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烃和卤代烃第一节脂肪烃教学目标:1、了解烷烃、烯烃和炔烃的组成、结构、通式以及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
2、掌握烷烃、烯烃和炔烃的化学性质。
3、理解并会判断烯烃的顺反异构现象。
4、掌握乙炔的性质和实验室制法。
5、通过学习脂肪烃的性质递变规律,体会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
教学重点:烯烃、炔烃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难点:烯烃的顺反异构。
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一.烷烃复习与引申:1.烷烃――2.试着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推导烷烃的通式:(归纳法、递推法、数列法)3.烷烃的物理性质:(认真观察分析P28表2-1)【递变性】(1)状态的变化:(2)溶沸点的变化:(3)密度的变化:(4)溶解性的特点:(5)〖引申〗含碳量的变化:4.烷烃的化学性质【相似性】(1)取代反应(特征性质)写出乙烷与溴单质生成溴乙烷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烷烃取代反应的共同特征有:(2)燃烧:用通式表示烷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往往燃烧越来越不充分,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
(3)高温分解反应:甲烷高温下可分解成碳和氢气;长链烷烃高温下可分解成短链烷烃和烯烃,这在石油化工上有很重要的应用,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烯烃复习与引申:1.烯烃――单烯烃:多烯烃:2.单烯烃的通式及组成特点(1)通式推导:(2)组成特点归纳:3.物理性质:【递变性】(1)状态的变化:(2)熔沸点的变化:(3)密度的变化:(4)溶解性的特点:(认真观察分析P28表2-2)4.化学性质:【相似性】(1)燃烧:用通式表示烯烃的燃烧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氧化反应(双键的还原性,特征性质):一个特征反应现象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加成反应(特征性质)①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乙烯通入溴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烯与水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烯与溴化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丙烯与氯化氢反应后,会生成什么产物呢?试着写出反应方程式: 〖引申1〗“马氏加成规则”〖引申2〗共轭二烯烃的不完全加成特点:竞争加成〖引申3〗烯烃的自身无限加成反应――加聚反应观察反应归纳:单烯烃加聚反应的通式是〖引申4〗烯烃的顺反异构体 观察下列两组有机物结构特点:它们都互为同分异构体吗? 归纳:什么是顺反异构?第二课时一.乙炔的分子结构 1.写出乙炔的“四式”:2.乙炔分子结构有什么特点?从结构可以预测乙炔可能有什么化学性质?二.乙炔的实验室制取及其化学性质实验1.乙炔气体的实验室制取原理和哪些气体的制备相同?2.这些气体的制备能否都选用同一实验装置?3.关于乙炔制备的操作:= CH 2 ] n [ —CH 2 —CH 2 — n CH 2 —C —C —HH H HCH 3 CH 3—C —C —HHH HCH 3CH 3第一组C C =HHH 3CCH 3 C C =H HH 3CCH 3第二组(1)概括操作步骤:(2)电石,主要成分是________,通常还含有CaS、Ca3P2等杂质,电石中的这些成分遇水都可以发生水解,因此在制取的乙炔气体中通常会含有_________________等杂质气体,需用____________________加以除去。
4.认真观察实验,填写下表:三.乙炔的化学性质1.乙炔燃烧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甲烷、乙烯燃烧对比,说明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现象?写出乙炔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已知乙炔的加成反应是分步进行的,试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乙炔与氢气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炔与氯化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炔与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题组训练1.CaC2、ZnC2、Al4C3、Mg2C3、Li2C2等同属于离子型碳化物,请通过CaC2制C2H2的反应进行思考,从中得到必要的启示,判断下列反应产物正确的是()A.CaC2水解生成乙烷 B.ZnC2水解生成丙炔C.Al4C3水解生成丙炔D.Li2C2水解生成乙烯2.所有原子都在一条直线上的分子是()A. C2H4B. CO2C. C3H4D. CH43.下列各选项能说明分子式为C4H6的某烃是,而不是的事实是()A.燃烧有浓烟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所在原子不在同一平面上D.与足量溴水反应,生成物中只有2个碳原子上有溴原子第二节芳香烃教学目标:1、了解苯和其他芳香烃的结构和物理性质。
2、掌握苯及其同系物的化学性质。
3、通过学习和比较苯及其同系物的性质,领会有机物分子中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教学重点: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苯的结构与性质1、芳香烃--2、苯的物理性质3、苯的结构苯的分子式为,结构简式为或。
苯分子中12个原子共平面,6个碳原子构成一个正六边形,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
