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友爱——09金山
友爱与自爱(坏人篇 友爱与自爱 坏人篇) 坏人篇
• 坏人基本上都不具有上述那些特征,也不团结 坏人基本上都不具有上述那些特征, 他们总想多得好处,少出力气, ,他们总想多得好处,少出力气,因为他们不 这样做,共同的利益就会被毁灭, 这样做,共同的利益就会被毁灭,导致出现争 端 • 坏人由于没有可爱之处,甚至对他们自身都不 坏人由于没有可爱之处, 友善。如果这种情形极其可悲的, 友善。如果这种情形极其可悲的,我们应当努 力戒除邪恶,并使自己行为公道,这样, 力戒除邪恶,并使自己行为公道,这样,我们 才能对我们自身友好, 才能对我们自身友好,也才能与其他人做朋友
论友爱
亚里士多德
两种自爱
•若自爱是使自己多得钱财、荣誉和肉 若自爱是使自己多得钱财、 体快乐,则不应当。 体快乐,则不应当。 •若是指自爱中最高贵的那部分,是应 若是指自爱中最高贵的那部分,
当。
好人定是自爱者, 必定不是一个自爱者。 好人定是自爱者,而坏人则 必定不是一个自爱者。
一个人是否应当自爱? 一个人是否应当自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论友爱 亚里士多德
生活中因为存在着不相似的友 爱状况。所以,需要公正,需 事先由接受者确定回报的数额, 以达公正。 ——CC名言
友爱与自爱
友爱的特点:(这种特征存在于一个公道的人同 友爱的特点:(这种特征存在于一个公道的人同 :( 他自身的关心中) 他自身的关心中) • 公道的人身心一致,全身心地追求同一事物。 公道的人身心一致,全身心地追求同一事物。 • 他希望他自身 他希望他自身——尤其是思考的部分 尤其是思考的部分——活着 尤其是思考的部分 活着 并得到保全,因为存在对好人来说是善。 并得到保全,因为存在对好人来说是善。 • 他希望与他自身一起生活,因为他自身使他快 他希望与他自身一起生活, 乐。 • 他同他自身的悲欢与共。因为,同一些事物同 他同他自身的悲欢与共。因为, 而不是不同事物不同时——使他感受到 时——而不是不同事物不同时 而不是不同事物不同时 使他感受到 痛苦与快乐
友
爱
《尼各马可伦理学》看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观 尼各马可伦理学》
• 《尼各马可伦理学》是西方伦理学史上的第一部伦理 尼各马可伦理学》 学专著, 学专著,亚里士多德在此书中着重阐述了他关于友爱 的看法。 的看法。 • 亚里士多德认为友爱不仅仅是某种德性,也是生活中 亚里士多德认为友爱不仅仅是某种德性, 最必需的东西。友爱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类型, 最必需的东西。友爱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类型,即善的 友爱、令人愉悦的友爱和有用的友爱; 友爱、令人愉悦的友爱和有用的友爱;友爱是联系城 邦的纽带。 邦的纽带。 • 亚里士多德关于友爱的思想是西方近现代伦理思想的 主要渊源和重要内容之一, 主要渊源和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我国新时期的道德建 设和社会发展也有一定的启示和价值
论友爱
亚里士多德
真正的好朋友 • 他们爱朋友是因其自身,而不是由于偶 他们爱朋友是因其自身, 所以, 性。所以,这样的友爱只要他们还是好 人就一直保持着, 人就一直保持着,而德性则是一种持久 的品质。 的品质。 • 他们每个人都既在总体上是好人,又相 他们每个人都既在总体上是好人, 对于他的朋友是好人, 对于他的朋友是好人,因为好人既是总 体上好又互相有用。 体上好又互相有用。他们每个人也在这 两种意义上令朋友愉悦。 两种意义上令朋友愉悦。 这样的友爱是自然的也是持久的。 这样的友爱是自然的也是持久的。
论友爱
亚里士多德
可思可悟
对于所谓的好人必定自爱,坏人必定不自爱, 对于所谓的好人必定自爱,坏人必定不自爱, 这种说法太过于绝对。 这种说法太过于绝对。因为刚刚所说有两种自 爱者,既可以在物质上,也可以在精神层面, 爱者,既可以在物质上,也可以在精神层面, 因此,这个对于好人、 因此,这个对于好人、坏人的自爱者的判定过 于矛盾。 于矛盾。
论友爱 亚里士多德
道德和感情的意义(难题) 道德和感情的意义(难题)
• 任何两个人都可以是朋友,还是坏人和坏人不 任何两个人都可以是朋友, 能成为朋友。 能成为朋友。 • 友爱只有一种,还是有几种不同的友爱。 友爱只有一种,还是有几种不同的友爱。
为什么说友爱是生活最必须的东西之一? 为什么说友爱是生活最必须的东西之一?
