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铁的性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 知道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2. 知道两个磁极接近,有时相互排斥,有时相互吸引。
磁极间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过程与方法1. 学会边观察边思考,在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解决问题,提高认识2. 通过实验获取现象证据,用现象证据来检验自己的认识。
3.学会倾听,形成民主的学习共同体,在协作学习中修正、完善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1. 体会有序实验、细致观察的重要性。
2. 体验基于问题的探究过程,逐渐形成科学的探究意识和态度。
二、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注意收集实验现象,利用现象分析推理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
三、教学难点设计实验探究、推理判断出两块磁铁的相同磁极。
四、材料准备包裹的条形磁铁,铁质、塑料、纸质等小物品,实验托盘、螺母、记录单。
五、教学过程(一)认识磁铁有磁性1、同学们玩过磁铁吗?你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使用了磁铁?它们有什么作用?预设:生活中的磁铁有磁扣、冰箱贴、包扣、门吸、队徽等徽章、指南针2、寻宝游戏:出示材料盒,你能用磁铁快速将盒子中的铁质物品挑出来吗?试一试,比一比。
磁铁可以吸引什么物体?这些物体有什么共性?总结归纳:磁铁可以吸引铁制品这种性质,叫做磁性;磁铁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叫磁力。
【设计意图】从生活现象中聚焦话题,不仅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前概念,也为学生后续的观察验证及建构磁铁的性质做好了铺垫。
(二)研究一块磁铁,发现磁极1、出示磁铁和铁质螺母,用磁铁和螺母一起实验,通过前测,我们同学了提出了很多在玩磁铁过程中发现的现象,看看这些现象你们有没有关注过?同学们想试一试吗?希望同学们通过变换不同的玩法,能发现更多的磁铁的性质。
并思考这种现象能说明什么。
2、实验探究:观察实验现象,边观察边记录,思考这些现象能说明什么?3、交流:说现象,可以得到什么初步的结论?句式引导:通过实验,我发现……,由这种现象我推测磁铁……预设一:磁力可以传递预设二:铁制品可以被磁化预设三:磁铁隔着物品也能吸引螺母预设四:磁铁各部分的磁性强弱不同,磁铁两端磁性强,中间磁性弱。
预设五:距离越近,磁性越强。
【设计意图】通过句式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语句完整、条理清晰、连贯流畅、有科学性的表达交流的习惯。
4、归纳总结:(1)通过实验探究我们发现:磁铁的磁力可以传递,铁制品可以被磁化,隔着物品也能吸铁,。
(2)磁性最强的地方是磁铁的磁极。
磁铁有两个磁极。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探究中发散思维,由现象上升到认识。
5、评价:出示下图,当磁铁慢慢向排成一横排的螺母平移,你能用刚刚的研究结论推测会发生什么现象吗?【设计意图】检验学生是否能应用研究结论推测出实验现象。
(三)研究两块磁铁,发现磁铁的两极不同1、出示两根包纸的条形磁铁:我们利用一根磁铁进行实验研究,就发现了这么多磁铁的性质,同学们,你们用两根磁铁相互接触过吗?通过前测,玩过磁铁的同学了提出了几种两根磁铁间相互接触过程中发现的现象,看看这些现象你们有没有关注过?同学们想试一试吗?你推测两根磁铁间相互接触还会出现什么现象?【设计意图】让学生有依据的推测,一方面可以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让教师基于学生的已知,在梳理日常概念来的基础上开展下面的教学。
2、试一试,边观察现象边记录,边思考这种现象可以说明什么?注意:要用手拿着进行实验,边观察边感受。
试着换不同的做法,观察会出现什么现象?3、汇报交流实验现象:句式,我发现……由这种现象我推测……预设一:两端接触,吸引或排斥。
预设二:长边并列摆放,吸引或排斥。
预设三:十字交叉,旋转后重叠预设四:用一根的一极推或吸另一根磁铁的一极。
预设五:隔着桌子,两个磁铁相互作用引导:把两块磁铁的磁极慢慢相互接近时,手有什么感受?是哪块磁铁在吸(或推)?这个实验结束了吗?你还想试试什么?(换另一个磁极试试,出现什么现象)讲解:当两块磁铁的磁极接近的时候出现了两种现象,吸在一块儿我们就叫做互相吸引,推开去叫做互相排斥。
(板书:相吸、相斥)试着解释预设二至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都是出现了吸引和排斥两种现象)4、引导:两块磁铁的两极相互接触,出现相互吸引、互相排斥的现象,大家的实验现象一样吗?由这种现象能推论出什么?预设:通过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现象我们可以初步推论这块磁铁的两极是不同的。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实践来发现磁铁两极不同的现象,并不断的提出问题,推动对磁铁性质研究的深入,使他们对磁铁的学习内容从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检验自己的认识,从而自主获取磁铁的性质。
(四)寻找两块磁铁的同极和异极1、当你发现把两块磁铁的两个磁极互相接近出现了吸引或排斥的不同现象,你想到了什么问题?预设一:磁铁为什么会吸引和排斥?(两极不同)预设二:哪两极互相吸引,哪两极互相排斥?2、请你描述一下两块磁铁相互接近时哪两个磁极相互吸引,哪两个磁极相互排斥吗?请同学们认真倾听,看看你认同不认同同学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预设:学生说不清楚引导:那怎么办呢?磁铁有几个磁极,而一块磁铁的两极不同,这两个相互作用的磁极可能是同极的也可能是不同的磁极。
