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相互作用基本知识与练习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的;力___(能、不能)脱离物体独立存在。
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力是__量(标、矢)1-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竖直向上抛出的物体,脱手后继续上升,是因为受到升力的作用B.不直接接触的物体也能受到力的作用C.施力物体一定也是受力物体D.力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力的三要素中任何一个发生了变化,力的效果一定不同B.力是矢量,力有正负,-3N一定小于2NC.手压弹簧,手先给弹簧一个压力,弹簧被压缩后反过来才给手一个弹力D.足球运动员踢球时常有一脚踢空的现象,说明有时力不一定有受力物体2.力的效果和命名:力的作用效果有两种,一是改变物体,二是使物体。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了,则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B.只有受到力的作用,物体才会运动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其运动状态未必改变D.物体发生形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3.重力与重心:重力是由于__________产生的,重力的方向是_______;纬度越高,物体受到的重力____;重力还与高度____(有、无关)。
重心是物体受重力的____;物体重心的位置跟物体的____和_______有关;______、__________的物体,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重心____(一定、不一定)在在物体上。
3-1.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所受的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B、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指向地心(此选项选做,仅供参考)C、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D、物体在赤道上的重力比在两极时的大。
3-2.长为L的匀直管平放地面,现抬起一端,使管与水平面成θ角,重心位置升高了___。
如果将这根铜棒弯曲成半圆形状,它的重心在物体上的位置(填“变”或“不变”)。
4.弹力的条件和方向:产生的条件是________和________;绳的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指向绳_________。
压力、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_____。
轻杆的弹力____(一定、不一定)沿杆方向。
4-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弹力B.书放在水平桌面上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是由于书发生的微小形变产生的。
C.非常坚硬的物体间产生弹力时并没形变发生。
D.挂在绳下的的物体受到的弹力的方向一定沿着绳,并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4-2.如图: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则:()A.B受3个力的作用。
B.地面受到的压力就是AB的总重力C.地面受到的压力与B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受的重力通过B传到地面,所以地面受的压力大于B的重力5.胡克定律:在_________内,弹簧的_______与______成正比,表达式______5-1.图中甲、乙两图是完全相同的轻弹簧秤,所挂重物也完全相同,甲中弹簧秤示数为10N,则乙中弹簧秤示数是()A.20NB.10NC.5ND.05-2.一根轻质弹簧,当它上端固定,下端悬挂重为G的物体时,长度为L1;当它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上端压一重为G的物体时,其长度为L2,则它的劲度系数是:()A.G/L1B.G/L2C.G/(L1-L2)D.2G/(L1-L2)6.摩擦力的条件和方向:条件为接触面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摩擦力就____(一定、不一定)有弹力,有弹力__(一定、不一定)有摩擦力。
摩擦力方向:沿_____,并与_____或______相反,与弹力的方向____。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_____(可以、不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所以摩擦力可以是阻力,____(可以、不可以)是动力。
摩擦力有无及方向的判断通常用假设法。
6-1.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有弹力就必有摩擦力B.有摩擦力就必有弹力C.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运动的D.摩擦力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6-2. 如图所示,重力G=20N的物体,在动摩擦因数为0.1的水平面上向左运动,同时受到大小为10N的,方向向右的水平力F的作用,则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和方向是:A.2N,水平向左B.2N,水平向右C.10N,水平向左D.12N,水平向右6-3.如图所示物体在水平力F作用下静止在斜面上,若稍许增大水平力F,而物体仍能保持静止时:()A.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及支持力一定增大B.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及支持力都不一定增大C.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一定增大,支持力不一定增大D.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不一定增大,支持力一定增大6-4.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叠放着两个物体A和B,两物体在10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则A和B之间摩擦力大小为_____N,B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为_____.当AB共同向右加速时,A受到的摩擦力方向___。
当AB共同向右减速时,A对B的摩擦力方向_____。
7.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静止的物体__(有、无)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
运动的物体__(有、无)可能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如图:若物体静止时,静摩擦力的大小由产生相对运动趋势的外力F决定,与正压力______(有关、无关)。
