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传染病及卫生防疫措施11.1.1突发卫生防疫事件:流行性传染性疾病、食物中毒和煤气中毒、中暑等。
11.1.2工作原则·预防为主:在工程施工现场区域内宣传普及公共卫生防疫知识,增强防治、防护和应变能力,提高全体员工对突发事件的防范意识,加强日常检查,一旦发现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切断传播途径,使突发事件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围。
·分部负责:卫生防疫工作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分部管理,各分部及专业施工单位对辖区内卫生防疫工作负总责。
总承包部对辖区内的卫生防疫工作进行统一指挥调度。
·快速反应:各分部应建立应急领导小组,增强应急处理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生情况,立即启动分部应急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以“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为原则,快速控制疫情扩散,积极救治病人,控制续发病例;对突发的重伤员要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以救死扶伤,最大限度的减少亡人。
2组织机构及职责2.1总承包部成立卫生防疫应急小组,各专业、劳务分包单位的主管经理、安全员、工长、护卫队全体队员等参加。
医务室设在办公室。
应急小组职责:·贯彻政府和上级有关卫生防疫工作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制定现场卫生防疫、人员救护工作的规章制度和预案,明确各分部成员和相关部门职责;·检查督促各分部履行职责情况,收集、整理、分析、传递、发布有关信息;·组织卫生防疫常识的宣传教育和监督检查,纠正不卫生行为,排除隐患,研究解决卫生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事件发生时负责组织分部业务人员实施救护工作;·负责事件期间上级机关、新闻媒体的接待工作;·组织评比、表彰卫生防疫先进单位和个人;· 协助卫生防疫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对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
2.2下设机构和职责2.2.1应急小组办公室职责:在上级业务部门的领导下,领导和指挥全辖区内的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日常工作;统一指挥疾病防疫人员和应急救护分队;协调有关部门与医务人员配合开展工作;适时调集和安排医务人员、药物、器械、车辆等资源保障工作;突发事件发生时及时向上级通报事态发展和处理进展工作。
2.2.2总承包部设医务室,配备相应的急救药品和急救器材(急救盒、2%红汞、75%消毒酒精、碘酒、创可贴、急救箱、担架、氧气袋、止血袋、绷带、体温表、消毒纱布、消毒棉球、胶布、血压计等)。
医务室职责:·负责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并组织实施,执行卫生防疫、人员救护工作的规章制度。
·负责组织各分部及专业分包单位管理人员,对员工进行防疫常识和急救常识的教育与培训。
组织对应急救护队进行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和演练。
·组织突发事件的紧急抢救,协助卫生防疫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
2.2.3各分部及专业施工单位成立相应的应急组织,负责对单位卫生防疫工作的管理与监督检查。
其职责:·对本辖区内的卫生防疫和人员救护工作负总责;·根据本预案制定本分部具体的卫生防疫、救护工作应急措施;·向职工进行卫生防疫常识的宣传教育,做好自我防范与保护;·发生突发事件时,根据总承包的部署及时启动辖区内的应急预案;·组织协调、督促检查辖区内各部门,各单位落实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情况;·制定卫生防疫和人员救护应急救护队的技能培训计划。
适时组织对应急救护队的培训和演练;·定期对办公区、民工生活区、食堂等公共卫生组织检查,纠正不卫生行为,排除隐患,研究解决卫生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负责维持事发现场正常工作秩序,协助卫生防疫部门进行调查与处理,对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
2.2.3各分部及专业施工单位应根据本单位参施人员2--5%的比例组织应急救护队。
应急救护队由队长、副队长和队员组成。
下设报告接待组、监控组、救护组、信息组、后勤保障组、事故处理组等。
应急救护队各组职能分工如下:报告接待组承担应急救护队办公室的职能。
负责分部各部门、分部间、分部与总承包的组织协调工作;负责传达总承包部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指示及分部应急指挥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任务;负责向急救中心、就近医院报告,同时迎接救护车,给救护车引路,并向上级领导汇报,做好上级机关和新闻媒体的接待工作。
监控组配合卫生专业部门对防控措施落实,对防疫点、食堂、厕所、宿舍及施工人员的活动场所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同时负责对事件现场的警戒,划出警戒区域,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事件现场;负责疏导交通、以及围观人员的疏散和外围警卫,保证救护车的畅通,同时维护现场秩序,确保救护工作顺利进行。
救护组负责人根据事件性质及特点,果断确定临时救护方案。
救护组成员根据救护方案负责对病员进行现场急救,医务人员到现场后,协助医务人员进行紧急救护工作。
按照重者先送的原则,将病员送往医院救治。
有疫情发生时负责对防疫区域内的病员隔离、消毒工作,负责配合防疫部门对疫情的监测。
