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电路分析基础》期末试卷(A)
一.是非题(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 当元件两端电压与通过元件的电流取关联参考方向时,且通过计算功率为正,则该元件是发出功率。
( )
2. 诺顿定理可将复杂的有源线性二端口电路等效为一个电流源与电阻并联的 电路模型。
( )
3. 叠加定理适用任何电路,电压、电流、功率都可叠加。
( )
4. 各种等效变换,“等效”二字的含义是对内、外部电路都等效。
( )
5. 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消耗的平均功率总为零,电阻元件消耗的无功功率总为零。
( )
6. 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都满足功率守恒定律,视在功率不满足功率守恒定律。
( )
7. 若电压与电流取关联参考方向,则感性负载的电压相量一定滞后其电流相量。
( )
8. 两个同频率正弦量的相位差等于他们的初相位之差,是一个与时间无关的常数。
( ) 9. 对于RLC 串联电路,发生谐振时,电路阻抗最小,且为电阻性。
( ) 10.
倍。
( ) 二.单项选择题(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 已知一个4S U V =的理想电压源与一个2R =Ω的电阻相串联, 则这个串联电路对外电路来讲,可用( )来进行等效。
(A )s 的理想电压源
(B )2=s I A 的理想电流源与2R =Ω电阻相串联的电路 (C )2s I A =的理想电流源
(D )2s I A =的理想电流源与2R =Ω电阻相并联的电路
2. 2-2图所示电路中,
( )。
(A )2Ω (B )3Ω (C )4Ω (D )5Ω
2-2图
3.三个阻值相等电阻R ,若由∆联结变换成Y 联结,则Y R 为( )。
(A )
13R ∆ (B )1
2
R ∆ (C )R ∆ (D )3R ∆ 4.已知一个10s I A =的理想电流源与一个2R =Ω的电阻相串联,则这个串联
电路的等效电路可用( )表示
(A )20=s U V 的理想电压源 (B )10s I A =的理想电流源
(C )5s U V =的理想电压源与2R =Ω电阻相串联的电路 (D )20=s U V 的理想电压源与10R =Ω电阻相并联的电路 5. 电阻的串联作用是( )。
(A)分压 (B )分流 (C )即可分压又可分流 (D )都不能
- 3 -
6. 如图2-4所示电路,电流i 为( )。
(A )0 A (B )1 A (C )2 A (D )4 A
412i
图2-4
7. RLC 串联电路的谐振角频率为( ) (A
(B
(D
8.
已知正弦稳态电路中某元件的电压和电流为,t+60)V u ω
,
t-30)A i ω,则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ϕ为( )。
(A )150 (B )90- (C) 90 (D )150-
9. 已知某无源二端网络端口电压tV u ωsin 2220=,通过端口的电流A t i )30sin(5︒+=ω,当u 、i 为关联参考方向时,该电路负载是( )。
(A) 容性 (B) 感性 (C) 电阻性 (D) 无法确定 10.若三相电源星形联结中的正(顺)序是A C B A u u u u →→→, 则其负(逆)序为 ( )。
(A )B A C B u u u u →→→ (B )C B A C u u u u →→→ (C )A C B A u u u u →→→ (D )C A B C u u u u →→→ 三.填空题(7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1. 一个完整的电路由 、 、 三部分组成。
2. 在列写网孔电流方程时,当网孔电流取相同绕行方向时,自电阻取 值,互电阻 值。
3. 已知某电路的戴维南等效电路中的开路电压V U oc 6=,等效电阻Ω=3eq R ,当所接的负载等于 Ω时,可获得的最大功率为 W
4. KCL 定律是对电路中各支路 之间施加的线性约束关系,KVL 定律是对电路中各支路
之间施加的线性约束关系。
5.正弦电流电路提高功率因素的意义是 和 。
6. 谐振电路呈现
性;电路中总的无功功率为 值。
7. 已知 01
10)u t V
=- 220)o
u t V =+ ,
则它们的有效值相量为 =___ _____V ; V 。
四.计算题(共5题,共35分)
1. 试用支路电流法求题4-1图所示电路各支路电流。
(8分)
图4-1
2.电路如图4-2所示,试应用节点分析法求各支路电流。
(9分)
2V I 1
- 5 -
图4-2
3.如图4-3所示一个RLC 串联电路,已知80R =Ω,40L H =,0.025C F =接
在2u t = V 的正弦交流电源上,试求:电路阻抗Z 和电流I ∙
;(6分) 图4-3
4. 如图4-4所示对称三相电源相电压为220V ,已知三相负载中每相阻抗为
4030Z j =+Ω,
C
j I
L -
U ω
求:(1)负载的相电流P I 和线电流L I ; (2)三相负载功率P 。
(6分)
图4-4
5. RLC 串联电路,已知Ω=10R ,H L 20=,F C 20=,电源电压为10V , 求谐振角频率0ω,谐振时的电流0I ,电路的品质因数Q 和电容电压C U 。
(6分)
Z
∙
A C I '
'
- 7 -
《电路分析基础》期末试卷(A)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 是非题(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二、选择题(10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1.D 2.B 3.A 4.B 5.A 6.C 7.A 8.C 9.A 10.D
三、填空题(7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1. 电源 负载 中间环节 2. 正 负 3. 3 3 4. 电流 电压
5. 增加电源的利用效率 减少网损
6. 电阻 零
7.
1
22010V U
∙
=- 238020∙
=V U
四.计算题(5小题 、共35分) 1.(8分) 解:由KCL 得:
1230I I I ++= (2分)
由KVL 得:
1328140I I -++= (2分) 233820I I --= (2分) 以上三式联立解得:13I A = 22I A =- 31I A =- (2分) 2.(9分)
解:
(2分)
(2分)
联立解得
(2分)
(3分)
3.(6分) 解:
24080ω==⨯=ΩL X L (1分)
(1分)
1C 120.02520==⨯=ΩC X
X )806010037(=+-=+=ΩL C Z R j X j (1分)
2200=U V
2200
2.237
10037
∴=
=-I A (3分)
4.(6分)
- 9 -
解:因为负载的相电压等于电源的线电压
380'=P U V (1分) 40305037=+=ΩZ j (1分)
3807.650
''=
==P P U I A Z (1分)
L 13.15''==P I A (1分)
P
3cos 33807.6cos376931.2φ︒''==⨯⨯⨯=P P U I W (2分)
5. (6分)
解:谐振时,101
=0.05rad s ω-=
⋅ (1.5分)
A R
U
I 10== (1.5分) 1Q R
ρ
=
= (1.5分) 110=10
C U Q U V =⨯=⨯ (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