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试题附答案第一章:1.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品种以花生、花生油、玉米最为严重。
A.对B.错A2.根据污染物的种类和特性,食品污染可以分为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和物理性污染。
A.对B.错A3.霉菌性食物中毒主要是指食入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食品导致的食物中毒,而且它具有传染性。
A.对B.错B4.在“赤潮”期间,最好不要食用赤潮水域内的贝、蛤、蟹、螺、蚶类水产品。
A.对B.错A5.煮豆浆时,豆浆产生大量泡沫,表明豆浆已经煮熟。
A.对B.错B6.掺伪食品是指该食品中存在非固有的物质或者异物,以及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劣质食品。
A.对B.错A7.食品掺伪的主要成分其来源是食品添加剂。
A.对B.错B8.细菌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以下哪个不属于细菌的特点?A.形体微小B.结构复杂C.种类繁多D.培养容易B9.食物发生腐败变质的最主要原因是?A.微生物污染B.农药残留C.加工方法不合理D.没有分类存放A10.关于寄生虫对人体的危害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争夺营养B.机械损伤C.分泌毒素D.急性中毒D11.食用没有煮熟的四季豆(菜豆)导致中毒的原因是?A.含有皂素B.含有秋水仙碱C.含有龙葵碱D.含有亚硝酸盐A12.以下引起亚硝酸盐中毒的情况不包括哪点?A.蔬菜腐烂变质B.煮熟的菜存放过久C.蒸锅水连续使用,不断浓缩或煮菜熬粥D.正常烹调的新鲜蔬菜D13.下列那种鱼腐败时易产生组胺?A.鲫鱼B.草鱼C.鲐鱼D.青鱼C14.食品掺伪的主要方式有几种?A.3B.4C.5D.6C15.食品掺伪如给腐竹、粉丝、米粉、面粉等食品中不法分子要添加吊白块,其主要目的是?A.增白、保鲜、增加口感、防腐B.保险、延长保质期、降低成本C.增筋、改善品质、增加销售量D.保鲜、增加蛋白质、降低成本A第二章:1.导致粮食原料发霉的主要微生物是细菌。
A.对B.错B2.地沟油是一个泛指概念,是对各类劣质油的统称,一般包括潲水油、煎炸废油、食品及相关企业产生的废弃油脂等。
A.对B.错A{食品安全试题及答案}.3.食用水果之前可以用臭氧水浸泡处理后再食用,可以很好地分解破坏水果蔬菜中农药残留和其它有害成分。
A.对B.错A4.有虫眼的蔬菜没有农药残留,因此食用很安全。
A.对B.错B5.一些不法分子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直接向动物体内或肉中注水,这不仅降低肉的品质,也会给消费者带来安全隐患。
A.对B.错A6.盐酸克伦特罗俗称“瘦肉精”是一种动物生长激素,能够促进动物生长,提高日增重,提高饲料转化率,改善胴体品质。
A.对B.错B7.乳的内源性污染是指在乳挤出之前受到的污染,外源性污染即乳挤出后的污染。
一般而言健康的动物没有内源性污染,只有外源性污染。
A.对B.错8.由于海洋资源丰富,活动空间大,可以自主选择环境,因此食用海水鱼虾贝藻比淡水的鱼虾贝藻更安全。
A.对B.错B9.为防止新鲜的虾体黑变,延长保鲜期,可以使用亚硫酸盐作为保鲜剂。
A.对B.错B10.贝类毒素是由于摄食了有毒藻类后,富集和蓄积藻类毒素产生的,而自身不产生毒素。
A.对B.错A11.下列哪项不属于生物因素导致的粮食原料污染?A.镰刀菌B.细菌C.甲虫D.有机磷农药D12.下面哪项不属于油料作物?A.蓖麻B.棉籽C.亚麻籽D.小麦D13.对于使用有机磷农药的水果,可以使用()方法去除农药残留?A.淘米水浸泡B.碱水浸泡C.沸水浸泡D.高温杀菌B14.“有机蔬菜”、“绿色蔬菜”、“无公害蔬菜”,按照要求从宽到严排序,争取的是?A.有机蔬菜、绿色蔬菜、无公害蔬菜B.绿色蔬菜、无公害蔬菜、有机蔬菜C.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有机蔬菜D.无公害蔬菜、有机蔬菜、绿色蔬菜C15.畜禽屠宰后,机体一般要经过僵直、成熟、自溶和腐败四个阶段的变化,其中()阶段肉的品质柔软多汁,具有弹性,味美鲜香,最适合食用。
A.僵直B.成熟C.自溶D.腐败B16.一些不法分子在原料乳中掺入三聚氰胺,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掩盖掺水,弥补乳中()的不足。
A.碳水化合物B.蛋白质C.脂类D.矿物质B17.乳中的兽药残留来自于治疗和预防动物疾病使用的药物时形成的残留,其中抗生素类药物主要是用于预防和治疗()引起的疾病。
A.细菌B.病毒C.霉菌D.寄生虫A18.影响水产品安全性的因素有哪些?A.寄生虫B.重金属C.农兽药残留D.天然的毒素ABCD19.降低鱿鱼丝中甲醛的含量的方法有A.干燥B.低温C.光照D.高温B20.鱼类体内的危害因素如重金属、环境持续化合物等,它们的分布是有一定规律的A.肉食性鱼>杂食性鱼>草食性鱼B.草食性鱼>杂食性鱼>肉食性鱼;C.杂食性鱼>肉食性鱼>草食性鱼D.杂食性鱼>草食性鱼>肉食性鱼食品安全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100题)_食品安全试题及答案篇二食品安全科普知识竞赛试题1及答案(50题)一、选择题(30道)(单选题。
把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每题2分,共60分)1.食品的定义为:可供人类食用或饮用的物质,不包括(D)A.加工食品B.食品的半成品 C.未加工食品 D.烟草和药品2.缺碘会引起碘缺乏病,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存在缺碘情况,所以国家强制在食盐中加入少量的碘强化剂(如碘酸钾)。
下列对加碘盐摄入描述错误的是(a)。
A.所有人都应该食用加碘盐,碘含量越高越好B.甲亢患者不需食用加碘盐C.碘过量和碘缺乏都会引起健康问题D.非缺碘地区的居民不需要食用加碘盐3.下列关于鸡蛋的食用方法,正确的是(c)。
A.鸡蛋生吃可以获得最佳营养,最好生吃B.开水冲鸡蛋食用最有利于营养吸收C.鸡蛋一定要熟吃D.半生半熟的煎蛋是科学的食用方法。
4.“食物过敏”是指摄入食物时由于食物中的某些成分引起免疫应答,导致消化系统或全身性的变态反应。
以下食物成分容易引起过敏的是(c)。
A.纤维素B.维生素C.蛋白质D.脂肪5.“食源性疾病”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
以下举措不可用于预防食源性疾病的是(b)。
A.食物储存时保持洁净,生熟分开B.使用冰箱长时间储存食物C.煮熟食物D.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加工食物6.微波炉加热食品时一定要选用微波炉适用的餐具盛放食品,以下餐具可在微波炉加热的是(c)。