信息组负责实时收集疫情的各种信息来源,掌握疫情状况,为医护人员提出救治工作的建议;负责为卫生防疫、救护领导小组及专业防疫部门进行综合分析及趋势预测,编写有关报告提供现场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第一手依据;负责对施工人员进一步开展防病知识和卫生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发挥舆论引导,搞好动员工作。
后勤保障组负责收集、统计、评估防疫、救护工作中所需物资准备工作;保证充足的物资供应和及时供给调运工作。
事故处理组协助卫生防疫部门调查和处理事件,对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
3响应程序3.1制定突发卫生防疫事件报告程序3.2制定突发卫生防疫事件处理程序流程图3.3对外信息发布除按突发卫生防疫事件报告程序报告外,现场任何人不得通过其它渠道向外界发布有关信息。
3.4后期处置突发卫生防疫事件处理程序流程图3.4.1善后处理善后处理组负责接待患病人员家属,妥善安排食宿,做好病人和家属思想工作,减轻心理负担。
安排好痊愈人员的复岗就业工作。
3.4.2调查和总结突发事件应急救护工作结束后,工程总承包部应当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认真进行总结、分析,吸取事故教训,及时进行整改,并按照下列条款规定对有关单位和人员进行奖惩。
对在突发事件的救护、指挥、后勤保障、信息报送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分部单位和个人,可以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对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迟报、漏报、瞒报、误报信息,造成重大损失或影响的人员,或在处理突发事件中玩忽职守,不听从指挥,不认真负责,或临阵逃脱的人员,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由司法机关,按法律程序追究刑事责任。
4应急措施4.1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各级卫生防疫、人员救护应急领导组织,即为相应的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各分部卫生防疫处理小组必须服从总承包部应急小组的统一指挥和调动,即刻启动各自的应急措施。
4.2各分部及专业分包单位应当密切关注疫情及人员救护信息,同时施工现场由护卫中队实行封闭式管理。
对工地与住地分开的,要建立安全通道,实行24小时运转监控。
对施工现场、民工宿舍、食堂、厕所要定期消毒。
各分部及专业分包单位不得擅自停工和遣散劳务人员。
4.3 若发现防疫工作有扩大和蔓延趋势时,由总承包部应急小组决定,可采取下列紧急措施:·限制或停止疫源地的人群聚集的活动;·(疫源地)停止施工,停止会议、住宿等;·临时调用房屋、交通工具;·控制可能被污染的饮用水源;·控制可能被污染的熟食、半成品食物及餐具;·协助医疗机构做好垂危病人的运送和救治工作;·协助医疗机构对现场周围接触者,视情况采取疏散、个人预防、医学巡视及观察等措施。
4.4发生疫情的处理方法:·加强健康教育。
在疫点区域内开展饮水、饮食卫生、粪便管理、污水排放、垃圾处理等卫生防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及指导,加强工作人员和群众个人防护,保护健康人群。
·传染病爆发、流行时,除采取隔离治疗病人、带菌者外,并划定重点疫点,对发生防疫点、区的环境、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随时消毒工作。
·开展除害工作,消灭鼠、蚤、蝇、蚊等病媒体。
·对疫源地,立即组织力量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由办公室向总承包部卫生防疫、救护工作领导小组通报事态发展和处理进展工作。
4.5施工现场意外伤害急救原则:·遇到意外伤害发生时,不要惊慌失措,要保持镇静,并设法维持好现场的秩序;·在周围环境不危及生命条件下,一般不要轻易随便搬动伤员;·暂不要给伤病员喝任何饮料和进食;·发生意外,而现场无人时,应向周围大声呼救,请求来人帮助不要单独留下伤病员无人照管;·根据伤情对病员边分类边抢救,处理的原则是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近后远;·对呼吸困难、窒息和心跳停止的伤病员,从速置头于后仰位、托起下颌、使呼吸道畅通,同时施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等复苏操作,原地抢救;·对伤情稳定,估计转运途中不会加重伤情的伤病员,迅速组织人力,利用各种交通工具分别转运到附近的医疗单位急救;·遇到严重事故、灾害或中毒时,除急救呼叫外,还应立即向有关政府相关部门报告;·现场抢救一切行动必须服从有关领导的统一指挥,不可各自为政。
4.6现场常见意外伤害急救处理方法4.6.1休克的急救方法:·尽可能少搬动或扰动病人,松懈病人衣扣,让病人平卧,头侧向一方(如心源性休克伴心力衰竭者,则应取半卧位),有严重休克的,头部放低,脚抬高;但头部受伤、呼吸困难或肺水肿者可稍微提高床头;注意保暖,但勿过热,有时可给热饮料如浓茶或姜汤一杯;有条件的可吸氧。
针刺人中、十宣穴,或加刺内关、足三里。
密切观察心率、呼吸、神志改变,并作详细记录;·出血时,应立即止血;·送医院抢救。
4.6.2中暑的急救方法:·将病人搬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平卧(头部不要垫高),解开衣领;·用浸湿的冷毛巾敷在头部,并快速扇风;·用冰块或冰棒敷其头部、腋下和大腿腹股沟处;·用井水或凉水反复擦身、扇风进行降温。
4.6.3触电的急救方法:·立即切断电源。
用干燥的木棒、竹杆等绝缘工具,将电线挑开。
挑开的电线应放置妥当,以免别人再触电。
·人工呼吸。
伤员被救以后,应当迅速观察其呼吸、心跳情况。
如发现伤员呼吸已停止,应立即将其移至通风安全的地方,使其平卧在地下,松开衣领和裤带,进行长时间的人工呼吸,最好是口对口人工呼吸。
·胸外心脏按压。
发现伤员心音微弱或。
心跳停止。
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并坚持到心跳恢复或心脏停止4小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