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公开课教案(10篇):亲子成长狗托班公开课教案第1篇:小白兔搬萝卜游戏目的:经过游戏让幼儿练习双脚向前进跳,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性。
游戏准备:1、在场地一端画一条直线,作为起跳线,在直线前方约3米处画一个大圆,表示田地,内放画有萝卜的图片若干(数量为幼儿人数的三倍)2、幼儿人手一个兔子的头饰。
3、篮子四个。
游戏玩法及规则:1、幼儿分散站在起跑线上,由教师介绍游戏并分配主角,布置任务。
2、游戏开始兔妈妈(教师)说:”今日早晨,兔妈妈拔了许多萝卜放在田里,此刻兔妈妈想请小兔子,帮忙到田里去把萝卜拿回,到田里去的路上,小兔子只能跳(教师可示范)着回。
3、游戏进行时,教师扮演兔妈妈,提醒幼儿要注意的问题。
4游戏直至田里的萝卜,全部搬完后结束。
游戏提议:1、游戏中必须要幼儿遵守规则,尤其要给幼儿强调”跳去跳回”。
2、幼儿人数较多时可分组进行。
托班公开课教案第2篇:托班公开课教案《捉迷藏》目标:1.鼓励幼儿进取参与游戏。
2.引导幼儿根据隐藏了动物的特征或局部信息,找出对应的动物。
准备:1.谁藏起了游戏图1张。
2.小猫、小狗的大卡片10张。
3.幼儿操作动物卡片。
过程:一.认识小狗小猫。
1.教师出示5张小狗的大卡片,让幼儿认识小狗,并学学小狗叫声。
(引导幼儿用比较观察的方法去发现它们的明显特征。
)师:今日,刘教师请了小动物和我们玩游戏,,瞧!它是谁?它怎样叫的?小狗明白要和小朋友玩,异常打扮了一下,漂亮吗?找找它们哪里漂亮2.教师出示5张小猫的大卡片,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小狗小猫哪里不一样?(引导幼儿用比较观察的方法去发现它们的明显特征。
)师:喵!小狗小狗等等我,我也想玩游戏,谁了?(小猫),仔细瞧瞧小猫与小狗哪里不一样3.教师小结小狗,小猫的各自特征,不一样的地方。
(小猫有长胡须还喜欢爬上,小狗不会爬上也没有胡须)二.团体游戏:”看看,找找”,巩固对小猫与小狗的认识。
1)教师任选几张小狗的大卡片,给幼儿观察后用遮挡纸遮住,幼儿从自我的卡片中找出这几张动物卡片。
师:小狗要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瞧!不见了,请小朋友从自我的卡片中找出这只小动物卡片。
2)教师再任选几张小猫大卡片,给幼儿观察后用遮挡纸遮住,幼儿从自我的卡片中找出这几张动物卡片。
师:同上二.幼儿操作,”谁藏起了。
”出示”谁藏起了”的游戏图,引导幼儿观察,然后教师任意选一张动物大卡片,请幼儿从游戏图中找出相应的小动物,并把小动物卡片,放到游戏图中对应的位置上,并学学该小动物的叫声。
游戏进行多次。
师:许多小狗小猫都藏起了,我们把它们找出吧!请小朋友把这只小动物在游戏图中找出,并把小动物卡片,放到游戏图上,和它亲一亲.托班公开课教案第3篇:玩报纸游戏活动活动目标:1、巩固跑步的正确姿势,训练跑的速度。
2、能开动脑筋,运用多种方法练习跑。
3、培养幼儿机智勇敢。
活动准备:1、幼儿人手一张报纸。
2、韵律操音乐的磁带及录音机。
活动过程:1、开始部分幼儿入场做准备运动:幼儿手拿卷好的报纸,在音乐中有精神的入场。
2、准备运动(韵律操):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听音乐有节奏的手拿卷好的报纸,有精神的做操。
基本部分:1、教师打开报纸,启发幼儿边想边尝试,不用手去帮忙怎样才能让报纸贴在胸前而不掉下,让幼儿自由分散的活动。
2、试后请幼儿集中,谈谈尝试的结果,得出结论:把报纸贴在胸口,快速的跑。
3、第二次尝试将报纸贴在胸前往前跑,试跑几下,让幼儿得到结论,跑得越快报纸贴得越紧,越不容易掉下。
