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合同工期控制措施及方法

合同工期控制措施及方法

合同工期控制措施及方法

一、认真组织审查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不仅关系到施工质量,而且关系到施工工期。承包商在投标时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将该工程分为三个施工段,按这三个施工段编制了施工工期计划和机械设备使用计划、施工劳力投入计划和材料设备进场计划。工程师审核后根据现场的状况和该工程的特点,建议承包商将该工程分为五个施工段,并根据施工段和新的工期要求修改施工组织设计和重新编制施工工期计划、施工机械设备使用计划、施工劳力投入计划和材料进场计划。同时也要求各分包商根据新的施工组织设计修改各分包商的施工方案和工期计划,使修改后的施工组织设计更贴切该工程的实际状况,各专业之间衔接更紧密并充分考虑到施工技术间隙,并对现场可能发现的意外情况制订了应急方案,现场配备了发电机组和蓄水池,以防停电停水,对节假日也做了周密的安排。

二、督促并协助编制详细的月、周工期计划

由于该工程工期很短,仅仅依靠总工期计划和月工期计划进行控制都显得粗糙。因此工程师要求承包商一律以网络计划的形式报验,在总工期计划的框架内编制月工期计划。在施工初期,主要为土建部分施工,因此月工期计划基本能满足工期控制的需要,而在施工后期,施工现场各专业工种交叉作业,进展非常快,仅仅靠月工期计划已不能满足工期控制的需要,必须以周工期计划来控制。因此当主体完成后,工程师要求承包商和各分包商每周报施工计划,并根据周计划进行分解,工程师则根据计划检查督促,确保计划能够实现。

三、对计划进行跟踪检查、动态控制

有了详细的工期计划还不够,关键是该计划是否顺利地被执行,施工现场各种内在的和外界的干扰都会影响到工期计划的实施,为及时准确掌握工期的第一手信息,工程师深入现场对工期进行跟踪检查,既避免了工序完成后承包商报验等待工程师复查的过程,同时也避免了因工序不合格进行返工所造成的工期拖延。工程师对施工计划的跟踪

检查、及时纠偏、动态控制、全面协调使整个工程能有条不紊地按计划进行。

四、强有力的协调及各方配合

施工现场的情况往往非常复杂,尤其是在工程体量大、专业工种施工复杂、施工队伍多的情况下,影响工期的因素会很多。工程师应善于对各种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主要因素,通过对有关各方的协调而加以解决。应当说协调是工程师对工期控制非常重要的手段,而最常用且非常有效的方法仍是各种形式的协调会,通过协调会协调参建各方的关系,通过协调会解决现场遇到的各种问题。例如:某工程水、电预埋件对预埋尺寸要求土10mm,每放置一个预埋件要1小时,且误差也达不到要求,严重影响土建的施工工期。经工程师召集专题协调会协调,土建施工改变了施工工艺,不仅预埋时间大大缩短,而且定位尺寸完全能满足要求。在施工后期,各专业工种之间交叉施工相互影响,诸如成品保护、场地使用、临时用电用水甚至临时照明等等,矛盾陡然增多,有时激化引发冲突,工程师针对这种情况重点放在预控上,使协调的效率大大提高,尽量避免了矛盾的出现和激化,整个施工现场忙而不乱。

五、对变更加强管理,减少因变更造成的返工

设计图纸中存在一些问题是在所难免的,为了尽可能减少因设计上的问题带来不必要的变更和返工,在开工前必须对设计图纸进行非常认真的审查和进行技术交底。工程师通过召集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会尽可能找出设计图纸中的问题,同时使施工单位深刻领会设计意图,在施工过程中尽量避免出差错。尽管这也属于质量控制,但因减少了变更和返工,同样也就加快了施工工期。在施工过程中,尽量控制变更,对业主因使用功能而提出的变更也规定了截止日期,从而有效地减少了因变更造成返工的现象。

六、加强资料整理,及时组织阶段验收和竣工验收

许多工程往往是施工工期较长,而资料整理却拖了后腿。工程师在注重完备资料的同时,也要求各承包商及时并完整地将资料整理好,做到资料不完善工程师不予签字。同时,还定期检查各承包商的资料是否完整有效,从而达到了各分部分项工程随时完成随时验收,没有因为资料不完善而影响工程工期。

施工阶段的工期控制主要为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合同措施和经济措施等,但都离不开参建工程各方的密切配合和相互支持。建设单位授予工程师的权利是工程师顺利开展工作的基础。特别是项目工程师负责人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对所施工的每个环节都要了如指掌,比如上道工序该做些什么?如何做?需要多少时间?下道工序何时可以开始?中间能否穿插其它工种进行施工、其成品如何保护等等都要心中有数并要全盘考虑。总工程师要充分调动各专业工程师的积极性,发挥集体的聪明才智和团结协作精神。工程师只有坚持按规范、程序、诚信、公平和公正的原则处理问题才能树立威信,才能取得承包商的尊重和积极配合。同时工期控制与质量控制和投资控制密切相关,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促进,不可抓这一头而放松另一头,只有全面考虑统筹协调才能取得如期的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