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2016学年度江苏省常州市2015-2016学年下学期九年级化学新课结束考试试卷word版 含答案

2015-2016学年度江苏省常州市2015-2016学年下学期九年级化学新课结束考试试卷word版 含答案

常州市2015-2016学年下学期九年级化学新课结束考试试卷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试卷满分为100分。

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考试时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Ar(H)=1 Ar(C)=12 Ar(S)=32 Ar(O)=16Ar(Mg)=24 Ar(Cl)=35.5 Ar(Na)=23 Ar(Cu)=64 Ar(Zn)=65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过程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能量的是A.力发电B.水力发电C.潮汐能发电D.风力发电2.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A.干冰B.碳酸钙C.纤维素D.金刚石3.投放废旧电池的垃圾收集箱上应贴有的标志是A. B. C. D.4.亚硝酸钠(NaNO2)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盐,用于烹饪会发生中毒事件。

在NaNO2中N元素的化合价是A. +2价B. +3价C. +4价D. +5价5.制造飞机外壳需要用到铝合金,铝合金属于A. 金属材料B. 合成材料C. 天然材料D. 复合材料6.下列物质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因为发生物理变化而使溶液总质量变小的是A. 浓盐酸B. 浓硫酸C. 澄清石灰水D. 氢氧化钠溶液7.某班同学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老师观察到如下4个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 连接仪器B. 检查气密性C. 取用石灰石D. 验满8.下列对聚氯乙烯(PVC)的有关描述错误的是A. 组成:碳元素、氢元素和氯元素B. 性质:能被点燃C. 用途:可用于包装食品D. 对环境的影响:填埋处理会破坏土壤结构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硫酸铜能对饮用水进行消毒杀菌B. 糖类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C. 工业酒精能用于勾兑饮用酒D. 吸烟使人精神振奋,有益健康10.根据化学常识,判断下列关于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A. 用白酒擦拭切菜刀上的铁锈B. 甲醛溶液能用于保存生物标本C. 用食醋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D. 碳酸钠溶液可以清洗厨具上的油污11.常用抗生素“先锋Ⅵ”为粉末状固体,每瓶含“先锋Ⅵ” 0.5 g,注射时应配成质量分数不高于20%的溶液,则使用时每瓶至少需加入蒸馏水A. 4mLB. 3mLC. 2mLD. 1mL12.下图为物质的分类关系图,其中①与②是并列关系,③包含在②中。

若①是物理变化,则③不可能包括A. 中和反应B. 氧化反应C. 复分解反应D. 爆炸13.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 棉花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后会产生烧焦羽毛味B. 碘酒能使土豆颜色变为红色C. 饱和硫酸铵溶液能使蛋白质失去原有生理活性D. 二氧化硫气体能使高锰酸钾稀溶液褪色14.咖喱是一种烹饪辅料,若白衬衣被咖喱汁玷污后,用普通肥皂洗涤时,会发现黄色污渍变为红色,浸泡在水中后红色又变黄色。

据此判断可能与咖喱有相似化学作用的试剂是A. 活性炭B. 淀粉溶液C. 无水硫酸铜D. 石蕊试液15.在一般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A.(NH4)2SO4→Na2SO4B.C6H12O6→CC.CaCO3→Ca(OH)2D.SO2→SO316.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 碱性溶液的pH都大于7,所以pH大于7的溶液都是碱性溶液B. 有机化合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化合物C. 水是纯净物,所以汽水也是纯净物D. 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17.下列实验方案能够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18.下列叙述与对应的示意图表示正确的是2①关闭K,打开甲的胶塞,点燃硫粉后迅速塞紧胶塞。

②冷却至常温,将胶头滴管中的足量NaOH溶液挤入瓶中,振荡,使反应充分。

③打开K,观察乙中的现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①中,硫燃烧呈淡蓝色火焰B. ②中,甲装置内的气压减小,最终与大气压相等C. ③中,乙中的长导管口处冒气泡D. 甲装置中硫粉换做碳粉,则乙中长导管口可能冒出气泡很少20.下图中A、B、C、D均为初中阶段常见物质,它们转化关系用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若A、C、D均为白色固体,则B→D的反应可能是中和反应B.若B为红色固体单质,则D可能为绿色固体C.若B、C、D为气体,则A可能为常见的液体D. 若C、D为元素组成相同的氧化物,则A可能为氧气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本题包括4小题,共21分)⑵判断下列物质的类别,并用相应的序号填空:①单质②氧化物③酸④碱⑤盐22.(6分)⑴现有以下四种物质:A.硝酸钾 B.熟石灰C.干冰 D.稀硫酸根据下列要求用字母填空:⑵根据题意用下列选项的字母填空: A.熔点 B.沸点 C.硬度23.(4分)在下列横线上填写“>”、“<”、“=”。

24.(5分)为创建环保节能城市,我市部分道路两侧使用太阳能路灯(如图所示)。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9分)25.(5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是化学学习的重要观念之一。

