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1扬州市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

2011扬州市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

2011扬州市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8页,共四道大题,35道小题,满分8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2.在答题纸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和姓名。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上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上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上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Cl 35.5Ca 40 Fe 56 Zn 65 Cu 64 Ag 108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A. 0.03%B. 0.94%C. 21%D. 78%2.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食盐水B. 蒸馏水C. 矿泉水D. 石油3. 下列关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发出淡蓝色火焰B. 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C. 发出蓝紫色火焰D. 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4.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A. 质子数B. 中子数C. 核外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5.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A. 二氧化碳B. 甲烷C. 乙醇D. 葡萄糖6. 下列物质中,可作为复合肥料使用的是A. KNO3B. NH4ClC. NH4HCO3D. Ca3(PO4)27. 铁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之一。

铁原子的质子数为26,相对原子质量为56,则铁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 56B. 26C. 30D. 288.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 O2B. H2O2C. SO2D. MnO29. 某同学测定了生活中一些物品的pH,其中显碱性的是A. 西瓜B. 肥皂C. 酱油D. 洁厕灵pH 6 10 5 110. 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A. 2C + O2 2COB. CH4 + O2 CO2 + 2H2OC. Fe2O3 + 3CO === 2Fe +3CO2D. Cu + FeSO4 === CuSO4 + Fe11.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检查装置气密性B. 稀释浓硫酸C. 取用少量液体D. 点燃酒精灯12. 下列反应中,在常温下不能发生的是A. 铝片与氧气B. Zn与CuSO4溶液C. K2CO3溶液与NaCl溶液D. CuSO4溶液与NaOH溶液13. 下列物质长期露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减轻的是A. NaOH固体B. 浓盐酸C. 浓硫酸D. 生石灰1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废弃的生石灰会带来“白色污染”B.羊毛、棉花、蚕丝均属于天然纤维C.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D.缺碘会导致甲状腺肿大,因此应大量摄入碘元素15.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是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改变B.氧气与臭氧(O3)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是由不同的分子构成的C.气体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D.湿衣服变干是因为水分子分解了16. 下列用途中,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A. 乙醇用作酒精灯的燃料B. 碳用于冶金工业C. 硫酸用于处理碱性废水D. 铜丝用于制作导线17. 硫的某种氧化物是工业生产硫酸的中间产物,该氧化物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

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A. SO2B. SO3C. Na2SO4D. H2SO418. 下列物质检验或鉴别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 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B. 闻气味,鉴别氧气和氮气C. 用酚酞溶液检验生石灰是否变质D. 看颜色,鉴别盐酸和NaCl溶液19. 下列分离或除杂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分离铜粉和碳粉:滴加稀硫酸B.除去氯化钠中的氢氧化钠:滴加适量盐酸C.除去氧气中的一氧化碳: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D.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通过碱石灰(主要成分为NaOH和CaO)20.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将a中的NaOH浓溶液挤入盛满CO2气体的b中,打开止水夹。

可能看到的现象是A. c中的水倒吸入导管中B. 导管处有气泡冒出C. 气球胀大D. 无明显现象21. 用下图操作可完成甲、乙两个实验。

甲实验为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乙实验为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②③④⑤A.甲实验的步骤是①④⑤,其中去除杂质的关键一步是蒸发B.甲实验各步操作中的玻璃棒都是用来搅拌的C.乙实验按照②③①的步骤进行操作, 会导致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小D.乙实验中,若①所用烧杯刚刚用清水洗过,会导致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大22.氢氧化铝[Al(OH)3]受热易分解,产生水并吸收热量,故可用作阻燃剂;能与盐酸、NaOH溶液反应,是药物“复方胃舒平”的主要成分之一。

实验室制备Al(OH)3方法为:Al2(SO4)3 + 6NH3•H2O == 2Al(OH)3↓+ 3(NH4)2SO4,通常不选用NaOH。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氢氧化铝的化学性质稳定B.复方胃舒平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C.氢氧化铝可灭火的原因之一是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D.实验室不用NaOH溶液制备Al(OH)3,因为NaOH会与Al(OH)3反应23.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50℃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B.50℃时,把50 g A放入50 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与溶液质量比为1:3C.将5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度20℃时,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C=A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24.已知:氧化铜可以加快过氧化氢溶液产生氧气的速度,二氧化锰与硫酸不发生反应。

