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羽文化

关羽文化

关羽文化忠义的化身关公是一种文化;也有人说,关公是一种精神。

不然,在中国以至海外为何有这样多的关公庙。

在国内所有的关庙建筑中,至今保存最为完好的有五六处:山西关羽故里常平关帝庙,河南洛阳关林,湖北当阳关陵,荆州关帝庙,河南许昌霸陵桥关帝庙等等。

而规模最大、气势最为宏伟的,就是位于关羽的故里——山西省运城市解州城西的关帝庙了,它至今仍然完整地保留着一座全国最大关帝庙。

庙内楼台殿阁共达三百余间,为游览胜地之一。

堪称天下第一关庙。

不仅如此,除了在华夏大地,在日本、东南亚以及海外华侨中,对关羽的膜拜之风也历历不衰。

在拥有二千余万人口的台湾,关公信徒多达800万众,几乎各家各户都为关公设香案,立牌位,挂圣像。

台湾的关公画像年销售量,远远超过了他们最崇奉的神祗妈祖。

美国的“龙岗总会”是一个以拜关公为祖的民间组织,各地分会有140多个,遍布华人居住的世界各地。

东南亚各国竞相立庙拜求关公,最盛者当数泰国。

在日本,早在清代就有关帝庙;前些年还新建了一座关庙,据称是海外建筑规模最大的关庙。

美国圣地亚哥加州大学人类学系教授、芝加哥大学人类学博士Davidk jordan(汉名焦大卫)先生曾说过一段很有意思的话;“我尊敬你们的这一位大神,他应该得到所有人的尊敬。

他的仁、义、智、勇直到现在仍有意义,仁就是爱心,义就是信誉,智就是文化,勇就是不怕困难。

上帝的子民如果都像你们的关公一样,我们的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这位美国学者的话是颇有见地的。

凝聚在关羽身上而为万世共仰的忠、义、信、智、仁、勇,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理想,渗透着儒学的春秋精义,并为释教、道教教义所趋同的人生价值观念,实质上就是彪炳日月、大气浩然的华夏魂。

不侍二主,鞠躬尽瘁,一心匡复汉室,是为忠。

桃园结义,传唱千古,义之所趋,有所必为,华容道释曹操,义也。

不斩马下黄忠,仁也。

斩严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勇也。

护皇嫂,千里走单骑,与兄团聚,不负玄德所托,信也。

入曹营,上马金,下马银,拒之不受,廉也。

月下读春秋,杀庞德,降于禁,水淹七军,智也。

单刀赴宴,独闯江东,有请必来,礼也。

故后人赞关帝古今第一人也!关公文化是一种传统民间信仰。

在中国,供奉文圣孔子的文宣王庙有很多,过去在各个城邑都有这类建筑。

而武圣关公庙在海内外数量及规模远远超过了孔子的文庙。

有人说,关公是一种文化,关公是一种精神。

关公本名关羽,字云长,出生于公元160年,卒于公元219年。

关公在其近六十年的一生中,策马横刀,驰骋疆场,征战群雄,辅佐刘备完成鼎立三分大业,谱写出一曲令人感慨万端的人生壮歌,被后人推举为“忠”“信”“义”“勇”集于一身的道德楷模,并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士农工商广泛顶礼膜拜的神圣偶像。

关羽是蜀汉名将,一生忠义仁勇,诚信名冠天下。

其由将而侯而王而帝而圣的1800多年,就是关公故事精神流传-信仰风俗出现-关公文化形成的过程。

这个过程中,官方和民间共同缔造了庙宇文化——建筑、雕刻、楹联、雕塑、绘画等等内涵丰富;缔造了祭祀文化,程式规整而严密的祭祀仪式、全球信徒的朝拜现象;缔造了庙会文化和戏曲文化——物质和文化的交流,戏曲与杂剧的展演;缔造了商神文化,关公因他的忠义而被社会方面面的人群当作求平安、求财、求学、求进的神祇。

