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政治必修一》第四单元 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高中政治必修一》第四单元 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三)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A、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即市场失灵): a. 不能调节:市场不能调节的领域有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 b. 不让调节: 枪支弹药惯用语危险品,麻醉品等也不能让市场来调节。(因为如果听任经营者自由经营这些产 品,会严重危害公民的身心健康,败坏社会风气,影响社会安定。) B、市场调节存在固有的弊端: a.自发性。由价值规律的作用是自发实现的→人们追求经济利益的行为是自发的,不是在政府引导下进行的 →可能会出现不利于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经济现象。 b.盲目性。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各自独立,分散的地位→不可能准确掌握市场信息→决策必然带来盲目性→ 结果必造成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 c.滞后性。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和资源配置的实现方式决定市场调节的一般过程是:供求不平衡→价 格变化→作出决定→实现供求平衡→必然有一定的时间差→必然导致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特别是在农村及 大型建设项目上影响更大)
②一般规律:市场决定资源配置
(3)市场配置资源的实现(途径)及优点。 ①市场机制或手段实现:市场配置资源主要通过价格的涨落 (核心)、供求的变化,竞争(灵魂)等来实现的。 ②优点:A.宏观上 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 敏地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传递供求信息。
B.微观上 面对市场竞争,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下, 积极调动生产经营活动, 调动积极性,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 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资 源在生产者内部优化配置,并实现优胜劣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经济的长处结合起来,把人民的当 前利益和长处,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更加充分地 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社会主义国家能够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的优势。
(二)加强宏观调控
1、必要性: ①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②加强宏观调控不仅是因为市场的局限性,而且取决于我国社会主义 的性质决定的③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 2、含义与主要目标: ①含义: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②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③市场交易原则: A.主要包括: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它们从不同的方面,规范着 市场上买卖双方的交易方式和交易行为。 B.a自愿,是市场交易的基本原则。任何一桩商品、服务交易的成功,都必 须以自愿为前提。强买强卖,就会破坏正常的市场规则,损害对方的利益, 造成买卖双方的矛盾,使交易不能实现。 b平等,是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也是市场交易的一条重要原则。在商品服 务市场上,交易双方都是地位平等、机会均等的市场主体。销售者与销售 者之间,销售者与购买者之间,购买者与购买者之间,是一种平等竞争、 平等交换的关系。因此,买者与卖者应相互尊重。 c公平,是市场交易原则的重要内容。所谓公平,就是公平交易,明码实价, 秤平尺准,童叟无欺。公平原则是衡量市场交易活动是否有序、规范的试 金石。 d诚实信用,是现代市场交易活动的基本精神。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 ①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 ②把握含义应注意:一是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市场经济,必然具有市场经济的共性,即市场在资源配 置中起决定作用;二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运行。
2、 基本特征:
导致后果、表现及联系:
①后果和表现:A、自发性[制假售假,环境污染等不正当市场行为的发生,造成经济 混乱,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可能导致两极分化];B、后两者[资源浪费,经济波动, 社会经济不稳定] ②联系:都是市场调节固有的弊端,都给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不稳定因素和负面影响。 补充:关于市场经济,我们应注意把握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 性性作用;二是要有国家的宏观调控。
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因为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二 者运行的基础不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上,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 在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的基础上。 ②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实现共同富裕政策包括:A、“先富带后富”政策;B、通过分配政策和税 收政策等调节收入分配走向共同富裕。 ③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必修一 经济生活
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目录/content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 会的经场经济
一、市场配置资源 (一)市场调节 (1)配置资源 ①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资源配置是由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的需求 的无限性,这一矛盾决定的。 ②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 (2)市场经济:①含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
3、加强宏观调控手段(有形的手)
①经济手段: A、含义:指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 B、表现:a.经济政策和计划, 如最常用的调控政策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除此还有购销政策, 产业政策等。b.经济杠杠:价格、税收、信贷、利率、汇率、工资、奖金等。 C、意义: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②法律手段: A、含义:是指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B、作用:有效地维护经济活动参加者的合法权益,调整社会经济关系,规范生产经营者的活动和 市场秩序,保证经济正常运行。 ③行政手段:是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 手段。 (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二)市场秩序 1、市场规则: (1)市场秩序与市场规则的关系: ①没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良好的市场 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 ②市场规则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保障,市场没有规则来维护,会使市场处于无序,混乱 状,使得市场机制无法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无法实现优胜劣汰,甚至可能出现劣胜优汰。 (2)市场规则的含义及主要内容: ①含义: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对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作出具体 的规定。 ②主要内容:主要包括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规则。其中,市场准入规 则规定符合什么条件的企业、商品可以进入市场。市场竞争规则用于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 市场交易规则主要是对交易方式和行为作出规定。市场交易规则是市场规则中的核心。
4、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制度。 (1)必要性(意义) ①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诚信缺失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坑 蒙拐骗盛行,进而导致投资不足,交易萎缩、经济衰退。 ②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 本之策。 ③建立诚信制度有利于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利于推动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④为此,要切实加强信用制度建设,大力建立和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 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2)加强诚信建设的措施: 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是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信用惩戒 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