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五讲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2)
第五讲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2)
1. 墙体节能
1.2 动态节能
张 舸
2. 屋面节能 3. 地下节能 4. 门窗节能
1.2 墙体动态传热
稳态——冬季,室内外传热方向单向,可简化
1.2 墙体动态传热
外扰-室内外空气温差变化,太阳能辐射 变化 内扰-室内人员进出、灯光、设备等不连 续运行,造成传热温差变化 R R 室外
电阻性介质:波形不变 容抗性介质:波形有延迟和衰减
建筑节能综合关键技术-第四讲 建筑节能综合关键技术-第四讲
19 19
建筑节能综合关键技术-第四讲
20
3.1被动换热
3.1被动换热 Lib in Delft Tech University
窑洞-西方住宅
3. 地 下 节 能
3. 地 下 节 能
建筑节能综合关键技术- 第五讲
21
建筑节能综合关键技术- 第五讲
气象与室温决定部分
室内长波辐射造成的增量
1. 墙 体 节 能
第三类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t w [t w t (0, )] | x 0 x t w [t ( , ) t n ] | x x
t ( x ,0) f ( x )
建筑节能综合关键技术- 第五讲
cp(J/(kg· ℃))
1. 墙 体 节 能
0
Tm-
Tm+
T (℃)
相变材料比热与温度的一般关系
cp,l cp,s 0
ΔT TmTm+ T (℃)
相变材料比热与 相变材料比热与温度的简化关系
建筑节能综合关键技术- 第五讲 7 建筑节能综合关键技术- 第五讲 8
布置方法——应放置于室内侧
采暖用-太阳能或电热
11
建筑节能综合关键技术- 第五讲
1.2 墙体动态传热
太阳直 射辐射
1.2 墙体动态传热
对流 换热
综合外温
大气长 波辐射
太阳辐射当量温度
太空散 射辐射
1. 墙 体 节 能
t z t air
aI
环境长波辐射
壁体得热
out
QL
地面长 波辐射 地面反射辐射
天空及周围物体表面长波辐射
aI
1. 墙 体 节 能
②
主动改善途径
墙体蓄热特性 导热特性
下面内容
改善墙体蓄热性能的主要途径
6
建筑节能综合关键技术- 第五讲
5
建筑节能综合关键技术- 第五讲
Double Skin Facade
1. 墙 体 节 能
物性出现强烈的非线性
cp,m cp,s cp,l
cp(J/(kg·℃)) cp,m
建筑节能综合关键技术- 第五讲
26
3.2主动换热
3.2主动换热
3. 地 下 节 能
长度:150‾250m 一共10根 管径 1.2m
总风量 24.4万m3/h
总风量 34.4万m3/h
送风管 静压箱1 静压箱2 表冷器 送风管
3. 地 下 节 能
地道 地道 地道 接冷水机组
送风管
200kW
4 4 QL w [( xsky x g g )Tw xskyTsky x g gTg4 ]
简化结果
第三类边界 [t ( ) t (0, )] ( x ) t | out z x x 0
13 建筑节能综合关键技术- 第五讲 14
建筑节能综合关键技术- 第五讲
T<28℃(夏季) T>18℃(冬季)
甲方要求:夏季不用空调 气温年平均 5.8℃ 土壤恒温层温度7.99℃ 夏季室外设计参数 T=30.5℃
25
一台风冷冷水机组用作特殊工况下的备用设 备
气象参数及节能原理
采暖
区域供热系统+散热器 采用地道预热室外新风
建筑节能综合关键技术- 第五讲
1. 墙 体 节 能
围护结构蓄热特性对衰减延迟的影响
1. 导热方程 墙 体 边界条件 节 能
初始条件
in [t ( , ) t in ( )] Ql Qsh ( x )
t | x x
t x, 0 f x
12
如何简化边 界条件?
建筑节能综合关键技术- 第五讲
3. 地 下 节 能
地源热泵系统
地源热泵系统
建筑节能综合关键技术-第五讲 29 建筑节能综合关键技术-第五讲 30
3.2主动换热
局部降温和集中降温是深井采矿的前提条件 井深(m) 100 温度(℃) 湿度(%) 20 90 通风 通风 通风 2000 60 通风 3000 80 100
建筑节能综合关键技术-第五讲 31 建筑节能综合关键技术- 第五讲 32
1.2 墙体动态传热
1.2 墙体动态传热
线性叠加原理
将气象与室内气温的影响与其它部分分离 通过围护结构的得热及长波辐射辐射部分 ->第三类边界条件
非均匀板壁的不稳定传热
t 2t a( x) t a( x) x x x2
太难求解了!
