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高考生物专题复习卷: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复习卷

2018年高考生物专题复习卷: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复习卷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复习卷1.下列关于细胞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流动性的基础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流动的B.选择透过性的基础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和磷脂分子具有特异性C.细胞的胞吞和胞吐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D.钾离子通过主动运输的形式进入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答案】B2.春天,很多植物同时开花,花粉在空气中传播后,也很容易黏附到其他植物的柱头上。

但这些花粉不能萌发,而同种植物的花粉可以萌发,这依赖于花粉和柱头细胞的细胞膜之间信号分子与受体的识别,下面选项中与此实例表现的细胞膜功能不同的是()A.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识别,以降血糖B.精子和卵细胞融合需要先经过细胞膜之间的信息交流C.细胞膜间搭建的胞间连丝能够传递信息D.细胞能识别的物质能进入细胞,不识别的物质无法进入细胞【答案】D3.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载体蛋白是镶嵌在细胞膜外表面的蛋白质B.细胞膜内外两侧结合的蛋白质种类有差异C.磷脂双分子层不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答案】B4.下列关于动物细胞生物膜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B.兴奋时,Na+进入神经细胞不消耗A TPC.溶酶体清除进入细胞的病原体的过程与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D.细菌再次刺激引发记忆细胞增殖分化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答案】C5.下列与细胞膜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细胞的树突和轴突能显著增大细胞膜的面积B.构成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和脂肪,其中含量最丰富的是磷脂C.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和甲胎蛋白含量减少D.同一个体不同细胞的细胞膜上受体的种类相同【答案】A6.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一种血液传染病,疟原虫寄生在人的红细胞中。

为了确诊是否是由疟原虫引起的疟疾病,就要让红细胞破裂。

下列方法最适于让红细胞破裂的是()A.用超声波冲击红细胞B.将红细胞置于蒸馏水中C.将红细胞置于1%的NaCl溶液中D.用激光照射红细胞【答案】B7.下图表示动物细胞间相互识别、相互反应和相互作用的机制,则与该机制相符的是()A.信号细胞与靶细胞膜上一定都有受体B.①一定通过胞吐进入组织液C.若靶细胞为神经细胞,②一定为通道蛋白D.若信号细胞为胰岛B细胞,则靶细胞一定为肝细胞【答案】A8.下面是细胞膜功能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功能①在生命起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B.功能③表示运输方式有主动运输、被动运输和胞吞、胞吐C.激素调控生命活动与图中功能④有关D.植物细胞可通过胞间连丝进行相邻的细胞间通讯【答案】B9.荧光漂白恢复技术在细胞生物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包括三个步骤:绿色荧光染料与膜上的蛋白质结合,细胞膜上呈现一定强度的绿色;激光照射猝灭(漂白)膜上部分绿色荧光;检测猝灭部位荧光再现速率。

实验过程如下图甲,结果如图乙。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技术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应用该技术可以测定膜上单个蛋白质的流动速率C.降低实验温度,漂白区域荧光强度恢复到F2的时间将延长D.理论分析,漂白区域恢复足够长的时间荧光强度F2仍小于F1【答案】B10.下图是生物膜的结构模型,关于生物膜的结构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线粒体、叶绿体膜是由双层磷脂分子构成的,细胞膜是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的B.动物细胞融合与钠、钾离子的进出均依赖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膜上的糖蛋白具有信息传递的作用,能够将信息分子转移到细胞内发挥作用D.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答案】D二、非选择题11.下图1表示小肠上皮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膜蛋白的功能。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细胞可执行多种功能,在执行各种不同功能的过程中,有的具有高度的专一性。

从膜的成分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胞通过膜蛋白A以________方式吸收Na+等,该过程要消耗由图1中的________(细胞器)产生的ATP,如果要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该结构,可使用________染液染色观察。

(3)细胞膜表面还存在水解二糖的膜蛋白D,说明膜蛋白还具有________功能。

(4)图1中的膜蛋白C属于图2中的______________。

【答案】(1)细胞膜蛋白质不同(或膜蛋白结构不同)(2)主动运输线粒体健那绿(3)生物催化(或催化)(4)受体12.现有人的成熟红细胞、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蛙的红细胞、鸡肝研磨液等生物材料及相关用具,请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实验设计并分析有关问题。

(1)为获得纯净的细胞膜,应选取上述材料中的________做实验。

选用该材料的原因是它______________。

(2)将选取的上述材料放入________中,由于________作用,一段时间后细胞将破裂。

(3)科学家将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提取出来,铺在空气—水界面上成单分子层,测得磷脂单分子层面积为S,那么该细胞膜的表面积约为________。

