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及对应习题解析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及对应习题解析

化学选修4全书总复习提纲绪言1、活化分子:具有较高能量,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一定是活化分子,但活化分子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

2、活化能:活化分子高出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的部分活化能的大小意味着一般分子成为活化分子的难易。

但对反应前后的能量变化并无影响。

第一章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有热量放出的反应叫放热反应,需要吸收热量的反应叫做吸热反应。

2、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燃烧反应④多数化合反应3、常见的吸热反应:①多数的分解反应②2NH4Cl(s)+Ba(OH)2· 8H2O(s)==BaCl2+2NH3↑+10H2O高温高温③C(s)+H2O(g)===CO+H2④CO2+C==2CO4、反应热:化学反应过程中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就叫做反应热。

在恒压条件下又称焓变,符号为△H ,单位是KJ/mol。

当△H 为“-”或△H <0时,为放热反应;当△H 为“+”或△H >0时,为吸热反应5、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a、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对于250C、101kPa时进行的反应可以不表明。

b、需要在热化学方程式的右边注明△H的值及其“+”与“-”。

c、需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

d、热化学方程式各物质的系数不表示分子个数,而表示物质的物质的量,故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当系数不同时,△H 也不同。

系数与△H成正比。

6、燃烧热:在250C、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单位是kJ/mol。

注意:①产物必须是稳定的化合物(完全燃烧产物)②书写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时可燃物的系数通常为1,其余物质以此为标准配平。

③燃烧热是反应热的一种,△H<07、中和热: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叫做中和热。

【注意】①强酸与强碱反应的中和热都是57.3KJ/mol;8、盖斯定律:化学反应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仅决定于反应的始态和终态,跟反应是由一步或者分为数步完成无关。

9、盖斯定律的推论:如果一个化学反应可以由某些反应相加减而得,则这个反应的热效应也可以由这些反应的热效应相加减而得。

若加减过程中某方程式需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则反应热也改变相同倍数再加减,且反应热一定要带正负号运算。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电能是二次能源B . 水力是二次能源C .天然气是二次能源D . 水煤气是一次能源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B .任何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C .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3.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