结束部分教师带领幼儿做”大哭”“大笑”的表情,以放松肌肉和情绪,对幼儿活动情景作简单评价,幼儿在音乐声中步回到教室。
托班公开课教案第4篇:小袋鼠活动背景:刚入园的孩子年龄尚小,加上是独生子女的缘故,生活自理本事较弱,许多幼儿平时走路还要爸爸妈妈抱着,如何帮忙孩子尽快的熟悉幼儿园的生活,并尝试着自我走进教室,参与活动呢我想到了小班下学期的一首歌曲”袋鼠妈妈”,结合《纲要》中提出的:要求幼儿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职责感,以及孩子独立本事的培养,为此,特意设计了本次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
活动目的:1、经过活动学会指读汉字:小袋鼠、妈妈抱、好宝宝。
2、经过本节活动增强幼儿的独立性3、经过本节活动增进家长与幼儿之间的感情活动准备:字卡三张,小袋鼠挂图一幅。
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1、教师:”小朋友,你们最喜爱的小动物是什么”(小朋友的思维很快介入了我的问题,他们七嘴八舌的说出自已喜爱的小动物的名称)2、教师”你们想不想明白教师最喜欢什么小动物”(幼儿急切地回答”想”)二、新授生字儿歌:1、教师出示挂图”是什么”(幼儿齐声说”小袋鼠”)2、教师”对,是袋鼠”边说边出示字卡,让幼儿认读,并让幼儿用问候法和字卡打招呼(幼儿显得很兴奋)。
3、教师”你们明白教师为什么喜欢袋鼠吗是因为袋鼠妈妈有一个很大的口袋,你们明白袋鼠妈妈的口袋有什么用”(DD说:”是盛好吃的。
”WW说:”是让小袋鼠坐在里面的”4、教师”看小袋鼠自我不走路,躲在妈妈的口袋里让妈妈抱着,多害臊!”教师出边做动作边念儿歌的上半段。
5、教师”我们班小朋友可能干了都是自我走着上学的,不要妈妈抱对不对”教师出示字卡问”你们要不要妈妈抱”(幼儿响亮地回答”不要妈妈抱”)6、教师出示”好宝宝”字卡”我们不要妈妈抱,都是好宝宝,让我们对自我说我们都是好宝宝”(幼儿伸出大拇指兴奋地对自我说:”我是好宝宝”)教师念儿歌下半段。
三、游戏《捉迷藏》:1、教师举着生字卡”今日我们认识了好多的字宝宝,他们是”(幼儿大声说出”小袋鼠、妈妈抱、好宝宝”)”教师这儿有一首儿歌今日我们学的这些字宝宝他们全都藏在里面,我们小朋友把它们找出,你们可要听仔细了”2、教师指读一遍儿歌后让幼儿在儿歌中将学过的生字找出。
四、学习儿歌《小袋鼠》教师边念儿歌边做动作两遍后让幼儿团体边念儿歌边做动作数遍。
五、音乐游戏《袋鼠妈妈》教师”小朋友你们明白小袋鼠是怎样走路的”幼儿”蹦蹦跳跳的”教师”对,小袋鼠是蹦蹦跳跳的走路,此刻我们一齐玩个游戏袋鼠妈妈的游戏”。
托班公开课教案第5篇:吹泡泡游戏活动活动目标:1、能发现所吹的泡泡有大有小。
2、能透过泡泡观察身边的事物。
活动准备:每人一杯肥皂水,一根吸管。
活动过程:1、吹泡泡教师演示吹泡泡,为幼儿发好肥皂水和吸管,尝试吹泡泡。
轻吹的大的幼儿介绍自我吹泡泡的方法。
幼儿两两结伴,比吹的泡泡的大小。
2、看泡泡请幼儿观察比较在屋里和在阳光下的变化。
请幼儿尝试在杯口吹一个大泡泡,把大泡泡作为照相机,观察周围的事物。
3、抓泡泡教师吹泡泡,其他幼儿抓泡泡让幼儿观察泡泡抓到后的有什么变化。
4、延伸活动让幼儿从外面回到教室后画泡泡。
托班公开课教案第6篇:老虎挠痒痒活动组织形式:集中教育活动目标:1、听教师讲故事,学习点指画中的动物。
2、经过观看情景表演,尝试用动作简单地表现故事情节,理解并学说语词”太轻了”“太重了”。
3、初步感受故事中同伴之间相互关爱的情感。
活动准备:1、教学大书、幼儿用书、学习单、教学CD、学习DVD。
2、老虎、狐狸手套偶一个。
3、痒痒挠。
活动重点:学习点指画中的动物。
活动难点:用动作简单地表现故事情节。