(4)通过有关方法,测得多种膜的化学成分如表所示:上表数据显示,细胞膜与细胞器膜在化学物质组成上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

(5)有人发现,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均垂直排列于膜表面。

当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时,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有75%排列不整齐,细胞膜厚度变小,而膜的表面积扩大,膜对离子和分子的通透性提高。

对上述实验现象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生物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请根据以下材料设计实验,验证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材料:红玫瑰、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蒸馏水、培养皿、量筒。

实验步骤: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人的成熟红细胞除细胞膜外无其他膜结构(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2)蒸馏水(清水)渗透(3)S/2(4)主要由蛋白质和脂质组成细胞器膜上蛋白质含量较高,脂质含量较低(蛋白质和脂质的比例不同或细胞膜都含糖类,而细胞器膜不含糖类)(5)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是可以运动的,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6)①取适量的红玫瑰花瓣,均分为两部分,分别加入培养皿中,编号为A、B②A组加入适量的蒸馏水,B组加入等量的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③观察A、B两组花瓣的颜色变化及溶液的颜色变化13.科学家在研究Na+、K+运输时,发现细胞膜上某种载体蛋白——Na+/K+泵(也称为Na+/K+­ATPase),并推测Na+、K+进出细胞需通过Na+/K+­ATPase。

为验证这一结论,某生物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1)实验原理:用一定方法提取膜上的Na+/K+­ATPase,并将其加入到不含蛋白质的脂质微球体中,测定溶液和微球体内Na+、K+浓度变化,如下图所示。

(2)实验材料:细胞膜、磷脂双分子构成的内含Na+、K+的球状体,分离纯化的Na+/K+­ATPase,含有Na+/K+­ATPase 的细胞,Na+、K+溶液等(供选择使用)。

(3)实验方案:取三只培养皿,分别加入等量Na+、K+溶液,放入含有Na+/K+­ATPase的脂球体,一段时间后测定脂球体和培养皿中Na+、K+溶液浓度变化,发现脂球体内K+浓度增大,培养皿中Na+浓度增大。

(4)实验结论:Na+、K+通过Na+/K+­ATPase进出细胞。

请找出上述实验过程的不合理之处,并加以改正。

【答案】根据对照原则,该实验方案未设置对照组实验。

未验证没有Na+/K+­ATPase时,细胞能否运输Na+、K+。

14.外泌体是细胞分泌的一种微小囊泡,其中可含有蛋白质、mRNA、DNA片段等生物活性物质。

科研人员对外泌体在乳腺癌细胞间耐药信息的传递方式进行了相关研究:(1)获得乳腺癌细胞阿霉素耐药株MA,并提取其外泌体AE,将AE与乳腺癌细胞阿霉素敏感株M共培养12h,测定阿霉素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

①可利用____________技术示踪AE的去向。

②AE可以被M细胞摄取,此过程依赖于____________。

③比较三组实验结果,初步说明_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多耐药基因(MDR)表达产物是P-gp,该蛋白有ATP依赖性载体蛋白活性,可将药物(阿霉素)通过____________方式转运至细胞外,使细胞具有耐药性。

(3)检测发现M+AE共培养后的M株P-gp表达量提高,为探究其原因,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如图2和图3所示。

已知P-gp半衰期(降解50%所需要的时间)约为14~17h。

实验结果否定了外泌体仅通过携带P-gp 的方式传递耐药信息,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

推测可能的其他方式是____________。

(4)下列关于外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可参与细胞间通讯B.可实现基因跨细胞表达C.可望成为药物载体D.不能存在于细胞内液中【答案】(1)荧光标记(同位素示踪)细胞膜的流动性A可向M传递耐药信息,一定程度提高了M细胞对阿霉素的耐药性(2)主动运输(3)P-gp半衰期为14~17h,72h时AE携带的P-gp几乎完全降解,但M+AE组的P-gp仍显著高于M组外泌体通过携带MDR的mRNA的方式传递耐药信息(4)ABC15.为探究植物细胞膜的透性,某同学以红甜菜根(液泡中含有花青素)进行下列实验:实验步骤:①用切片机将红甜菜根切成厚薄一致,大小相同的切片,然后将切片放在不同温度的蒸馏水中处理1分钟后取出。

②再将切片放在10℃蒸馏水中浸泡1小时而获得不同的切片浸出液。

③测量这些溶液的吸光度(吸光度与溶液中花青素浓度成正相关),结果如图。

请回答以下问题:(1)上述实验步骤①中,放在不同温度的蒸馏水中的各组切片要求_______。

(2)根据上图中的曲线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

(3)科学家进一步研究后发现物质A也能促进细胞膜上运载花青素的载体的活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