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外循环术后液体的管理

体外循环术后液体的管理


• 婴幼儿(<3岁或<13Kg) 液体总量的控制:
• 术后第一天 • 术后第二天 • 术后第三天
1-2 ml·kg-1·h-1 1.5-3 ml·kg-1·h-1 1.5-3 ml·kg-1·h-1

一般情况下,婴幼儿术后大约1个月左右心功
能恢复正常
液体总量的管理
• 此数据为参考输液量,包括患者进食后的进水量。 具体输液量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患者进食后, 输液仅仅是为了维持药物输入,入量应以口服为 主要途径。进食后每天的进水量没有严格的标准, 简单易行的办法就是让患者保持微渴状态。在心 功能改善后,才可以逐渐放宽进水量,衡量标准 就是在进水增加后,尿量也随之增加,而不出现
• 根据患者年龄 青年和成年人Hct可稍低,而小儿代谢较 旺盛,老年人红细胞携氧能力降低,转中Hct应稍高
• 根据转流进程 转流初期和低温期Hct可稍低,转流后期 尤其是复温时Hct应提高至0.24以上
• 根据手术时间
㈡ 血液稀释
• ⒊ 血液稀释对机体有很大的影响: ⑴ 血液凝固性 血液稀释使血液中各
体外循环术后液体的管理
体外循环概述
• 体外循环就是应用人工管道将机体大血管 与心肺机连接,从大静脉(或右心)引出静脉 血在体外氧合,再经血泵将氧合血注入动脉 系统,又称为心肺转流(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
体外循环概述
体外循环概述
• 体外循环中要使用预充液,并涉及血 液稀释的问题,这些问题与术后液体 的管理密切相关。
术后液体的管理
• 入液的管理:液体总量的管理 速度的管理 液路的管理
• 出液的管理: 尿液的管理 引流液的管理
液体总量的管理
• 术后早期,宜用5%的葡萄糖溶液维持体液需要。 高渗溶液易引起高血糖和利尿,影响血钾浓度。 一般不给生理盐水,或含有0.1%氯化钠的5%糖盐 溶液。
液体总量的管理

为了预防心力衰竭和肺水肿,体外循环直视
㈡ 血液稀释
• 体外循环术后液体的控制与体外循环术中 血液稀释有很大的关系。
㈡ 血液稀释
• ⒈ 血液稀释:体外循环时大量外源性液 体进入血管内,或某种原因使组织间液转 移进入血管内,使血容量升高,而Hct及血 红蛋白(Hb)浓度降低,这种现象称为血 液稀释。
㈡ 血液稀释
血液稀释的程度与血容量、预充液总量及预充液 的成分有关。
㈠ 预充液
• 体外循环转流前,预先要用一定量的液体将人工 肺、动脉微栓过滤器及使它们相互连接的所有管 道、接头充盈,这个过程叫预充;预充的液体统 称为预充液。所需要的液体的量为预充液量,预 充液量取决于患者的血容量、术前血细胞比容 (Hct)及预计Hct。
㈠ 预充液
晶体液
人工胶体液
血浆
预充液
清蛋白 成分血等
• 成人术后大约需要1-3个月心功能才能够恢复正常
液体总量的管理
儿童(3-17岁)液体总量的控制:
• 术后第一天 • 术后第二天 • 术后第三天
10 ml·kg-1·h-24 15 ml·kg-1·h-24 20 ml·kg-1·h-24

一般情况下,儿童术后大约1个月左右心功
能恢复正常
液体总量的管理
种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浓度下降,血液的凝 固性降低,长时间转流可因血液成分的破 坏发生凝血功能障碍,导致渗血。
㈡ 血液稀释
⑵ 血流动力学 血液稀释后,血液黏液 度降低,血管外周阻力下降,血流速度加 快,回心血量增加。 ⑶ 心脏 血液稀释后,心排血量和冠状 动脉血流增加,同时心肌作功和耗氧增加。 常温下,当Hct<25%时,氧供降低不足以 满足心肌氧耗,可导致心肌缺氧。
• 中重度血液稀释: Hct 15-19%
• 重度血液稀释:
Hct 10-14%
• 极重度血液稀释: Hct <10%
㈡ 血液稀释
• 血液稀释的基本原则
• 根据手术病种 一般Hct控制在0.25左右,紫绀病人控制 在0.25~0.30,深低温低流量、停循环的手术Hct可低至 0.2,冠心病患者Hct需维持在0.25~0.3
术后,需要严格限制液体输入量。因为采用稀释
法体外循环,术后细胞外液增加,术后早期的激
素、内环境产生水钠潴留倾向。一般在手术后第3、
4天,病情逐渐稳定,开始自动利尿排出细胞外液,
液体入量才能逐渐放宽。
液体总量的管理
成人(>18岁)液体总量的控制:

术后第一天

术后第二天

术后第三天
15 ml·kg-1·h-24 20 ml·kg-1·h-24 30 ml·kg-1·h-24
液体总量过多的表现。
液体总量的管理
• 液体总量过多的表现: 1.眼睑浮肿,这要与术前比较 2.胸闷、气短 3.咳嗽,咯白色泡沫样痰。 4.不能平卧,平卧后咳嗽增多,胸闷、气短加重,
坐起后可缓解。
液体总量的管理
5、 中心静脉压(CVP)升高,大于15cmH2O 。但 有些先心病患者术后需要保持略高的CVP,如:法 四,因为法四患者术前存在肺动脉狭窄,术后可 能会发生肺动脉挛缩,肺循环阻力较高,只有保 持略高的CVP,才有利于右心室的血液射入肺循环 系统,从而保证正常的肺循环,进而保证正常的 血压。因此法四的患者术后需要保持一定较多的 血容量。
正常成人血容量约为60ml/kg; 小儿血容量=血容量指数(IVBV)×体重(kg)
㈡ 血液稀释小儿体重与血ຫໍສະໝຸດ 量指数关系患儿的体重(kg)
IVBV(ml/kg)
≤10
85
11~20
80
21-30
75
㈡ 血液稀释
• ⒉ 血液稀释程度分级
• 轻度血液稀释:
Hct 30%
• 中度血液稀释:
Hct 20-29%
㈠ 预充液
晶体液
葡萄糖液 生理盐水 乳酸林格液
胶体液
血液制品 右旋糖酐 羟乙基淀粉 明胶类
㈠ 预充液
• 预充液量一般按公式计算:
预充液量=[(自身血量×转前Hct)÷预达Hct] -自身血量。
成人可以按30-40ml/Kg计算晶体预充液就可以达 到要求;小儿一般均使用适量库血以及胶体液作 为预充液。
㈡ 血液稀释
⑷ 脑 由于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力差, 血液的稀释度要适当,以免过度造成贫血 性缺氧。 ⑸ 肺 血液稀释后,部分液体可进入肺 组织,大量应用晶体液进行的血液稀释, 血浆渗透压降低,即小于300mmol/L,导致 肺水肿。
㈡ 血液稀释
• 正由于血液的稀释会引起以上的组织反应, 所以体外循环术后患者的液体要严格控制, 使血液稀释得到缓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