某黑色粉末可能由铁粉、炭粉、氧化铜、二氧化锰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固体加入过氧化氢溶液,有大量气泡产生;②继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无气泡产生;③过滤,向滤出的不溶物中再次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又有大量气泡产生。

下列对固体粉末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可能有铁粉B.一定有炭粉C.一定有氧化铜D.一定有二氧化锰25.下列四个实验中,“操作—图像—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 B C D操作分别向相同质量的镁粉、铁粉、锌粉中加入等浓度稀硫酸一定温度下,向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固体向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将一定量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铜粉图像结论三种金属与硫酸反应的剧烈程度:Mg>Zn>Fe 该氢氧化钙溶液已经饱和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全部变质铜与硝酸银发生了化学反应二、填空题(共30分)26. (6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已于2013年1月1日正式施行,右图是某种奶制品的营养成分表。

(1)根据通则规定,标签上必须标示出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的含量值。

人体必需的六大基本营养素中,和水未被规定强制标示。

注:糖类又称碳水化合物(2)奶制品中能够提供能量的有。

(3)奶制品中含有丰富的钙(填“单质”、“原子”或“元素”),儿童每日要摄取足够量的钙,才能避免(填字母序号)。

A. 贫血症B. 佝偻病C. 甲状腺肿大(4)下列是奶制品常用的三种包装。

其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填字母序号),能放入标有的垃圾箱中的是(填字母序号)。

A. 铁罐B. 塑料桶C. 玻璃瓶(主要成分为硅酸盐)27.(5分)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是舌尖上最不可缺少的味道。

下面三幅示意图分别表示不同的化学反应,但生成物中都有氯化钠。

图1 图2 图3(1)图1是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微观示意图。

由图1可知,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填字母序号)有密切的关系。

A. 最外层电子数B. 内层电子数C. 电子层数(2)图2描述了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图中A、B、C处应填入的化学式或离子符号依次为。

(3)图3所示的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填化学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8.(6分)下表列出了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溶解度/g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①②③④⑤20℃100 g水(1)上述溶液中的溶剂是,上述实验过程中得到的溶液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填数字序号),⑤所对应的实验现象是。

(2)实验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的是(填数字序号)。

(3)为了防止水体污染,小组同学提出了如下方案处理实验后的废液:步骤I:将⑤继续冷却至0℃,过滤,共可回收得到KNO3固体g 。

步骤II:向滤液中加入g水稀释,得到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的KNO3稀溶液,将此溶液做为花肥使用。

29.(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做了有关金属的实验,并将实验过程及涉及到的所有物质用如下流程图表示。

(1)铁屑生锈的原因是。

(2)写出过程①中铁锈溶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过程②发生化合反应使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溶液E的溶质一定含有(填化学式)。

(5)除氧化铜粉末外,实验过程所涉及的物质中,一定含有铜元素的有(填字母序号)。

30.(7分)有A、B、C、D、E五种物质,它们由氢、碳、氧、钠、氯、钙中部分元素组成。

其中,C、E由两种元素组成,A、B、D由三种元素组成。

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实验中的每一步均有明显现象。

其中,紫色石蕊溶液遇C溶液变红,C溶液与A、B反应时均产生无色气体,A溶液与D溶液、E溶液反应时均产生白色沉淀。

(1)A溶液遇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则A溶液一定呈性(填“酸”或“中”或“碱”)。

(2)A溶液与D溶液反应时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式是,D的常见用途有(写出一条即可)。

(3)在C溶液与B固体反应后的试管中滴加A溶液,先产生气泡后产生沉淀,则加入A 溶液后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在A溶液与D溶液反应后的试管中加入C溶液,测得反应后的溶液pH 7,则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质除HCl外,还有。

三、实验题(共19分)31.(6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时,所需药品是;收集完氧气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3)实验室用装置B和(填字母序号)制取二氧化碳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用排空气法收集一瓶氧气,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若观察到,说明瓶中已充满氧气。

32.(5分)Y型管是实验改进时经常使用的仪器。

(1)用右图所示装置研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①若在a处放置红磷,在Y型管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②若要研究可燃物燃烧的另一个条件,应在a处加入。

(2)用下图所示装置可以研究二氧化碳的相关性质。

I II①在不打开装置的情况下,将Y型管I向右倾斜,使稀硫酸流入碳酸钠中,再恢复至图示装置的角度,即可产生二氧化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