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

《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


得多少个?平均分给 7 个人呢?(师提问时指着板书说)
生回答,师同时板书。
(7)引出课题。
师:两个数相除,商也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究竟怎样准确地用分数表示呢?这节课我们就
来探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几个人分一个东西也就是把单个整体平均分成几分,取其中的几份这样的分数
意义。充分感受除法计算和分数之间是有联系的。
(3)教师用课件演示验证:把 1 个蛋糕平均分给 4 个人吃,就是把 1 个蛋糕平均分成 4 份,每
人吃其中的 1 份,这 1 份占这 1 个蛋糕的 1 ,也就是 1 个蛋糕。
4
4
(5)师:请同学们拿着你们手上的圆,自己说一次分的过程。
(6)补充练习:
师:大家都说得很好,现在看谁学得最棒,老师把 1 个蛋糕平均分给 3 个人,每人可以分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方法自然就寓于其中; 内容则承载着思想。也就是说,知识本身仅仅是我们的一方面,更为重 要的是以知识为载体渗透思想方法。
就分数与除法而言,如果仅仅为得出一个关系式而进行教学,仅仅 是抓住了一角而已。实际上,借助于这个知识载体,我们还要关注蕴藏 其中的归纳、比较等思想方法,以及如何运用已有知识的方法,从而提 高学生的素养。
3、观察,发现分数与除法间的关系。 (1)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两组算式,你发现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请独立观察思考。 (2)师:请同位交流。 (3)学生同位交流讨论。 (4)生汇报。 (5)师小结:请每个同学看着这些算式说一说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教学例 2。
(1)把例 1 变例 2。
师:刚才老师带了 1 个蛋糕平均分给你们 4 个人,今天我们跟这位同学庆祝生日,请问
你愿意带 1 个蛋糕来吗?(生:愿意),你呢?你呢?好,现在有 3 个蛋糕。
教师在四人小组身边说完后,先改正板书,再用课件出示 3 个蛋糕。
师:现在将他们带来的 3 个蛋糕平均分给他们 4 个人,求每人分得多少个,要怎样列式
教材安排了两道例题来说明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例 1 是把一个物体(一个蛋糕)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是多少。
学生可以根据整数除法的含义,列出除法算式;可以根据分数的意义, 直接说出结果。这样就把除法计算与分数联系了起来。
例 2 是把许多物体(3 块月饼)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是多少。
学生容易理解用除法计算,但是理解计算结果要困难一些。为此,教材 安排了一组图来说明。在这两个实例的基础上,教材由小精灵提出问题, 然后总结出用分数表示整数除法的商时,要用除数作分母,被除数作分 子。反过来,一个分数也可以看作是两个数相除。接着,教材提出问题, 让学生用字母表示这一关系。这里,教材给出了用字母表示的关系式, 以便于学生记忆,并特别强调了分数的分母不能是 0。 四、教学方法 1.通过实际操作感悟新知识,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2、在探索新知过程中,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提供丰富的,经历过程。 4.问题寓于方法。
《分数与除法》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吕春艳
1、面向学生:小学五年级 2、2 课时时间 3、课前准备内容:
2,学科:数学
(1)多媒体课件 (2)剪刀、直尺、圆形纸、彩笔
二、教学课题 1、知识目标: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会
用两种方法叙述分数的意义。 2、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合作探索和实
(教师不可重复学生的汇报,注意引导)
(5)课件演示分饼过程:
(6)师:通过我们的合作,证明这个同学的猜想是对的。3÷4= 3 (个),但要记得答数。 4
师:请同学们完成书中的填空并指着例 2 的过程图说一说分这 3 个蛋糕的过程。
(7)补充练习: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老师出 2 道题考考大家,把 5 个蛋糕平均分给 7 个人,每人分得多
践能力。增强学生的抽象思维。 3、情感目标:体会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的需要,激发学习数学的积
极情感。 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分数与除法是在学生掌握了分数
的意义,理解了单位“1”的广泛意义及平均分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的。主要学习单位“1”平均分的两种方法与除法间的联系。使学生初步 知道两个整数相除,只要除数不是 0,不论被除数小于、等于、大于除 数,也不论能否除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商,既加深和扩展学生对分 数意义的理解,同时也为讲解假分数以及把假分数化为整数或带分数做 好准备。
师:同学们真棒,现在将 8 个小蛋糕变成 1 个大蛋糕,把这个大蛋糕平均分给他们 4 个 人,每人又可以分得多少个呢?现在请每个同学用手上的圆折一折,分一分,然后 同位交流一下,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板书)
(2)学生议论,教师巡视。(巡视时找一组同位汇报) 师:你是怎样想的? (如果第 1 个学生说得不好,再找第二个)
呢?
(2)师:他的猜想对不对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65 页,四人小组利用桌面上的学具合作来分
一分,剪一剪,并讨论这两个问题。(课件出示)
1、每人可以分得多少个蛋糕?
2、你是怎样分的?
(3)学生动手剪拼,先独立思考,后四人小组讨论,教师巡视。
(教师可用激励语言:这个小组合作得很好)
(4)学生汇报,集体探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知。 1、师:老师知道我们班某某同学准备要过生日呢?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边学数学,一边跟这位同学庆祝生日好吗?师:同学们请看,林老 师带来了什么?(课件出示 8 个蛋糕) 2、师:如果要把这 8 个蛋糕平均分给这个同学所在的小组里面的 4 个人,每人可以分得多少个? 设计意图:由整数平均分开始引发学生回忆除法的意义。(分东西可以分完)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教学例 1。 (1)课件出示例 1。
少个?
5
学生口答:5÷7= (个)。
7
师:如果把 7 个蛋糕平均分给 9 个人,每人又分得多少个呢?
学生口答:7÷9= 7 (个)。 9
(分别请 2 名学生回答,师同时板书)) 设计意图:由不同的个体组成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是学生思维上升的代表,也 是本节课的重难点,这部分需要老师引导及课件演示,并且让学生在讨论汇报演示的过程中充 分理解分数的两种含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