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素质测评与选拔概论
人才与人才素质测评
什么是人才,与人口、人员、人力、核心人力资源、人物的关系(参考人大 选修课稿)
什么是素质(参考后面的案例,对象录入稿) 什么是人才素质测评(参考后面课程录入稿)
表1我国现阶段党政领导人才选拔任用方式比较
名称
范围和对象
选任制
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及纪委、检察院、法院领 导机构领导成员
社,1997 人员素质测评,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人员测评的理论与方法,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
社,2004 人事测量,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讲授内容
什么是人员素质测评 当前人才测评与选拔的方式与发展趋势 案例分析与素质测评的必要性 素质测评的类型与模型 素质测评的作用与发挥 素质测பைடு நூலகம்的经济价值分析
当前人才选拔与任用的发展趋向:
•公开公正 ——公正是选拔任用的首要目标 ——公开是实现公正目标和展示公正过程的必要条件 ——公开的程度与公正目标的实现和公正过程的展示程度成正比
•竞争择优 ——择优是人才选拔任用的核心目标
——竞争是实现择优目标的唯一途径 ——竞争的范围大小、方法和标准的科学性同择优目标的实现程
组织人事 主管热情地接待了他,并与他进行了诚恳的交 谈。在双方都相信这次沟通确实是开诚布公的情况下,组织人事主 管为他分析了他所困惑的问题的几条原因:
1、 叶平来省委机关7年,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虽然没出什么纰漏,却也 没有什么突出的业绩;
2、叶平在平时的工作中,总给人一种孤傲的感觉,与同事相处有 一定的心理距离。同事们没有人说他不好,也没有人说他很好, 历次360○民主测评考核中,从没有人力推他可以胜任更高一级的工作。 3. 在上司特别是顶头上司的感觉中,叶平虽不是“刺儿头” ,但总是居高临下、比较难以配合工作。“不好领导”是绝大多 数顶头上司对他的评价。 4. 叶平为人谨慎、不爱张扬,除同科室的人外,很少有人认 识他,省委高层领导更是对他毫无印象。 对于这样的分析,叶平无话可说,因为这是事实。但叶平却 不同意这是阻碍他晋升的理由,因为毕竟他的工作能力是明 摆着的。“我不愿评价同事,但如果你作些调查就会知道, 科里的工作主要是谁在做,在我们这个楼里,谁是工 作最好的。”
度成正比 •人职匹配
——人职匹配是人才选拔与任用的根本目标 ——人职匹配的程度与行政效率的高低成正比。人职匹配度越高,
行政效率就越高;人职匹配度越低,行政效率就越低
{中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研究}
一、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是现阶段我国领导干部
选拔任用制度的重要形式 二、统一考试与测评是现阶段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 度运行的关键环节
第1讲 人员素质测评概论
北京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
讲授 个人课题研讨 案例分析 小组研修与模拟
教学方法
参考书目
工作分析的方法与技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02
现代人员素质测评,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5 职业资格考评的理论与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1999 品德测评的理论与方法,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职业技能鉴定的理论与方法,中国经济出版
主管沉吟了一会儿,有些难为情地解释说:“可能我们的考核体 系还存在缺陷,对于管理工作的细微差异难以确定。我们 还没有确切的数据能够表明,在管理方面谁的工作最好?比 别人好多少?”
又谈了一会儿,主管向他提了一个建议:“下一周,我们准 备在单位内部公开竞选几个部门主管的职位,届时会对候选 人进行一系列的素质测评。如果你有兴趣,能否参与 一下,将自己的实力公开量出来。做人不张扬是优点,但也 要适度才好。”
三、考试与测评工作科学化是当前推进公开选拔制 度的迫切任务
四、核心能力与关键素质的测评是当前人才选拔与 任用实践中的难点。下面看素质测评的必要性。
叶平的困惑
叶平应聘来到某省委机关做副处长管理工作已有7年,眼 看着同来的人都有所高就自己却原地不动,心里很是不安。前几 天,同科室的一个比他晚3年进机关的人都得到了提拔这件事促使 他搜集了许多有关本单位晋升情况的信息,结果令他更为不快: 单位中高层管理人才的平均晋升时间为4年半。扪心自问,叶平认为 自己无论工作能力、工作态度还是组织意识、敬业精神与已经提拔的那几 个人相比都不在其下,既然7年未得到提拔,一定是哪个环节上出 了问题。经过深思熟虑后,叶平决定找到组织人事部门的人谈一谈。
委任制 党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成员
聘任制 党政机关部分专业性较强的领导职务实行聘任制
主要适用于选拔任用地方党委、政府工作部门 的领导成员或者其人选,党政机关内设机构的领导 公开选拔 成员或者其人选,以及其他适于公开选拔、竞争上 竞争上岗 岗的领导职务。
公开选拔面向社会,竞争上岗在本单位或者本系 统内部进行。
1988年,他带着“青年突击手”的称号被抽调到县委经委企管 科工作。8年的公务员生涯中,他的工作围着企业转了一圈。
无论技术还是财务、市场、法律事务以及后来的计算机管理, 他都成了专家。同时,出于好玩也出于无聊,他还考出了自学 考试汉语言文学本科文凭和英语六级证书,考取了注册会计师 和注册律师证书。1996年,在他父亲去世的一个月后,他辞去 公职来到省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省委机关担任副处长职务。7年来,他以 自己特有的严谨态度对待工作,小心谨慎、一丝不苟又 尽善尽美,没想到,结果却是如此。他少小成名,年已不惑却 一事无成……
离开组织人事部,叶平心中的抑郁之情有增无减:他从小聪 明多才,素有“神童”之称。1982年,刚满19岁的他从北方 的一所名牌大学毕业,他的父亲,一位颇有盛名的老革命, 不顾他已经以突出的成绩考上研究生的事实和学校老师的诚 恳挽留,以不容质疑的态度让他回家建设家乡和侍奉祖父母。 他奉命进了他们当地最大的一家国有企业,从锻压工人做起, 到技术员、到工程师。
抱着破釜沉舟的信念,叶平以带着一种异于寻常的积极与虔诚 参加了这次竞选活动,经过大量的背景材料审查和一般性知识 测试以及能力考察,他和另外三个人进入了最后阶段的心理素质测评, 如果不出意外,他们4个人将成为下一步财务部、信息部与综合办公室等几 个部门的主管人选。当最后一天的素质测评结束后,叶平走出省委机关 大门长出一口气,似乎将20多年的压抑和郁闷都吐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