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①天然气 ②煤 ③核能 ④石油 ⑤太阳能 ⑥生物质能 ⑦风能 ⑧氢能A .①②③④B .⑤⑥⑦⑧C .③⑤⑥⑦⑧D .③④⑤⑥⑦⑧4.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 1>△H 2的是①C(s)+O 2(g)===CO 2(g) △H 1 C(s)+12O 2(g)===CO(g) △H 2 ②S(s)+O 2(g)===SO 2(g) △H 1 S(g)+O 2(g)===SO 2(g) △H 2③H 2(g)+12O 2(g)===H 2O(l) △H 1 2H 2(g)+O 2(g)===2H 2O(l) △H 2 ④CaCO 3(s)===CaO(s)+CO 2(g) △H 1 CaO(s)+H 2O(l)===Ca(OH)2(s) △H 2A .①B .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5.已知反应:①101kPa 时,2C(s)+O 2(g)==2CO(g);ΔH=-221 kJ/mol②稀溶液中,H +(aq)+OHˉ(aq)==H 2O(l);ΔH=-57.3 kJ/mol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 kJ/molB.①的反应热为221 kJ/molC.稀硫酸与稀NaOH 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D.稀醋酸与稀NaOH 溶液反应生成1 mol 水,放出57.3 kJ 热量6.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A .碳酸钙受热分解B .乙醇燃烧C .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D .氧化钙溶于水7.25℃、101 kPa 下,2g 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 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 .2H 2(g)+O 2(g) == 2H 2O(1) △H =―285.8kJ /molB .2H 2(g)+ O 2(g) == 2H 2O(1) △H = +571.6 kJ /molC .2H 2(g)+O 2(g) == 2H 2O(g) △H =―571.6 kJ /molD .H 2(g)+12O 2(g) == H 2O(1) △H =―285.8kJ /mol 8.氢气、一氧化碳、辛烷、甲烷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H 2(g)+12O 2(g)=H 2O(l) △H =-285.8kJ/molCO(g)+12O 2(g)=CO 2(g) △H =-283.0kJ/molC 8H 18(l)+225O 2(g)=8CO 2(g)+9H 2O(l) △H =-5518kJ/mol CH 4(g)+2O 2(g)=CO 2(g)+2H 2O(l) △H =-890.3kJ/mol相同质量的氢气、一氧化碳、辛烷、甲烷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少的是A . H 2(g)B . CO(g)C . C 8H 18(l)D . CH 4(g)9.已知热化学方程式:SO 2(g)+ 12O 2(g) SO 3(g) △H = ―98.32kJ /mol ,在容器中充入2molSO 2 和1molO 2充分反应,最终放出的热量为A . 196.64kJB . 196.64kJ /molC . <196.64kJD . >196.64kJ10.已知热化学方程:2KNO 3(s) = 2KNO 2(s) +O 2(g);△H = +58kJ/molC(s) +O 2(g) = CO 2(g);△H =-94kJ/mol为提供分解1molKNO 3所需的能量,理论上需完全燃烧碳A .58/94molB .58/(94×2) molC .(58×2)/94molD .(94×2)/58mol11.下列关于反应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 .Zn(s)+CuSO 4(aq)=ZnSO 4(aq)+Cu(s);△H =—216kJ/mol ,E 反应物>E 生成物B .CaCO 3(s)=CaO(s)+CO 2(g); △H =+178.5kJ/mol ,E 反应物>E 生成物C .HI(g) 1/2H 2(g)+ 1/2I 2(s);△H = —26.5kJ/mol ,由此可知1mol HI 在密闭容器中分解后可以放出26.5kJ 的能量D .H +(aq )+OH -(aq )=H 2O (l );△H = —57.3kJ/mol ,含1molNaOH 水溶液与含0.5mol H 2SO 4的浓硫酸混合后放热57.3 kJ12.强酸和强碱稀溶液的中和热可以表示为:H +(aq)+OH -(aq)=H 2O(l);△H =-57.3kJ ·mol -1,已知:① HCl(aq)+NH 3·H 2O(aq)=NH 4Cl(aq)+H 2O(l);△H =a kJ ·mol -1② HNO 3(aq)+KOH(aq)=NaNO 3(aq)+H 2O(l);△H =b kJ ·mol -1③ HCl(aq)+NaOH(s)=NaCl(aq)+H 2O(l);△H =c kJ ·mol -1则a 、b 、c 三者的大小关系为A .a>b>c B.c>b>a C .a=b=c D.a >c> b13.根据以下3个热化学方程式:2H 2S(g)+3O 2(g)=2SO 2(g)+2H 2O(l) △H =―Q 1 kJ/mol2H 2S(g)+O 2(g)=2S (s)+2H 2O(l) △H =―Q 2 kJ/mol2H 2S(g)+O 2(g)=2S (s)+2H 2O(g) △H =―Q 3 kJ/mol判断Q 1、Q 2、Q 3三者关系正确的是A . Q 1>Q 2>Q 3B . Q 1>Q 3>Q 2C . Q 3>Q 2>Q 1D . Q 2>Q 1>Q 314.完全燃烧一定质量的无水乙醇,放出的热量为Q ,为完全吸收生成的CO 2,并使之生成正盐Na 2CO 3,消耗掉0.8mol /L NaOH 溶液500mL ,则燃烧1mol 酒精放出的热量是A . 0.2QB . 0.1QC . 5QD . 10Q二、双项选择题15.我国燃煤锅炉采用沸腾炉(注:通过空气流吹沸使煤粉在炉膛内呈“沸腾状”燃烧)的逐渐增多,采用沸腾炉的好处是A .增大煤燃烧时的燃烧热并形成清洁能源B .减少煤中杂质气体(如SO 2)的形成C .提高煤炭的燃烧效率,并减少CO 的排放D .使燃料燃烧充分,从而提高燃料的利用率16.参照反应Br + H 2HBr +H 的能量对反应历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A .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 . 加入催化剂,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不改变C .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D . 加入催化剂可增大正反应速率,降低逆反应速率17A.C 6H 12O 6(s)+6O 2(g)6CO 2(g)+6H 2O(l);ΔH =-akJ ·mol -1 B.CH 3CH 2OH(l)+21O 2(g)CH 3CHO(l)+H 2O(l);ΔH =-b kJ ·mol -1 C.CO(g)+ 21O 2(g) CO 2(g);ΔH =-c kJ·mol -1D.NH 3(g)+45O 2(g)NO(g)+46H 2O(g);ΔH =-d kJ ·mol -1 18.已知反应:① 2C(s)+O 2(g)=2CO(g) ΔH =-221 kJ /mol ② 稀溶液中,H +(aq)+OH -(aq)=H 2O(l) ΔH =-57.3 kJ /mol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 kJ /molB .①的反应热为221 kJ /molC .稀硫酸与稀NaOH 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 /molD .稀醋酸与稀NaOH 溶液反应生成1 mol 水,放出57.3 kJ 热量三、填空与计算题19.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肼(N 2H 4)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