活动过程:1、教师出示教学大书,引导幼儿阅读兴趣。
(1)教师翻开故事书的第一页,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了解故事名称。
师:故事的名字在哪里?谁能指给教师看一看。
(2)教师手指故事名称,帮忙幼儿明确并学说故事名字。
《老虎挠痒痒》。
2、讲诉故事,经过提问帮忙幼儿了解故事资料。
(1)教师手指教学大书,生动地讲诉故事。
(2)教师:①故事的名字叫什么?②故事里有谁?③狐狸在帮老虎做什么?3、教师用老虎和狐狸的手套偶进行表演,帮忙幼儿理解故事情节。
(1)让幼儿观看完情景表演后,用问题引导幼儿学说大老虎的话:”不对不对,太轻了!”“不对不对,太重了!”(2)教师出示痒痒挠,并模仿老虎痒痒挠挠痒痒的动作。
教师:最终狐狸送给老虎什么东西?痒痒挠长得什么样?老虎是怎样用痒痒挠挠痒痒的?老虎用痒痒挠自我挠痒痒,感觉怎样样?4、教师引导幼儿用动作简单地表现故事情节,并感受故事中同伴间相互关爱的情景。
(1)引导幼儿用动作自由表现背上痒的时候怎样样?(2)引导幼儿用动作模仿,用故事中的语言提示幼儿的动作表演。
(3)教师启发幼儿想一想狐狸为什么会去帮老虎挠痒痒,引导幼儿感受同伴间的关爱。
5、教师利用手套偶再次进行表演,演到对话部分时,教师故意放慢语速,引导幼儿说出对话部分的语言。
活动延伸:1、将教学大书《老虎挠痒痒》投放在区角,供幼儿自由翻阅。
2、请幼儿分别戴上老虎和狐狸头饰与教师一齐表演故事情节。
3、请家长与幼儿共同阅读幼儿用书《老虎挠痒痒》,并给幼儿供给痒痒挠,让幼儿自我体验痒痒挠挠痒痒的感觉。
托班公开课教案第7篇:什么动物吃什么一、活动目标:1、进取参与活动,培养对语言游戏的兴趣;2、掌握动物的不一样叫声、动作及小动物爱吃的食物;3、初步感受有节奏的语言。
二、活动准备:1、小鸡、小鸭、小狗头饰;2、比幼儿数量多的小虫、小鱼、骨头的粘贴食物教具;3、粘贴背景图案三个;4、图谱一张。
三、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组织幼儿做好《拍手歌》(二)基本部分:1、小鸡做客,出示小鸡头饰导入:今日我们小小2班了位小客人,小朋友们想不想明白是谁了我们把小眼睛闭上余教师数3声睁开眼睛,123~~是谁呀(出示小鸡头饰)我们给小鸡问好教师引导幼儿给小鸡问好“小鸡怎样叫,它喜欢吃什么”(鼓励幼儿:真棒)2、小鸭子做客,放录音(小鸭叫)引出小鸭“嘎嘎嘎,宝宝们听是谁在叫呀”(出示小鸭子)鸭:小朋友们好我是小鸭子,今日我也小小2班做客,你们欢迎我吗(引导幼儿给小鸭问好)师:小鸭怎样叫的宝宝们小鸭子做客我们要请它吃什么呢(鼓励幼儿:真棒) 3、小狗做客,幼儿扮演引出小狗“咚咚咚~~”(敲门声)“咦!是谁在敲门呀”请一名幼儿带小狗的头饰,模仿小狗的动作跳出”汪汪汪~我是小狗,今日我小小二班做客大家欢迎我吗”(引导幼儿鼓掌并给小狗问好)师:”今日呀小花狗也做客,小狗是怎样叫的,我们学一学,小狗喜欢吃什么呀(鼓励幼儿:真棒)4、以图谱的形式引出儿歌:师:宝宝们真棒,我们的小客人还要给宝宝们表演节目呢!你们开心吗(边念儿歌边出示教具,帮忙幼儿更好、更快的理解儿歌)小小鸡,叽叽叽,吃什么,吃小虫;小鸭子,嘎嘎嘎,吃什么,吃小鱼;小花狗,汪汪汪,吃什么,吃骨头。
”(以不一样的形式教念儿歌)(三)结束部分:幼儿给小动物喂食物(幼儿的桌子上边放有小动物爱吃的食物:小虫、小鱼、骨头,请幼儿选择自我喜欢小动物的食物粘贴在相应的小动物头饰下边) 师:教师那里为小客人准备了他们喜欢的食物,此刻请宝宝们给自我喜欢的小动物喂吃的(教师边说边示范)宝宝们快给小动物送好吃的啦!~五、活动延伸:小客人的肚子都吃饱了,他们吃的可开心了,小客人还要多谢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