友爱不仅是必要的, 友爱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 高尚的。 高尚的。因为 ,即使享有所有其他 的善, 的善,也没有人愿意过没有朋友的 生活。 生活。
论友爱
亚里士多德
三种可爱的事物 善的事物
令人愉悦的事物
有用的事物
论友爱
亚里士多德
三种友爱
• 善的友爱 • 有用的友爱 • 令人愉悦的友爱
三种友爱
ق亚里士多德说:“有用的友爱和令人愉悦的友
论
友爱方面的意见与难题 三种可爱的事物 三种友爱 友爱中的相似性 友爱品质和友爱活动 友爱的`数量方面 友爱的 数量方面 不平等的友爱 友爱中的爱与 爱 友爱 公正与 同性 的友爱 平等的友爱中的 与公 正 • 不平等的友爱中的 与 公正 • • • • • • • • • • • 不相似的友爱中的公正 不同回报责任的冲突 友爱的终止 友爱与自爱 友爱与善意 友爱与团结 施惠者更爱受惠者的原因 种自爱 的 惁总悹 友的原 因 • 友总 量的原因 • 中的 友与 中的 友 • 同 活 友爱的意惴 • • • • • • • • •
所以,友愛很重要,請 所以,友愛很重要,
论友爱
亚里士多德
论友爱
亚里士多德
名人对友爱的看法
• 真正的爱就是要把疯狂或是近于淫荡的东西赶得远远 的。 ——柏拉图 ——柏拉图 • 不要靠馈赠来获得一个朋友。你必须贡献等你挚情的 不要靠馈赠来获得一个朋友。 学习怎样用正当的方法来赢得一个人的心。 爱,学习怎样用正当的方法来赢得一个人的心。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 • 羽毛相同的鸟,自会聚在一起。 羽毛相同的鸟,自会聚在一起。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
论友爱
亚里士多德
这两种友爱是偶性的, 这两种友爱是偶性的,且容易破裂
• 首先,因为那个朋友不是因他自身之故,而是因能提供某 首先,因为那个朋友不是因他自身之故, 种好处或快乐, 所以,一旦哪一方有所变化, 种好处或快乐,才被爱 的。所以,一旦哪一方有所变化, 这样 的友爱就容易破裂 • 其次,如果相互之间不再使人愉悦或者有用,他们也就不 其次,如果相互之间不再使人愉悦或者有用, 再互爱。而且,有用不是一种持久的性质, 再互爱。而且,有用不是一种持久的性质,它随时间 的迁 移而变化。因此, 的原因的消逝, 移而变化。因此,随着友爱 的原因的消逝,友爱本身也就 随之解体。 随之解体。 注释: 的友爱似乎最常见于老年人, 注释:有用 的友爱似乎最常见于老年人,而年轻人之间的 友爱似乎是以快乐为原因的。 友爱似乎是以快乐为原因的。
————小可语录 ————小可语录
總 結
• 人與人之間需要友愛。沒有友愛的生活好比魚兒離開 人與人之間需要友愛。 了水,空氣中沒有氧氣。同樣, 了水,空氣中沒有氧氣。同樣,友愛還是把城邦聯繫 起來的紐帶。一種城邦里充滿了友愛的氣息, 起來的紐帶。一種城邦里充滿了友愛的氣息,這意味 著這個城邦團結。而這正是領導者欲加強之的。 著這個城邦團結。而這正是領導者欲加強之的。
论友爱
亚里士多德
友爱与自爱(朋友篇 友爱与自爱 朋友篇) 朋友篇
由于公道的人同他自身的关系具有上述特点, 由于公道的人同他自身的关系具有上述特点, 并且他怎么对待自身便是怎么对待朋友, 并且他怎么对待自身便是怎么对待朋友,所以 友爱便被说成是具有其中的这种或是那种特点 具有他们的人便被称为朋友。 具有他们的人便被称为朋友。
论友爱 亚里士多德
不相似友爱中的公正
• 不相似的友爱:指因为对方是不同的原因而发生的友 不相似的友爱: 。(即双方提供不同的东西 即双方提供不同的东西, 爱。(即双方提供不同的东西,并为得到不同的东西 而发生的友爱。) ,而发生的友爱。)
我们去游乐场,我们是为了快乐而去的, 我们去游乐场,我们是为了快乐而去的,游乐场是为 了经济利益而招待我们的。我们的目的不同, 了经济利益而招待我们的。我们的目的不同,但却互 相有了关系,我们之间的友爱就是不相似的友爱。 相有了关系,我们之间的友爱就是不相似的友爱。
论友爱
亚里士多德
可思可悟
《论友爱》中还提到的另外两种自爱者。 论友爱》中还提到的另外两种自爱者。 • 一种是在物质和利益满足于自身。即不亏待自 一种是在物质和利益满足于自身。 己,也可以说一定限度内 是一种想吃啥就吃 想有什么就有什么, 啥,想有什么就有什么,满足自身物质上的欲 不会因为某种因素而抑制自己。 求,不会因为某种因素而抑制自己。 • 另一种自爱者,即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爱,当然 另一种自爱者,即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爱, 也会在某些行为上进行体现, 也会在某些行为上进行体现,也可以说就是一 种非物质的体现。 种非物质的体现。
论友爱
亚里士多德
索
引
友爱方面的意见与难题 三种可爱的事物 三种友爱 不相似的友爱中的公正 友爱与自爱 两种自爱
总结
友爱方面的意见与难题
• 什么是友爱: 什么是友爱: 友爱是一种德性或包含一种德性 。 而且,它是生活最必须的东西之一 生活最必须的东西之一。 而且,它是生活最必须的东西之一。
• 人们对友爱本身性质的不同意见: 人们对友爱本身性质的不同意见: a、友爱是源于相似性 b、友爱是源于相反性 由此, 由此,我们可以引出道德和感情的意义
爱是偶性的。”
ق这两种友爱是偶性的,而且这样的友爱容易破
裂。
论友爱
亚里士多德
有用的友爱和令人愉悦的友爱是偶性的
• 因有用而互爱 的人不是因为对方自身 的缘故,而是因能 的缘故, 从对方得到好处而爱 的。基于快乐原因 的友爱也是这样 比如说: 。比如说:
人们愿意同机智的人相处,不是因为他的品质, 人们愿意同机智的人相处,不是因为他的品质,而是 因他能带来的快乐。所以, 因他能带来的快乐。所以,那些因有用而爱的人是为 了对自己有好处, 了对自己有好处,那些因快乐而爱的人是为了使自己 愉快。他们爱朋友都不是因朋友是那种人, 愉快。他们爱朋友都不是因朋友是那种人,而是因他 有用或能带来快乐。 有用或能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