关公文化中最根本的理念文化——关公的忠义仁勇和诚信精神。

待事以忠,待人以仁,以义取利,以勇精进,这种精神如今已然成为民族精神和大义,成为社会发展与和谐的根本;衍生了关公产业文化,各地官方民间举办的的关公文化旅游节,相关的文化产业链的形成。

关羽文化的发祥关公(公园160-219年)名羽,字云长,河东郡解(今山西运城市解州)人。

运城是关公故里,也是关公文化发源地与关公文化发展的直根。

山西解州关帝庙名誉“天下武庙之祖”。

敕建于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前朝后寝,在国内外数以万计的关帝庙中规格最高,其建筑价值和独特的人为价值是全球任何一座关帝庙所无法替代的。

还有与解州关帝庙关称“三关”的常平关公家庙、关帝祖茔,这些弥足珍贵的文物史迹组成一个独一无二的圣迹文化风景线关公本名关羽(160-219年),字云长,河东郡解县(今山西运城)人。

其传记在正史《三国志》中不过九百多字,得到的评价也并不算高,然而在他身死后,却步步高升压倒群雄,逐渐成为统管儒、道、释三教,人、鬼、神三界的关圣大帝,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隋朝为守护佛法的“伽蓝菩萨”关羽身后的发迹,起源于隋朝。

隋朝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佛教天台宗的开山之祖智顗大师,为了使人们更容易接受佛教,他将关公点化,皈依佛门。

智顗奏于晋王杨广,遂封关公为守护佛法的“伽蓝菩萨”。

★宋朝成为义勇武安王宋徽宗崇宁二年,天师张继先用符召请关公杀死了解州盐池里的蛟怪,保护了盐池,于是宋徽宗封关羽为崇宁真君。

由于盐池是宋朝的经济命脉之一,所以关公无形中便成了大宋的经济保护神和财神。

此后,关公庙大肆兴起。

宋朝末年,宋徽宗以自己的年号作为封号,以道教的真君作为神职,敕封关公为崇宁真君。

在首都汴梁失守之前,宋徽宗连续三次追封关公。

最后一次的封号是义勇武安王,这个王的职位超越了他过去所有的封号。

★明代成为中华武圣到了明代,中国人对关公的崇拜又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而这时《三国演义》已经成书并流传于民间,关公威望日益攀升,明朝政府也开始了新一轮加封高潮。

万历年间的三次加封,使关公晋升帝位。

明朝末年,关公成为武圣,同文圣孔子受世人膜拜。

★清代成为财神爷和商人的祖师爷明清时山西商人富甲天下。

晋商们纵横天下,总是把家乡的英雄关公,作为出门在外的保护神。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由于晋商富甲天下,其他生意人也纷纷仿效,关公也就成了公认的财神了。

★清朝成为万世人极明末清初,《三国演义》成为了满洲人的政治和军事教科书,关公的作用,在清朝发挥到了极至,甚至被奉为财神,乃至最终至神至圣,万世人极。

★被封为“忠义神武灵佑关圣大帝”从清朝中期开始,历任皇帝都对关公推崇倍至。

乾隆三十三年,关公被赐封号“忠义神武灵佑关圣大帝”十个字。

此后,一百多年间,历代皇帝屡次加封。

★成为万世人极、超越国界的神祗象征千秋忠义的关羽,最终被人们塑造成至神至圣,万世人极的神祗。

关羽的影响已远远超出了中国大陆,在一切有华人居住的地方,崇拜关公的香火都十分兴旺。

据不完全统计,在美国、日本、新加坡、泰国、越南、缅甸、澳大利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4万多座关帝庙宇。

.关公文化的核心----------------★“忠义”和“诚信”首先,关公文化的核心是“忠义”和“诚信”。

关公的原型早已是“忠、信、义、勇”的代表,在民间关公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成为诚信的化身。

海外的华商,更是把关公奉为财神。

“诚能通金石”,可谓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关公的忠义诚信形象,经朝历代,在海内外华人中获得了广泛一致的民族认同。