那到底是同极还是异极,我们首先要找到这两块磁铁的什么?预设:找相同磁极3、怎样找到两块磁铁相同的磁极?小组讨论,全班交流,互相质疑、修正,陷入困境引导:两块磁铁的磁极出现什么现象我们就可以认定它们的磁极相同呢?预设:这两极出现相同的现象引导:怎样找到相同的现象?引入第三根磁铁。
4、借助第三根磁铁,可以找到这两根磁铁相同的极,不同的磁极。
怎样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我们就说这两极相同,出现什么现象,我们就说这两极不同。
预设:当两块磁铁的磁极与第三块磁铁的一极接触,同时出现相互吸引(或排斥)现象时,我们就可以认定这两极是相同的。
5、试一试,分别找到两块磁铁的同极,相同磁极用同样的符号标示出来。
(可以用简单的符号或字母)实验观察标记【设计意图】整个环节带领学生经历基于证据的推理论证过程,并使论证思维过程显性化。
基于推理的论证突出了科学思维方式与过程,使学生的思维从具体向抽象发展。
(五)探究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1、试试各个磁极相互接触分别有什么现象,记录在表格中。
需要实验多少次?为了把所有情况都试一遍,我们可以借助二维表格来记录。
A极B极2号1号A极B极【设计意图】二维表格是实验记录的好帮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有序实验,完整的记录实验现象,还可以帮助学生直观的归纳出实验结论,希望学生在运用中掌握这种记录工具。
2、总结归纳磁铁磁极相互作用的规律。
师在学生充分表达的基础上归纳: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3、出示没有包裹的磁铁,观察说发现了什么?刚刚我们只是借助第三块磁铁找到了自己手中两块磁铁的相同磁极和不同磁极,那么所有同学手中磁铁的同极怎么找呢?磁铁怎样用字母N和S来标记两极呢?下节课我们认识指南针,自然就会找到答案。
4、标出下图中磁铁两极的字母。
N S(六)拓展提高1、磁铁除了条形,还有哪些常见的形状,你能找到它们的磁极吗?圆形、环形、马蹄形3、磁铁断成两部分后会有几个磁极?你想知道什么?看视频找答案。
(七)总结收获:交流本节课所得教学过程(表格描述)教学阶段教学策略学生反映设计意图认识磁性1、同学们玩过磁铁吗?你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使用了磁铁?它们有什么作用?2、寻宝游戏:出示材料盒,你能快速将盒子中的铁质物品挑出来吗?3、总结归纳:磁铁可以吸引铁制品这种性质,叫做磁性。
生活中的磁铁:磁扣、冰箱贴、包扣、门吸磁铁可以吸铁试一试,比一比,说一说磁铁可以吸引从生活现象中聚焦话题,不仅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前概念,也为学生后续的观察验证及建构磁物体。
性质做好了铺垫。
研究一块磁铁1、出示磁铁和铁质螺母,用磁铁和螺母一起实验,通过前测,我们同学了提出了很多在玩磁铁过程中发现的现象,看看这些现象你们有没有关注过?同学们想试一试吗?希望同学们通过变换不同的玩法,能发现更多的磁铁的性质。
并思考这种现象能说明什么。
2、实验探究:观察实验现象,边观察边记录,思考这些现象表明了什么?句式引导:通过实验,我发现……,由这种现象我推测磁铁……3、交流: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4、归纳总结:(1)通过实验探究我们发现:磁铁的磁力可以传递,铁制品可以被磁化,隔着物品也能吸铁。
(2)磁性最强的地方是磁铁的磁极。
磁铁有两个磁极。
5、评价:出示下图,当磁铁慢慢向螺母平移,会发生什么现象?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学生推测预设一:磁力可以传递预设二:铁制品可以被磁化预设三:隔着物品也能吸引螺母预设四:磁铁各部分的磁性强弱不同,磁铁两端磁性强,中间磁性弱。
预设五:距离越近,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探究中发散思维,由现象上升到认识利用句式引导学生逐步做到养成语句完整、条理清晰、连贯流畅、有科学性的表达交流的习惯。
检检验学生是否能应用研越强。
论合理推测出现象。
探究磁铁的两极不同1、出示两根包纸的条形磁铁:我们利用一根磁铁进行实验研究,就发现了这么多磁铁的性质,同学们,你们用两根磁铁相互接触过吗?通过前测,玩过磁铁的同学了提出了几种两根磁铁间相互接触过程中发现的现象,看看这些现象你们有没有关注过?同学们想试一试吗?你推测两根磁铁间相互接触还会出现什么现象?2、试一试,边观察现象边记录,边思考这种现象可以说明什么?注意:要用手拿着进行实验,边观察边感受。
试着换不同的做法,观察会出现什么现象?3、汇报交流实验现象:句式,我发现……这种现象说明……引导:把两块磁铁的磁极慢慢相互接近时,手有什么感受?是哪块磁铁在吸(或推)?这个实验结束了吗?你还想试试什么?(换另一个磁极试试,出现什么现象)讲解:当两块磁铁的磁极接近的时候出现了两种现象,吸在一块儿我们就叫做互相吸引,推开去叫做互相排斥。
(板书:相吸、相斥)4、试着解释预设二至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都是出现了吸引和排斥两种现象)5、引导:两块磁铁的两极相互接触,出现相互吸引、互相排斥的现象,大家的实验现象一样吗?由这种现象能推论出什么?预设一:两端接触,吸引或排斥。
预设二:并列摆放,吸引或排斥。
预设三:十字交叉,旋转后重叠。
预设四:用一根的一极推或吸另一根磁铁的一极。
相互都是出现了吸引和排让学生有依据的推测,一方面可以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让教师基于学生的已知,在梳理日常概念来的基础上开展下面的教学。
通过动手实践来种现象 通过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现象我们可以初步推论这块磁铁的两极是不同的。
磁铁两极不同的现象,并不断的提出问题,推动对磁铁性质研究的深入,使他们对磁铁的学习内容从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从而自主获取磁铁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