1. 墙 体 节 能
t t1 t2
22
3.2主动换热
主要设备:泵/风机+换热器 示意图: 3. 地 下 节 能 3. 地 下 节 能
3.2主动换热
布置方式:竖井布置/水平布置 考虑因素:可用地表面积,当地土 壤类型以及钻孔费用。 受可利用土地面积的限制,实际工 程多采用竖井布置。 连接方式:串联/并联,同程/异程 考虑因素:管道阻力,施工费用。
1. 墙 体 节 能
离散系统扰量和响应的离散化处理 拉氏变换
1972,z传递函数法 1975, Rudoy & Duran,冷负荷系数简化算法 1997,Spliter,辐射时间序列RTS方法 1981,江亿,状态空间法
建筑节能综合关键技术- 第五讲 17
1. 墙 体 节 能
现在
建筑节能综合关键技术- 第五讲
18
1.
2. 屋 面 节 能
外保温屋面 保温置于屋面外侧 其外侧
防水层 保护层
4.
种植屋面
植被茎叶遮阳作用 植物光合作用消耗 太阳能 植被基层土壤或水 体蒸发
2.
倒置式屋面
3.
防水层在保温层与 屋面之间 通风屋面
2. 屋 面 节 能
1.2 墙体动态传热 准确分析预测
空调系统负荷计算-设计、配置,运行管理 墙体非稳态传热分析
得热与负荷
得热—围护结构得热 负荷—除得热外还包括新风、室内人员设备负荷。
①
1. 墙 体 节 能
负荷与能耗的关系
能效比COP:制冷或热泵系统所能实现的制冷 量(制热量)和输入功率的比值。 能效比EER:在额定(名义)工况下,空调、采 暖设备提供的冷量或热量与设备本身所消耗的 能量之比。
建筑节能综合关键技术- 第五讲 33
3. 地 下 节 能
抽水井 回灌井
风机盘管
3 1 4
5
8
分户水源 热泵主机 可放室内
建筑节能综合关键技术- 第五讲
34
3.2主动换热
1. 墙体节能
3. 地 下 节 能 1.2 动态节能—C为主要考虑因素
2. 屋面节能:屋面节能做法 3. 地下节能:直接利用,热泵/制冷机组 利用 下一讲:4. 门窗节能
建筑节能综合关键技术- 第五讲 35
18℃
28.6℃ 夏季 t 26℃
冬季: 平均温差=18-(-9)=27℃ 相对波动=4/27=15%; 夏季: 平均温差=28.6-26=2.6℃ 相对波动=4/2.6=154%。
1. 墙 体 节 能
C
衰减
22
24
室内
建筑节能综合关键技术- 第五讲
3
建筑节能综合关键技术-第五讲 4
1.2 墙体动态传热
t z t air
out
1. 墙 体 节 能
同时受室温、室内辐 射热源和其它表面温 度影响 内表面辐射对传热量 的影响复杂
in [t ( , ) t in ( )] Ql Qsh ( x )
t | x x
角系数和各表面温度
out
15
建筑节能综合关键技术- 第五讲
16
1.2 墙体动态传热
1.2 墙体动态传热 60年代末
计算机技术和控制论
积分变换求解微分方程 1967, Stephenson & Mitalas,反应系数法
Carrier,美国,当量温度,稳态计算 美国:DOE-2、BLAST、EnergyPlus、NBSLD 英国:ESP 日本:HASP 中国:DeST 瑞典:COMSOL
建筑节能综合关键技术- 第五讲
23
建筑节能综合关键技术- 第五讲
24
3.2主动换热 实例:
3.2主动换热 环境控制策略
3. 地 下 节 能
东北某大学内的自然博物馆
3. 地 下 节 能
规模:地上4层,地下1层 用途:多功能展览 室内环境要求
供冷
地道风供冷 机械通风,风机双速调节
直接到室外
新风管
总风量10万m3/h
28
建筑节能综合关键技术- 第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