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足球比赛中进球特征的综述

对足球比赛中进球特征的综述

对足球比赛中进球特征的综述
摘要随着世界足球的相互交流与融合,球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对抗越来越激烈,特别是攻防转换速度的加快,是现代足球技战术发展的重要方向,而射门进球得分是攻防的焦点,这一矛盾的焦点将永远是世界性的难题。

关键词足球;进球特征;进球方式
一、前言
当今,为了发现足球比赛进球所具有的共性规律,成了各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体育核心类刊物(1999-2012年)和《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共查阅与足球赛相关的论文180余篇,与足球比赛中进球特征分析相关的论文20余篇。

其中,有针对某一届世界杯或者某一届欧洲杯比赛进行研究的论文,有对连续几届世界杯或欧洲杯比赛进行比较研究的论文,也有对世界杯和欧洲杯进行综合性比较研究的论文。

综述有关文献,总结并分析足球比赛中进球特征的原因和规律。

二、常规进球特征统计指标
1.进球时间
研究者多数以上下半场或15分钟为时间段划分比赛。

赵中跃等人认为,高峰出现在最后15分钟,受体能下降影响,导致防守出现漏洞,是主要原因。

受比分和体能下降,负队全力反击,胜队保持领先局面,攻守平衡打破。

2.进球的区域
有两种划分场区的方法,一种是以横向划分,另一种是以纵向结合横向划分。

笔者总结归纳研究者的结果显示:罚球区,特别是罚球区的正面地区是进球的主要区域,该区域射门效果好,进球率高;而罚球区外的中路和边路地区远射次数虽然多,但进球率低。

3.进球前传球次数
关于进球前传球次数的统计指标在文献中很有限,但得出的结果较统一。

林力斌的研究结果显示:前、中、后各场区5次以下(含5次)以下传球数明显超过6次及以上传球次数,呈现有后向前的差异愈明显的场区运用特征。

和英国足球专家休斯先生所著《足球获得胜公式》的统计结论相同。

说明了快速直接战术打法为当代足球运动在比赛进攻得分的主要技术战术思想。

比赛中5次以下(包含5次在内)传球后进球,在进攻前场的发动最多,中、后场则明显地减少。

每场比赛发动进攻区域接近对方后场,传球次数也越来越少,进攻射门用时也越来越少,进球机会也越来越多。

由此说明,进攻中的配合越简练越有成效,越能赢得进攻的最佳时机。

三、有关进球方式的研究
1.突破
突破属个人战术,破密集防守、创造射门机会都具有实际的意义。

李军在其文章中将突破归类于次要战术手段,次要战术手段是主要战术手段(中路传切、反击、远射、斜长传)的辅助和补充,从而构成了多样化战术手段。

研究者统计数据表明,突破射门进球不是最主要的的进球手段。

在对某届比赛或某几届比赛的统计分析来看最少时只占总进球数的4.1%,最多时不足25%。

但各学者认为突破不仅仅是体现球星价值和作用最直接的表现,更重要的是个人进攻、射门进球和破密集防守的主要手段,占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同时魏润涛研究结果表明娴熟个人技术对整个比赛结果的影响越来越重要。

2.定位球
当今足球比赛中,大约1/3的进球来自于定位球。

定位球已经成为了决定比赛胜负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势均力敌的比赛中,关键性进球常常是定位球。

充足的准备时间,9.15米范围内没有对手,进攻队员在预设位置上进攻等,都是定位球的特定优势。

朱小平研究表明定位球得分比例有逐年上升趋势。

因此,许多球队都十分重视定位球的防守和进攻。

赵宗跃等人认为,定位球作用突出,无论是运动战还是阵地战,在无法突破对手防线的情况下,定位球战术已成为得分和破密集防守的重要手段。

3.中、边路进攻
多数学者的研究显示,中路进攻是主要进攻形式,其次是边路进攻,但边、中路进球比例正逐渐缩小。

这是由于中路防守人员密集加之现代足球比赛中个人和整体实力的提高,各队都加强对中场的控制权。

所以,单纯地依靠中路进攻得分越来越困难,只有将边路进攻和中路进攻相结合,才能收到1+1>2的效果。

李军等认为,创造破门机会的进攻路线主要在中路。

随着攻击点的增加,进球路线有边路、中路持平的趋势。

而李平则认为,中路的防守密集,进攻队员的活动空间狭小,迫使各队进攻采用边路传中战术,这也验证了足球进攻原则之一:制造宽度。

4.转移进攻
转移进攻是指由一个区域转向另一个区域的进攻配合。

目前所查阅的文献对转移进攻的研究非常有限,还没有引起研究者的重视,而金勇伟调查结果显示,转移进攻是各队主要进攻战术之一,球队运用转移进攻战术,是为了充分利用球场空间,以达到突破对方防线的目的。

转移进攻战术是一种相对灵活的战术,进攻时有中路转边路、边路转中路、两个边路相互转移以及边路中路边路间多次的转移,球可以从防守队员密集的区域转移至防守队员少的区域,有利于突破对方防线。

5.斜传禁区进攻
在查阅的文献中,多数的研究者将斜传禁区的进攻战术归类于边路进攻或外围冲吊。

只有李军在其文章中有所阐述,他认为,这种战术使用起来简单、快速,可直接越过对方的最后一道防线将球传到门前,制造射门机会。

宽广的运动视野,精准的传球落点,合理的接、停球技术以及完成接、停球技术后的第2动作效果,决定着斜传进攻战术的效果。

6.阵地进攻
在袁峰的研究中有统计,占某届杯赛总进球的54.55%,未加以分析评述。

参考文献:
[1]赵宗跃.2006年世界杯足球赛进球统计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10).
[2]张晓春,刘建平.第16届世界杯足球赛进球情况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
[3]林力斌.第16—18届世界杯足球决赛的进球特征[J].体育科学研究,2009,(0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