★晋商五百年的发展史贯穿了“诚信”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晋商之魂。

早在夏商周时期,山西境内的产品交换已经兴起。

春秋战国时期的晋与三晋,出现了猉顿、吕不韦等豪商巨贾。

秦汉时期,山西商业已拓展到内蒙古、东北辽东一带。

隋唐宋元时期,山西商人通商至欧洲。

明末,“晋商”已然成为雄踞海内的中国当代最大的商业集团。

创业不易守业更难,明清晋商称雄商界500余年,靠什么得以持久、旺盛的发展?靠的就是一种精神信仰与理念的支撑,这个精神信仰就是关公,理念就是独特的关公文化。

在晋商创业和鼎盛的时代,商业法规、授信工具还没有诞生,得天独厚的关公的“信义”就成了最具象征意义的商业信誉,环顾天下,能当此任者非关公莫属。

★关公精神具有现实意义关公文化中的“义”字,应理解为正义、信义、侠义,从大方面讲,它是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

“义”是关公身上最感人的人格力量。

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关公所体现的“信义”,是建设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人文精神。

★关公文化是一条“精神纽带”不仅在中国,在韩国、日本等一些国家,关公文化也融入了当地生活。

在韩国,关羽被视为胜战之神、降雨之神、命运之神、文章之神。

关公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其核心渗透着“忠义仁勇信”,是构建和谐社会,提高文化实力的精神载体。

其所包含的“大一统”思想,是实现国家统一的积极因素,也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一条“精神纽带”。

关于“关羽”的成语,你知道多少?----------------★超群绝伦--超出一般人,没有可以相比的。

《三国志·蜀书·关羽传》:“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

’”★一字长蛇阵--排列成一长条的阵势。

元·无名氏《千里独行》楔子:“张飞云:‘哥哥,是个什么阵?’关羽云:‘兄弟,唤作一字长蛇阵。

’”★并驱争先--指竞争高下。

《三国志·蜀志·关羽传》:“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

”★单刀赴会--原指蜀将关羽只带一口刀和少数随从赴东吴宴会。

后泛指一个人冒险赴约。

有赞扬赴会者的智略和胆识之意。

《三国志·吴书·鲁肃传》:“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请将军单刀赴会。

”★过五关斩六将--比喻克服重重困难。

这是《三国演义》中描写关羽的故事。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76回:“这如今万世之下,那一个不说道过五关斩六将、掀天揭地的好大丈夫?”★刮骨去毒--刮去深入至骨的毒性,彻底医治。

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三国志·蜀志·关羽传》:“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肩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

”★言笑自若--谈笑如常,十分镇定。

《三国志·蜀志·关羽传》:“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灸引酒,言笑自若。

”宋·欧阳修《泷冈阡表》:“其后修贬夷陵,太夫人言笑自若。

”茶联的集大成者在天《百茶联》中有一副对联,其中有下联是称颂关公的“义”。

关公义贯古今,这个联句用“旺旺大吉”来描述,可谓恰如其分。

全联如下:《百茶联之002》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关公仗义,旺旺大吉现今崇拜关帝习俗随着多年「移风易俗」,关公信仰的深刻涵义也逐渐远离。

尤其是在国内,商家和民间供奉,多取其「保佑发财」,故其造像也变成一手持刀,一手捧着金元宝了。

《西游记》说,唐太宗时代开始以秦琼和尉迟恭护卫门庭,遂图像以做门神,避邪驱凶,家宅平安。

实际上以关公作为门神的情况并不多见,因为后世关公地位已很崇高了。

将天地神灵祖宗供奉一堂,这是中国传统民间比较普遍的习俗。

如将「关圣帝君」、文武财神、观音大士与神农、灶王、十二时辰、孔子以及自家王氏先祖杂祀一堂的景象。

善信奉祀关公,除焚香礼拜,致敬输诚之外,抽签问卜亦是重要途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