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授课教案1-2
授课内容
分析化学概论
教学目的
会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将分析化学分成许多不同的类别;懂得物质分析的一般程序;了解分析化学的目的、任务和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分析方法的分类和定量分析的一般程序
教学方法
讲授为主
参考书及教具
《分析化学》,武汉大学编,第四版等
复习提问
简述普通化学中所学过的四大平衡,引入分析化学的概念
复习提问
1、简述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2、简述定量分析方法分类的依据和方法;3、简述定量分析的一般过程。
新
课
内
容
提
纲
3.1、定量分析误差的来源及误差的表示方法
3.1.1误差的来源和分类
1.系统误差:系统误差又称可测误差,是由某些固定的原因所造成的。具有单向性和重复性。产生系统误差的原因主要有:
(1)方法误差
用以表示分析结果精密度的参数:偏差、标准偏差、相差( )及极差(R)。
3.1.4准确度和精密度的关系:精密度好,准确度不一定高,但准确度高,要求精密度一定好。
3.2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
3.2.1正态分布
随机误差的分布规律性:单峰性、对称性和有界性。
3.2.2随机误差的区间概率
课外作业
1、误差可以分为几类各有何特点2、准确度与精密度有何区别其“度”各用何表示
教材
《分析化学》,华东理工大学等编,第五版,2003年
授课内容
1、定量分析误差的来源及表示方法;2、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定量分析中误差的来源、分类及与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
误差的分类、特性,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区别、联系与表示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为主
参考书及教具
《分析化学》,武汉大学编,第四版等1.3.5计 Nhomakorabea分析结果
课外作业
掌握分析化学的任务、分类及分析过程
教学部审阅:年月日院系审阅:年月日
分析化学授课教案2
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分析化学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
刘晓庚
授课日期
2006.3.8,周二:1、2节/2006.3.8,周三:3、4节
授课班级
食品科学与工程2005级1~2班,食品质量与安全2005级1~2班
(2)仪器和试剂误差
(3)操作误差
2.随机误差:随机误差又称偶然误差,它是由一些难以控制的、随机的、偶然的原因造成的。
3.1.2准确度与误差
分析结果的准确度是指测定值(x)与真实值(xT)之间的符合程度。误差的大小是衡量准确度的尺度。
3.1.3精密度与偏差:精密度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各次平行测定结果之间相互接近的程度。
3、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规律是何含义
教学部审阅:年月日院系审阅:年月日
分析化学授课教案 1-2
分析化学授课教案1
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应用化学系分析化学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
刘晓庚
授课日期
2006.3.8,周二:1、2节/2006.3.8,周三:3、4节
授课班级
食品科学与工程2005级1~2班,食品质量与安全2005级1~2班
教材
《分析化学》,华东理工大学等编,第五版,2003年
(3)气体分析法在一定温度,一定压力下,依据反应中产生气体或气体试样在反应前后体积的变化来测定待测组分的含量。
2.仪器分析法
2.1光学分析法:紫外可见、红外光度、原子吸收光度、发射光谱、火焰光度、荧光等。
2.2电化学分析法:电位分析法、电导分析法、电解分析法、库仑分析法等。
2.3色谱分析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等。
2.4其他仪器分析法:质谱、核磁共振、电子探针和离子探针微区分析法、放射分析法、差热分析法、光声光谱分析法以及各种联用技术分析等。
1.2.5例行分析、快速分析和仲裁分析
1.3分析的过程
1.3.1试样的采取和制备
1.3.2试样的称取和分解
1.溶解分解法
2.熔融分解法
1.3.3干扰组分的处理
1.3.4测定方法的选择
新
课
内
容
提
纲
1.1分析化学的任务、作用及发展趋势
1.2分析方法的分类
1.2.1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
1.2.2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
1.2.3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和微量分析
1.2.4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
1.化学分析
(1)重量分析法
(2)滴定分析法:酸碱滴定法、沉淀滴定法、配位滴定法和氧化还原滴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