4、苯的化学性质(1)取代反应①苯与溴的反应在有存在时,苯与溴发生反应,苯环上的氢原子被溴原子取代,生成溴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 C —CH2—CH3 CH2=CH CH =CH2②苯的硝化反应苯与和的混合物共热50℃-60℃反应,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硝基取代,生成硝基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苯的加成反应在特定的条件下,苯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苯的氧化反应苯可以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和。
现象为:,说明苯的含碳量很高,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苯(填“能”或“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二、苯的同系物1、苯的同系物是苯环上的氢原子被取代的产物。
其通式为。
①苯的同系物都是芳香烃,但是芳香烃不一定是苯的同系物。
分子里有且只有一个苯环,苯环上的侧链全部为烷烃基的芳香烃才是苯的同系物。
例如:等芳香烃都是苯的同系物,而烃不是苯的同系物。
②通式为CnH2n-6的物质不一定为苯的同系物。
例如:符合通式CnH2n-6,但该烃不是苯的同系物。
2、苯的同系物的同分异构现象书写苯的同系物的同分异构体时,苯环不变,变换取代基的位置及取代基碳链的长短。
例如:C9H12对应的苯的同系物有八种同分异构体。
3、苯的同系物的化学性质①苯不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甲苯、二甲苯等苯的同系物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可利用此性质区分苯和苯的同系物。
②苯的同系物均能燃烧。
现象:火焰明亮、冒浓烟。
(2)苯环上的取代反应甲苯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物共热时,可发生取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维拓展苯与苯的同系物在分子组成、结构和性质上的异同三、芳香烃的来源及其应用1、来源:(1)自1845年到20世纪40年代,________是芳香烃的主要来源。
(2)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通过_________等工艺获得芳香烃。
2、应用:简单的芳香烃是合成炸药、染料、药品、农药、合成材料的重要有机原料。
第三节卤代烃教学目标:1、掌握溴乙烷的主要化学性质,理解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并通过对二者的比较认识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2、了解卤代烃的结构特点、一般通性和用途。
3、了解氟利昂对环境的不良作用,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溴乙烷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溴乙烷发生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基本规律。
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一、卤代烃1、概念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____________取代后所生成的化合物。
2、分类卤代烃3、饱和一元脂肪卤代烃:通式为:。
命名:与烯烃的命名相似。
即:(1)主链的选择:;(2)编号原则:。
4、(复习)卤代烃的同分异构体的写法:(1)先写,与烷烃的同分异构体写法相同;(2)然后再用等效氢的思考方法写出—X的位置异构。
(练习)1、分子式为C3H6Cl2的有机物,发生一元氯代反应后,可生成2种同分异构体,则原C3H6Cl2应是()A、1,3—二氯丙烷B、1,1—二氯丙烷C、1,2—二氯丙烷D、2,2—二氯丙烷(练习)2、2—溴—3,3—二甲基戊烷是由某烃与等物质的量的溴化氢加成制区取的,则原烃是。
5、物理性质常温下,卤代烃中除少数为气体外,大多数为液体或固体。
卤代烃不溶于水,可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某些卤代烃本身就是很好的溶剂。
特别提醒①低级溴代烷密度比水大,而一氯代烷密度比水小。
②常温下呈气态的氯代烷是CH3Cl和C2H5Cl。
二、溴乙烷1、分子结构H H| |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结构式为H —C—C—Br| |H H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官能团为________。
2、物理性质纯净的溴乙烷是____________液体,沸点为38.4℃,密度比水________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等多种有机溶剂。
3、化学性质[科学探究]溴乙烷取代反应的产物探究—C2H5Br与溶液反应混合物中的上层水溶液—AgNO3溶液实验步骤:如图所示—稀HNO3 AgBr实现现象向试管中滴入AgNO3溶液后有________色沉淀生成。
实验结论在试管内的溶液里生成了________沉淀。
溴乙烷在NaOH溶液中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Br-。
注意事项a.当用取代反应后的水溶液进行了Br-检验时,要待试管中溶液分层后再小心吸取上层液体,以免吸到尚未水解的溴乙烷。
b.进行Br-检验时,要先向待检溶液中滴入较多的稀HNO3溶液以中和NaOH。
否则,OH-会干扰Br的检验。
(1)取代反应C2H5Br分子中的C—Br键容易断裂,溴原子易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别提醒①水解的条件:强碱(NaOH或KOH)的水溶液、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