下图为两个烧杯中溶液溶质的微观示意图。

⑴在甲乙两烧杯中物质混合时,除混合后的烧杯壁上明显感觉温度升高外,溶液未出现其他明显⑵在实验时,先将一种溶液倒入一个大烧杯中,而后将另一溶液缓缓滴加到大烧杯中并不断搅拌,同时测定溶液的pH,滴加溶液的质量与大烧杯中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所示,请在上图“混合后”的烧杯中画出溶质微观示意图。

26.(4分)某造纸厂废水中含氢氧化钠质量分数为1.6%,现有含H 2SO 4为20%的废硫酸19.6t,可以处理造纸厂废水多少吨?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5分)27.(8分)电子工业常用30%的FeCl 3溶液腐蚀覆盖有一薄层铜的绝缘板,制成印刷电路板。

人们为了从废腐蚀液(含有CuCl 2、FeCl 2和FeCl 3)中回收铜,并重新得到FeCl 3溶液,设计如下实验流程。

(已知:2FeCl 3 + Fe = 3FeCl 2)⑶ 在工业生产中,步骤⑥的通常做法是向B 中通入氯气,而在实验室向B 中滴加适量过氧化氢溶液,28.(7分)在实验学习过程时,某组同学将碳酸钠溶液和一瓶标签破损的溶液M (如图)进行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得到澄清滤液。

同学们对该实验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探究一 M 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⑵【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并进行实验:⑵【实验探究】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滤液中溶质的组成。

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9分)29.(9分)小明在做实验时,不小心将镁条掉入到碳酸氢钠溶液中,发现产生大量的气泡和白色不溶物。

他非常好奇,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镁条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的气体和白色不溶物分别是什么? 【查阅资料】实验探究二:【提出问题】镁条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的白色不溶物是什么?【作出猜想】小明根据资料分析认为白色不溶物可能是:【进行实验】⑵定量测定白色不溶物的组成:(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六、(本题包括2小题。

你只需选做其中一个小题,若两小题全做则以30题计分。

共6分)30.(6分)现代社会,酸雨是主要环境问题之一。

⑴有研究发现,正常雨水的pH并不是7,主要是因为(用化学方程式表⑵一般认为,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NO、NO2等)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大气中氮氧化物的主要⑶汽油的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如C8H18等),其中并不含有氮元素,你推测汽车尾气中氮元素的⑷汽油在汽车发动机里燃烧时,可能生成CO2 ,也可能生成CO。

以C8H18为例,1分子C8H18燃烧完全生成CO2时,需要消耗12.5分子O2,1分子C8H18燃烧C原子完全转化为CO时,需要消31.(6分)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A.羊毛属于有机合成材料B.涤纶属于合成纤维C.里料和面料可用燃烧法区别⑶二氧化碳气体在温度低于 31.26℃和压力高于72.9个大气压的状态下会形成的超临界CO2流体。

如图所示,该流体可用于从香兰草豆荚粉中提取香兰素(C8H8O3)。

A.将香兰草豆荚研磨成粉的目的是加快香兰草中可溶物的溶解速度。

B.操作1的名称为过滤,操作3的名称为蒸发结晶,操作4的名称为冷凝。

C.操作2如果不减压,则必须将温度控制到 31.26℃以下。

D.以上提取香兰素的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CO2和无水乙醇。

初三新课结束考试化学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21.(1)NaHCO3 Fe2+2CH4(2)②⑤④22.(1)①B ②A ③C ④D(2)①B ②A23.(1)>(2)=(3)<(4)<24.(1)合成材料(2)减少化石燃料燃烧(3)电(4)4Al+3O2=2Al2O325.(1) OH-KOH+HCl=KCl+H2O (2)甲烧杯26.解:19.6t废硫酸溶液中含硫酸的质量为19.6t×20%=3.92t设19.6t废硫酸溶液可以反应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H2SO4 +2NaOH=Na2SO4 +2H2O98 803.92t x解之得:x=3.2t含3.2t氢氧化钠的废水的质量为:答:可以处理的废水质量是200t。

27.(1)过滤(2)Fe Fe、Cu Fe+2HCl═FeCl2+H2↑(3)化合反应2FeCl2+2HCl+H2O2═2FeCl3+2H2O28.探究一:(1)氢氧化钙(2)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CuSO4+Ca(OH)2=Cu(OH)2↓+CaSO4探究二:(1)NaOH和Ca(OH)2(2)过量氯化钙溶液(或过量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且溶液红色不消失29.实验探究一:实验探究二:【作出猜想】Mg(OH)2和MgCO3【进行实验】(1)向白色不溶物样品中滴加稀盐酸,有气体产生,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变浑浊则证明有碳酸镁存在(2)① 28.4g ② C30.(1)H2O+CO2=H2CO3(2)煤炭直接燃烧(3)空气(4)8.5 增加氧气的供应量31.(1) BC(2)泡沫较多,垢状物较少乳化(3)AB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