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生培养方案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生培养方案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生培养方案
2006-4-11 打印文本加入收藏夹
易考网 考研专业课全程服务专家网站-让研究生为考研的你服务
新闻论坛真题试卷知道免费考研图书辅导班攻略考博贫困生资助笔记套餐在线辅导
我校“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学科是首批国家重点学科,首批“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设岗学科,也是“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

其研究范畴主要包括:电磁场理论;天线与电磁散射;微波与毫米波理论与技术;激光理论与技术;毫米波通信系统;环境电磁学等。

主要交叉学科有:信息与通信工程;光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以及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其他二级学科。

本学科的优势主要包括:电磁场理论与应用;天线理论与工程;非均匀介质中的场与波;电波传播;电磁散射与逆散射;计算电磁学;毫米波技术及应用;微波毫米波测量技术;电磁兼容技术与环境电磁学;光纤技术与通信等。

我校“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学科于1981年首批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88年首批博士后流动站,学术队伍整体水平高,结构合理。

该学科现有博士生导师6名,教授11名,我国著名微波专家、中科院院士林为干教授为本学科学术带头人。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硕士应掌握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具有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相应的实验技能,熟练运用计算机,掌握一门外国语,具备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能力,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与高尚的职业道德,能胜任科研、生产单位和高等院校的研究、开发、教学或技术管理工作。

硕士学位获得者应政治合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献身伟大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二、研究方向
1.微波毫米波理论与技术 2.微波毫米波电路与系统
3.天线理论与技术 4.光波导理论与技术
5.微波毫米波测试技术 6.计算电磁学
7.非均匀介质中的场与波 8.电磁散射与逆散射
9.电波传播 10.电磁兼容技术与环境电磁学11.微波毫米波组件MCM及MMIC 12.微波毫米波通信技术与系统
13.移动通信天线新技术 14.瞬态电磁场理论及应用
三、培养方式和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在职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半至四年;提前完成硕士学业者,可提前半年毕业;若因客观原因不能按时完成学业者,可申请适当延长学习年限,延长时间不得超过半年。

四、学分与课程学习基本要求
硕士生学习总学分要求不低于30学分,其中课程总学分不低于28个学分,必修环节不低于2学分。

课程学分要求中,学位课不低于18学分,其中所有公共基础课必修(皆为校统考课程),基础课至少选修一门;非学位课不低于10学分。

学位课可替代非学位课,但非学位课不可替代学位课。

对于跨学科专业或同等学力录取的硕士生须补修相
应专业本科核心课程至少3门,但不计学分。

研究生学习与研究课题有关的专业知识,可由导师指定内容系统地自学某些课程,并列入个人培养计划,但不计学分。

五、课程设置(详见课程设置表)
六、必修环节(参见第94页)
七、学位论文(参见第94页)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