A.不锈钢餐具B.仿瓷(密胺)餐具C.代号为5(聚丙烯)的塑料制品餐具D.代号为6(聚苯乙烯)的塑料制品餐具7.不锈钢是在钢铁中加入合金元素制成的,相对于其他金属,不锈钢容器更加坚固、耐锈蚀。
关于不锈钢容器的使用,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
A.不要长时间盛放盐、酱油、醋、菜汤等B.可以用来煎熬中药C.用强碱性的化学药剂洗涤和浸泡D.可以在火上空烧8.有些材质的容器长时间与食品直接接触后,会对食品安全造成影响。
下面不可以长期作为食品容器的是(c)。
A.陶瓷制品容器B.玻璃制品容器C.铝制品容器D.以上三项9.“绿色食品”是指在无污染的生态环境中种植,全过程标准化生产或加工,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食品。
绿色食品可细分为两个等级,即(b)。
A.安全级和优质级B.A级和AA级C.合格级和优质级D.A级和B级10.“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适宜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不能替代药品。
识别正规保健食品时,应注意识别外包装上是否有(b)标志的图案。
A.“QS”B.“蓝帽子”C.“红帽子”D.条形码11.食品标签上的“QS”的意思是(d)。
A.有机食品B.无公害食品C.绿色食品D.企业食品生产许可12.某明星为某食品产品作广告代言,该广告被认定为虚假广告,由此对消费者造成的损失,该明星应承担的责任是(d)。
A.共同责任B.刑事责任C.赔偿责任D.连带责任13.食品行业协会是促进食品产业发展、实施行业自律管理的社会团体,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力量。
食品行业协会不应开展的活动是(c)。
A.推动行业诚信建设B.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知识C.以广告或者其他形式向消费者推荐食品D.引导食品生产经营者依法生产经营14.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对食源性疾病、(a)以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进行监测。
A.食品污染B.食品营养成分C.食品添加剂D.食品消费状况15.《食品安全法》规定国家建立食品召回制度。
食品生产者发现其生产的食品出现(a)的情况,应当立即停止生产,召回已经上市销售的食品,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并记录召回和通知情况。
A.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B.技术明显落后于业界水平C.食品口感受到公众质疑D.食品严重滞销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
公众可以(b)查阅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安全试题及答案}.A.付费B.免费C.付费,但应予优惠D.付费,但收费价格可以协商17.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单位应自事故发生之时起(a)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A.2小时B.6小时C.12小时D.24小时18.《食品安全法》规定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其中不包括(c)。
A.食品生产许可B.食品流通许可C.食品消费许可D.餐饮服务许可19.“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
以下不属于标签应当标明事项的是(d)。
A.保质期和贮存条件B.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C.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D.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要求20.国家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公布制度。
下列信息不属于统一公布的是(c)。
A.国家食品安全总体情况B.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及其处理信息C.食品生产经营行政许可信息D.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信息和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信息21.对餐饮用具进行消毒,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有(b)。
A.煮沸、蒸汽消毒保持100℃,10分钟以上B.煮沸、蒸汽消毒保持85℃,3分钟以上C.使用消毒柜的红外线消毒时一般温度控制在120℃以上,保持15~20分钟 D.洗碗机消毒一般水温控制在85℃,冲洗消毒40秒以上22.“农药残留”是指农药施用后,残存于生物体、农副产品和环境中的微量农药原体、有毒的代谢物、分解物和杂质等。
哪种方法不适宜去除蔬菜水果农药残留(c)。
A.浸泡洗涤B.整洗C.切碎后冲洗D.去皮23.“食物中毒”的特点是潜伏期短,突然性、集体性爆发,多数表现为肠胃炎的症状,并和食用某种食物有明显关系。
食物中毒时以下急救处理措施正确的是(e)。
A.催吐B.洗胃C.及时就医D.禁止再食用可疑有毒食物E.以上都是24.食品添加剂促进了食品工业的发展,其主要作用有(e)。
A.防止变质B.保持营养价值C.改善感官D.满足特殊需求E.以上都是25.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应向(abcd)部门投诉。
A.生产领域的食品安全问题向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投诉B.进口食品安全问题向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投诉C.流通环节的食品安全问题向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投诉D.餐饮环节的食品安全问题向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投诉26.食物中的“天然毒素”主要是指某些动植物中所含有的一些有毒的天然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