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实践性作业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实践性作业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实践性作业
一、指导思想
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勇于探究的意识,学会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真正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

二作业目标:
知识:
1、通过近一个月的对天气特征的观察和记录,做一份天气日历。

2、了解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3、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4、了解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能力:
1、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验设计能力。

2、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记录能力、比较分析能力。

3、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搜集资料的能力。

4、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能力。

三、作业类型:
观察统计分析、实验设计、动手操作、资料收集。

四、作业次数:
4次。

五、作业安排:
作业时间作业名称
第1——5周做一份天气日历
第7——8周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实验第11——12周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第15——16周了解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六、作业具体内容:
第一次做一份天气日历
一、知道什么是天气日历
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二、认识一些天气符号:
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天气符号来记录云量,降水量,风速和风向等。

画一画天气符号,也可以自己设计
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和降水情况,风速和风向。

三、怎样制作我们的天气日历呢?
我们的天气日历时间:
在坚持每天观察,记录的同时,还要注意收听,收看当地的天气预报,看看与我们的记录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四、具体安排:
1、第一小组负责观察统计云量;
2、第二小组负责观察统计风向和风速;
3、第三小组负责观察统计降水量。

五、各小组统计汇报,对这段时间天气情况进行总结。

说一说这段时间里,天气对我们的生活都造成了那些影响。

第二次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实验设计。

一、作业目标
1、科学概念:食盐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并不能无限量地溶解下去。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设计“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食盐”的实验,并能根据计划开展研究,学会运用数据作出解释。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研究溶解现象的乐趣,发展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

在溶解试验中能用观察到的事实与他人进行交流,并在制定计划和试验操作中感受科学探究的严谨。

4、作业难点:经历设计简单的探究实验的活动过程。

二、过程
1、引入: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有大有小。

那么,一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到底有多大呢?
2、制定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研究计划。

学生讨论。

完善研究计划:
3、分组实验,教师指导。

4、交流分析研究结果。

5、从汇报的数据看,你发现了什么?
第三次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作业目标:
科学概念:
尺子振动的频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

这部分的长度会引起音高的变化;越长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

过程与方法:
探索和描述尺子伸出桌外不同长度在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的变化情况,通过柱状图的分析,将尺子的不同长度的振动与其声音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勤于观察,乐于动脑的习惯
作业重点:
认识尺子伸出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变化能引起因高的变化。

作业难点:
能通过柱状图分析出尺子不同长度的振动引起音高的变化。

过程:
一、引入
在拨动塑料尺的试验中,我们已经知道了尺子振动幅度与音量之间的关系。

如果我们不断的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它振动时发出的音高会改变吗?
二、小组制定一个研究方案。

1、预测:随着尺子伸出桌面部分长度的变化,音高可能会怎样变化。

我们预测的理由是什么?
2、进行实验
先确定尺子伸出桌边的长度,如:8厘米、12厘米、16厘米、20厘米。

能听到四种不同的音高,高、较高、较低、低。

3、确定记录的内容。

三、整理收集到的事实。

振动尺子——我能听到和看到的
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厘米)
我的预测我听到的我看到的音高的变化
顺序
音高振动的快慢音高振动快慢
四、把我们的观察结果做成一张图表。

五、整理数据
找出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和它发出声音的音高变化规律。

六、拓展:课后用同样的方法,探究音量与物体振动幅度大小的关系。

第四次作业:了解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作业目标:
科学概念:
1、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

2、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每个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

食物在人体内会按顺序进入这些消化器官,被消化吸收。

过程与方法:
1、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制出食物消化过程图,并能够在不断认识的过程中,对自己画的食物消化过程图进行补充完善。

2、查阅资料,了解有关食物在体内消化的过程,对照资料能够完善自己对人体消化器官的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愿意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合作交流。

2、正确对待研究中不完善的认识,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

作业重点:
了解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

作业难点:
了解食物在消化道里的运动方式。

过程
一、引入。

当我们跳动、奔跑起来的时候,都会消耗大量的能量,能量来自我们每天所吃的食物。

食物是怎样被我们的身体吸收和利用的呢?
二、吃下去的食物到哪里去了。

1、在右下方记录单上的人体轮廓图中,画出食物可能经过的主要器官。

2、交流想法。

三、了解人体的消化器官。

1、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

2、对照人体消化系统图,说说这些器官的形状和功能。

3、小实验:
在一个塑料袋里装上水、切成小块儿的馒头和煮熟的蔬菜。

如果我们反复揉挤这个袋子,里面的食物会变成什么样子?我们的哪一个消化器官的活动像这个袋子?
4、小实验:
在一根塑料管中,装入几粒煮熟的米饭。

我们怎样做才能使米饭向前移动?试验中的塑料管相当于我们消化器官的那一部分?
5、知道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和吸收主要经历了那些过程呢?
6、对照人体消化系统图,查阅资料拿一张新的记录纸,修正记录单上的图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