆ i j ij x x x -=∆22)()(ij ij ij x y D ∆+∆=边长Dij ijij x y arctg ∆∆=ϕ 方位角φ右夹角βi=(上一边的方位角φi -1.i)-(下一边的方位角φij)+180°从反算结果得:各施工点坐标(X,Y)与其边长(D),右夹角(β)对应。
2)现场校测施工点坐标控制点相互通视,用测距仪实测各边边长,用经纬仪测各点的右夹角,取实测值与通过报告计算的数值做比较。
3)校测水准点根据已知n个施工水准点,由其中一点出发,沿着另外n-1各点依次测量,最后又回到起点,实测中尽量做到前后视线等长,以保证精度。
所测高差平均值与已知高差之差小于±3mm n,可确定所给水准点标高正确。
在施工现场内选两处远离路边,受影响小又利于观测地方埋下永久水准点,测出其高程,为以后施工做准备。
1.2、建(构)筑物轴线定位及标定1)定位放线建筑物的定位放线是确定建筑物平面位置和开挖基础的关键环节。
施测中必须保证精度,杜绝错误,认真熟悉建筑图和结构图。
根据施工场地的实际情况考虑桩位的长期稳定的保留,对每建筑物测设十字形主轴线,作为定位放线的依据。
由建筑总平面图、桩位总平面图提供的设计坐标计算十字形控制线的交叉点坐标。
用角度交汇法确定每栋建筑物十字形主轴线交叉点的位置,经纬仪设在该位置。
用后方交汇法测出交叉点的现场实际坐标,与设计坐标比较。
在现场对初步测定的点位进行归化改正,即经纬仪设在初步测定的交叉点上。
用极坐标法测出设计坐标位置。
为检查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把仪器设于个经过归化的坐标点,对其两个施工坐点进行观测。
测出的夹角与理论的夹角误差在规范的要求范围内,即满足要⑴角度交汇法:已知条件:A 、B 、C 坐标及要求P坐标,计算出现场测设数据β1、γ1、β2、γ2角值。
然后将经纬仪分别安置在A 、B 、C 三个坐标点,测设β1、γ1、β2、γ2各角,方向线AP 、BP 、CP 交点即为所求P 点。
当误差三角形的边长不超过精度要求范围,取三角形重心作为P 点的点位。
⑵后方交汇法 公式:ctga YA YB XA XB A )()(-++= ctga XA XB YA YB B )()(---= βctg YA YB XC XB C )()(-+-=β)--=((-XCctgXBYAYBD)式中:=∆-y∆kx2-=∆1k+x+kba把交叉点投测在四面的基坑外的桩点上。
平面控制法与主轴线的桩位是定位放线的重要依据。
当控制网与主轴线测定后应立即对桩位采取保护措施。
一般采取在桩上方立三角标或围栅栏等保护措施,并对其它班组施工人员进行保护测量标志的教育。
当控制网测定并经自检合格后提请有关主管领导即有关技术部门,通知甲方验线。
在收到验线合格通知后方可正式使用。
2)基槽灰线的撒设根据建筑物各控制桩或轴线桩,按基础图撒好基槽灰线。
这项工作精度要求很高,但要防止差错。
在经自检合格后,要提请有关部门和建设单位验线。
验线合格才可正式开挖。
二、土方开挖2.1土方开挖准备工作(1)地上地下管线调查在土方开挖之前,项目部测量人员对施工构筑物及土方开挖放坡边线进行放线测量。
项目部人员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及原厂区施工图纸对地上地下管线进行调查,在土方开挖施工范围内的所有管线井室采取保护措施。
地下管线探测结合原厂区内施工图纸采用探坑形式进行。
(2)地上地下管线保护地上地下重要管线在土方开挖前联系厂区及甲方进行协商如果能进行挪移及导改尽量进行挪移及导改。
非重要管线在土方开挖过程中牵扯范围量很小部分直接采取支撑措施进行。
2.2土方开挖顺序布置经过对现场实际情况勘测及施工机械人员配合项目部制定土方开挖顺序如下图:三、边坡支护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图纸及地勘报告相结合,考虑到在整个施工现场土方大面开挖深度为3.05米,局部开挖深度达到5.9米(小范围),通过地勘报告给出大面开挖层坐落在卵石填土层上,局部5.9米处坐落面层为粉砂、细沙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