但增大正压力可以提高______。
若物体运动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能由_____计算。
与______成正比,与拉力的大小_____(有关、无关)。
特殊的,在匀速运动时,摩擦力才等于拉力。
7-1.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B.静摩擦力是阻力,滑动摩擦力是动力C.静摩擦力一定发生在两个静止的物体之间D. 两个运动的物体之间也可能有静摩擦力产生7-2.重10N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当用2N的水平推力推它时,此物体没有动,这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当用3N的水平推力推它时,此物体仍没有动,这时受到的摩擦力是大小为;当用4N的水平推力推它时,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物体和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若改用5N的力使此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这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此时,在物体上再放一5N的小物块,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7-3.如图,用力F将质量为1kg的物体压在竖直墙上,F=50N.方向垂直于墙,若物体匀速下滑,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N,动摩擦因数是__,若物体静止不动,它受到的静摩擦力是__N,方向__.(g=10N/kg)8.力的合成和分解要遵守_____________;两个力的大小不变,当他们的夹角从0增大到1800时,合力逐渐,即同方向的两个力的合力最,反方向的两个力的合力最;合力一定时,两分力的夹角越大,这两个分力就____,若合力大小与两分力大小相当时,这两个分力的夹角为_____。
8-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3N的力可以分解为6N和2N两个分力B.5N和10N的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可能是3NC.10N的力可以分解为10N的两个分力D.合力可以与每一个分力都垂直8-2.图中小船用绳牵引,设水平阻力不变,在小船匀速靠岸的过程中则()A绳子的拉力不断增大。
B绳子的拉力不变。
C船所受浮力增大。
D船所受浮力不变。
E 船所受合力为零8-3.关于二力的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合力的大小可以比两个分力都大,也可以比两个分力都小B.合力一定大于或等于两分力绝对值之差而小于或等于两分力绝对值之和C.将两个分力都减小,合力必定减小。
D.两分力的夹角是锐角时,合力一定大于每个分力8-4.两个共点力的大小都是10N,如果要使这两个力的合力也是10N,则这两个力的夹角是A.600B.900C.1200D.15009.在共点力作用下二力平衡条件是:。
9-1.物体受到三个共点力作用,在下列情况中,有可能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A6N、8N、10N B1N、2N、4N C2N、8N、12N D、8N、8N、8N 9-2.一木块沿倾角为α的斜面刚好匀速下滑, 则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10.图解法:(1)受力分析(2)合成(平行四边形定则) (3)图解(4)得出结论10-1.半圆形支架BAD上悬着两细绳OA和OB,结于圆心O,下悬重为G的物体,使OA绳固定不动,将OB绳的B端沿半圆支架从水平位置逐渐移至竖直的位置C的过程中,如图所示,OA绳受力大小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OB绳受力大小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10-2.将一个已知的力分解,具有唯一解的是()A.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并且不在同一直线上B.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C.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D.已知两个分力的大小10-3.如图所示,物体静止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力F作用于物体O点,现要使合力沿OO 方向,那么,必须同时再加一个力,这个力的最小值是:()A.F cos;B.F·sin;C.Ftg D.Fctg。
10-4.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大小为40牛的水平拉力Q的作用下由西向东运动,现用力F1、F2两个水平共点力代替Q的作用,已知F1方向向东偏北30,此时F2的大小不能小于___________牛。
11.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11-1.关于“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实验中,关于结点位置O的说法,正确的是:A.结点O的位置不变,说明两个弹簧秤的拉力的合力不变。
B.一个弹簧秤的拉力大小或方向改变后,另一个弹簧秤的拉力大小或方向必须改变,才能使结点O的位置不变。
C.两个弹簧秤的拉力方向不变,而适当地改变它们的大小,能保持结点O的位置不变。
D.两个弹簧秤的拉力大小不变,而适当地改变它们的方向,能保持结点O的位置不变。
11-2.如图所示,在“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的实验中,使b弹簧秤按图示位置开始顺时针缓慢转动,若这过程中保持O点位置不变和a弹簧秤的拉伸方向不变,则b弹簧秤顺时针转动过程中,关于a、b两弹簧秤的读数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A.a增大,b减小B.a减小,b增大C.a减小,b先增大后减小D.a减小,b先减小后增大参考答案1 相互作用不能受力物体矢1-1 BC 1-2 A2 运动状态发生形变性质效果可能可能ACD3 地球的吸引竖直向下越大有关作用点形状质量分布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不一定3-1 C 3-2 1sin2L不变变化4 直接接触发生形变收缩方向接触面不一定4-1 D 4-2 A5 弹性限度长度变化量弹力大小 f =kx5-1 B 5-2 D6 粗糙接触挤压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一定不一定接触面相对运动相对运动趋势垂直可能可以6-1 B 6-2 B 6-3 D 6-4 0 10N 向右向右7 相对运动趋势相对运动有有无最大静摩擦力f N N无关7-1 D 7-2 2N 3N 4N 0.4 4N 6N7-3 10 0.2 10 向上8 平行四边形定则减小大小大1208-1 ABD 8-2 AE 8-3 ABD 8-4 C9 相等相反同一物体上小于9-1 AD 9-3 tanα10-1 减小先减小后增大10-2 AB 10-3 B 10-4 2011-1 ABD 11-2 a减小,b先减小后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