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精品】高考语文学习知识点梳理

【高考精品】高考语文学习知识点梳理

,.一、基础选择题(8分)1、字音(注意以下几种类型) (1)多音字,如“作(zu ō/zu ò)”“症(zh ēng/zh èng)”“强(qi áng/qi ǎng)”“模(m ó/m ú)” (2)形近字,如“呛(qi àng)”“怆(chu àng)”(3)易错字,如前鼻后鼻音(民m ín —明m íng)、卷舌音(寺s ì—饰sh ì) (4)生僻字,如噽(pǐ)罅(xi à)隙 (5)成语中古音,虚与委(w ēi )蛇( y í)——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①以读带写,作好标记,提高效率; ②以印发的资料和教材中的字音注释为主。

2、近义词辨析(原则——存同求异,通过以下作对比)(1) 意义(范围、程度、侧重点) (2) 色彩(褒贬、书面和口语) (3) 用法(对象、搭配、词性)建议:①排除法:选定肯定对象,排除其它。

②试代法:代入两者,对比效果。

3、成语(熟语)的几大注意事项:(1)勿望文生义,如“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三人成虎——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

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

”(2)分清对象,如“车水马龙—车辆、人流” “徐娘半老—中年妇女”(3)分清色彩,(褒/贬、谦/敬) 如“弹冠相庆—贬义”“班门弄斧—谦辞” (4)注意语境,(意义会变化)如“相濡以沫——泉水干了,两条鱼吐沫互相润湿。

也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只为了保住生命。

”“短小精悍——形容人身躯短小,精明强悍。

也形容文章或发言简短而有力。

”建议:把遇到的成语按以上各类作好标记。

可以加强复习效果。

,.4、语病题(1)几种类型:①成分残缺或赘余②语序不当(多层定、状语、关联词)③搭配不当(动宾、主宾、关联词)④结构混乱(句式杂糅)⑤表意不明(有歧义、指代不明)⑥不合逻辑(因果倒置、多层否定)(2)快速判断语病有“十看”①看介词(小心缺失主语)②看代词,如这、那、它(小心指代不明)③看判断词“是”(小心主宾搭配)④看两面词(小心双提单承或单提双承)⑤看关联词(小心语序不当和搭配)⑥看并列词(小心搭配不当)⑦看多层否定(小心否定和肯定间的变换)⑧看主干(特别动宾)(小心成分残缺或搭配不当)⑨看数量词(包括前后的约数)(小心重复)⑩看多义词,如“杜鹃”注意:也可以看有“、”出现的地方,看并列是否得当;“原因是”与“所致、造成”重复。

建议:①按照以上几点判断,勿自乱阵脚。

②若有两项不肯定,根据语感用排除法。

(1)分析句子的作用和位置(总起/过渡)(2)抓住关键词语和提示词(如首先、总之、不但…而且、其、它、另外等)建议:①看前后文的内容提示,明确前后顺序。

②从几个选项入手,试排、对比、排除二、古文阅读(约25分)考查内容:实词、虚词、句式、信息筛选、内容概括、断句、翻译。

5、实词(几种语法现象P)(1)通假字:蚤-早(2)古今异义:一切:一个贴切的(3)词类活用(使动、意动、为动)(4)一词多义:爱-怜惜、吝啬、可爱,.(5)偏义复词(如:公姥.、作.息) (6)兼词(如:诸—之于、焉—于此)6、虚词(18个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记忆:因为所以其则于与之乎者也焉而且乃若何 (1)通过读古文(必修选修课文)培养语感。

(2)把握好每个虚词的例句翻译,利用句意记住用法和意义。

用法:①名词、动、代、兼、副、介、连、助 ②其中连词十种用法:并列、承接、递进、因果、假设、转折、选择、目的、让步、修饰、7、信息筛选(1)题型:?人物?品行 (2)方法:①先判断人物对象;②排除被否定的项; ③验证所选项。

8、内容概括建议:(1)时、地、人物对象、时间先后、部分与全部等方面值得注意; (2)关注表示判断、观点的词语;9、断句建议(1)关注分值,与之匹配。

(断句处数一般是分值2倍或3倍数,偶尔也会是倍数加一)(2)关注标志性词语(如下几个方面) ① 虚 词 ② 实 词③修辞标志:顶针(顶真)、排比、对偶、反复④固定句式:(看见前要寻找后) 如…何;得无…乎;何…为 建议:①高屋建瓴,通读1、2次再判断; ②掌握大意,勿因关注标志而忽视内容。

10、翻译(原则——字字落实、辅以意译)句首:夫、惟、盖、凡、且夫 句中:于、以(不明显) 句尾:也、乎、哉、焉、而已对话中的动词:云、曰、道、言发现动词:往前后找主、宾语 人名、地名、官职、时间的提示,.(1)有分值观念,抓住“采分点”。

找到特殊语法现象,基本找到“分”。

(2)特殊句式要调回正常语序,省略句务必补出省略成分,特别承前省略主语的情况。

(联系前文)—留、删、换、掉、补(1) 几种句式类型(附各种句式的常见形式): ①判断句②省略句 ③被动句 ④倒装句(2)现代汉语正常语序:[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 〈补语〉+(定语)宾语〈补语〉附:①判断句:……者……也/……,……也/……者,……/……者也/为、是、非、未、无、莫、乃、亦、皆/无标志按句意。

②被动句受、于、受……于/见、见……于/为、为……所 /被/无标志看句意。

③省略句省略主语、谓语、宾语、介词 ④倒装句一、宾语前置: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谁、孰、何、安、焉、胡、恶等)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不、未、毋、无、莫)3、“之”“是”作提宾标志。

(注意介词) 二、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作状语时要注意:于、以、乎=于等 三、定语后置1、标志:而、而……者、之、之……者2、注意形容词和名词同时出现的地方,判断两者是否存在修饰关系,再观察其位置是否倒装。

三、古代诗词鉴赏与默写(12-13分) 考查内容:形象、语言、技巧、内容情感1、 形象主谓倒装宾语前置 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答题提示:(省略号内为结合诗词分析)①通过对……内容的描写,②描绘了一幅……的景象(图景)/营造了……的意境/表现一个……形象。

2、语言3、表达技巧P(1)修辞手法(常见9种手法及其效果)P比喻、拟人、借代、对偶、夸张、排比、设问、反问、反复(2)表现手法(相反记忆)(涵括描写手法)动静、虚实、远近高低、正侧面、抑扬、联想想象、工笔白描、对比、衬托(渲染)、渲染、用典、象征、以小见大(3)抒情手法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有主观情感字词)②间接抒情答题提示:本诗运用了…手法,写出+具体体现的诗句意思+这样写…(效果、情感)4、内容情感(题材分类)5、解题建议:(准确答题有“几看”)(1)题目(大小标题)(2)作者①儿女情怀(爱情、闺怨)②建功立业(边塞、爱国、战事)③离愁别绪(离乡、送友)④山水田园(热爱、抒怀)⑤思古咏史(怀古伤今)⑥咏物伤时(托物言志、触景伤情)⑦送别悼亡(生离、死别),.(3)序注 (4)意象(5)关键词(带有主观情感字词) (6)题干(问题问什么答什么)定点取向,多方印证,勿先入为主断章取义。

6、名句名篇默写 (1)理解分类记忆;(2)高中部分的诗词文务必过关; (3)重点记忆不熟练的篇目; (4)对错字、生字、难字别放过, 多写几遍。

四、现代文必考题(论述类为主)1、考点内容:(1)重要概念的含义(指代、比喻)(2)重要句子的理解和作用(看位置) (3)筛选整合文中信息 繁长 (4)分析行文结构思路 变 (5)归纳各段要点概括中心 简短 (6)分析作者观点态度2、考查形式:选择+主观表达题3、选择题的设错方式(设错陷阱) (1)由“或然” “必然” (可能 必然) (2)由“未然” “已然” (将 已经) (3)无中生有 (4)故意曲解(5)以偏概全(部分 全部) (6)恰好说反(是 不是) (7)夸大其词(难以 不可能) (8)条件互混(条件与结果互混)(9)乱设因果、假设、条件关系4、建议:(1)可先看主观题题目再看文章;(2)阅读时应带笔画出关键的词语和 句子,方便理清文章结构和思路。

(3)出现具体句子时回到原句作对比。

根据前后文理解作答。

,.1、文学类——考点内容(1)句子意思及其表现力(作用+效果) (2)人物(3)情节(小说)的结构方式顺序、倒叙、插叙、补叙、抑扬、线索(明暗)、铺垫、悬念、误会、巧合、过渡、照应等 (4)语言特点(注意修辞的应用及效果)(5)环境的作用(景物情景描写)(6)写作意图(主题) 社会意义(小说的核心)2、实用类 (1)考点内容: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主要意思) ②分析语言特色,把握结构③分析文本特征和表现手法 ④评介文本观点和倾向及社会价值⑤思考与判断文本特色(结构、手法、语言) ⑥从不同角度与层面发掘深层含义(有理有据) ⑦探讨人生价值与时代精神 ⑧探讨写作背景和意图(2)传记①制造气氛营造氛围②衬托人物心境情绪 ③表现心理活动 ④渲染烘托活动背景 ⑤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⑥象征社会环境①传主(形象、个性、精神) ②文体特征:真实性+文学性 ③语言:平实、简明、生动… ④时代影响及其价值 ⑤表达技巧及其作用 (见下表),.(3)表达技巧①修辞手法(见诗歌专题)记叙、叙述(顺/倒/插/补)描写(白描/细节)②表达方式议论直接抒情间接③表现手法(见诗歌鉴赏专题)④其它如线索、过渡、悬念等(见文学类)(4)新闻(消息、通讯)(5)科普文文体特征:科学性、通俗性、文学性语言特征:客观准确、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六、语言运用题1、扩展、压缩语段(1)扩展语段(把简练丰富)外貌肖像语言动作心理①扩展、压缩语段②选用句式、变换句式③判断修辞与仿写修辞④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得体⑤拟写短信⑥新闻点评⑦图文转换题⑧颁奖词⑨介绍词⑩串联词⑾写对联⑿广告词⒀其它(各种语境题),.提示:①看清题干要求,把握扩展方向。

②展开合理想象,突出原来的词语。

(2)、压缩语段(概括、提炼中心内容)“……是……”被定义者=本质特征(种差)+大概念 如:人是会使用工具的高级动物。

2、选用句式、变换句式长句 短句(因成分多而显长)句整句 散句(结构是否相同或相似) 式 单句复句(一套主谓就是单句) 分 常式 变式(变式是指各种倒装句) 类 肯定 否定主动被动四种不同语气(陈述、疑问、祈使、感叹)提示:(1)长句变短句时(2)短句变长句时——以上两种可关注句中动词的提示。

(3)修改句式常要求改成“长单句”即句子成分多,但都是在一套主谓的句子中。

(4)写作时尽量运用多种句式表达,可以增加语言亮点。

(5)选用句式要看上下文提示和题干要求。

3、判断修辞与仿写修辞(常见的为主) (1)仿写的两大要求① 找最大主干 ② 分清各修饰成分 ③ 排列各句(主谓式)顺序① 找信息含量最大的为主干 ② 把修饰成分与其对象一一搭配③ 把上一项搭配成的几个分句排序代入主干,.形似神似提示:仿写句式要注意各部分间联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