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汉语流行词的翻译

汉语流行词的翻译


• 深度游in-depth tour, • 低碳生活 low-carbon lif , • 离婚同居 cohabitation after divorce, • 限时抢购on sale for a limited time, • 一口价 no-bargain price , • 疲劳驾驶 drowsy driving, • 亚偷情 semi-affair, • 弃车族car-sparing clan, • 凤凰不男 phoenix man, • 试离婚 trial divorce,
mental abuse,闪跳族habitual job hopper,太监小说 eunuchized story,蓝卡blue card,我一代Me Generation,足踝靴ankle boot,城市依赖症city addiction,后群体post-x generation,文化低保cultural access initiative,
• wedding rusher 点评:“急婚族”是对急于要找结 婚对象的人的简称,这些人或迫于长辈压力而匆 匆成家,或迫于就业压力而欲通过婚嫁“曲线就 业”。此类人士的共性在于“急”(rushing), 故急婚族可译为“wedding rusher”。背景:近 年来,社会上和校园中开始涌现越来越多的“急 婚族”。相关统计表明,今春年关出现的“急婚 族”增幅近三成。专家分析,“‘急婚族’现象 反映了社会转型期人们对金钱的崇拜和婚姻关系 的异化,在某种程度上,是由就业压力、生活节 奏等原因造成的。”
8.音译加注
• (transliteration with interpretation)音译 加注即为汉语拼音加上英文释义。例如 “五行”音译为“Wuxing”,加注解释为 five elements which means the world consists of elements:water,fire,wood, metal and earth that interacts and inhibits each other。音译加注的方式可使该术语的 文化亏损在翻译过程中有所减少。解释的 概念更易为外国读者所接受。
(二)
• 在人们日常交际中产生的新造词这类新词语主要在青年人 中产生。因为青年人思维敏捷,接受新事物、新知识快, 联想丰富,喜欢追求新奇、标新立异,他们是社会生活中 最有生机、最少保守、对社会的变革与发展最敏感的群体, 因此,流行语的创造者多半是青年人,且流行语的流行也 往往是由青年一代扩展到年老一代。例如,现在人们多将 刚刚流行过的“减肥”说成“瘦身”,就表现出人们在语 言使用过程中的求新求异心理。从心理学的角度考察,新 奇特异的事物对人的大脑神经中枢所产生的刺激最为强烈, 也最能引起人们特别关注,对普通词语的出人意料的解释 能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既符合青年人求新求异的特点, 又迎合了他们的另类心理。所以,这类词语虽然其含义要 超常规理解,有点脑筋急转弯的味道,但有青年人的推波 助澜,流行也就不足为怪了。
来源
• (一)国家政策的变化及党和国家领导人讲话催生的新造 词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其发展的每一时期都有不少反映当 时政治生活的流行语活跃于人们的口头和书面上。尤其是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反映国家政策和凝聚着领导人思想 精华的新造词为人们所广泛传播。例如,反映国家重大方 针政策的词语“改革开放”、“初级阶段”、“中国特 色”、“市场经济”、“政企分开”、“转换机制”、 “科教兴国”等,改革之初的“摸着石头过河”和目前正 广为使用的“与时俱进”等都成为不同时期的流行语。这 些词语的流行,反映了新时期人们对政治的日益关心和积 极参与重大社会变革的现实,同时也反映了国民素质的日 益提高和民主政治意识的日益增强。
5.归化(domesticating)
• 汉语中有些流行词汇与英语中的某些说法 “不谋而合”,形式迥异,但内涵相当。 此时不妨直接套用英语中的表达方式、方 法称为“归化”。归化照顾了目的语的文 化习惯,替读者扫除了语言障碍,能使译 文读来比较生动和地道。如“枪手”是指 考试中的冒名替考者。如果将其译为 “gunman”则会让外国读者一片茫然,但 英语中正好有一词“ringer”就是指替考者, 因此将“枪手”译为“ringer”非常贴切。
• 后群体post-x generation, • 文化低保cultural access initiative, • 洋腐败 foreign corruption, • 孔雀女 peacock woman , • 秒杀 speed kill, • 免费素食主义者Freegan, • 奖骚扰 prize harassment, • 机车皮 biker jacket, • 麻辣评委disparaging judge, • 蜜月保姆 honeymoon house,
7.音译(transliteration)
• 人名、地名以及一些表示新概念而本族语中又找不到对应 词来表述时,就可以音译法介绍到英语语言中,例如在 《时代》中国报道中,曾出现过“feng-shui”、 “wushu”、“yin”、“yang”等词。对于不懂汉语和 汉语文化的读者要理解这些音译汉语词的意思不是件容易 的事,但是中国读者马上就会想到对应的汉语词“风水”、 “武术”、“阴”、“阳”,领会其中深厚的中国文化风 情。同时,用发音近似的汉字将外来语翻译过来,这种用 于译音的汉字不再有其自身的原意,只保留其语音和书写 形式,酷(cool)、迪斯科(disco)、欧佩克(OPEC)、 托福(TOEFL)、雅皮士(Yuppies)、特氟隆(teflon)、 比基尼(bikini)、尤里卡(EURECA)、披头士 (Beatles)、腊克(locquer)、妈咪(mummy)、朋克 (punk)、黑客(hacker)、克隆(clone)等。
• 急婚族 wedding rusher • 崩炮族 cracker mob • 晒工资 wages online exposure • 钟点养老 special old-age care by hour • 拼客 mass bargainer • 流氓软件 software • 解约门 agreement-canceling fever • 陪拼族 shopping follower • 砸票 desperate voting • 熟年 the ripe aged • 2时歇业令 close-at-two regulation
汉语流行语
• 小组成员:熊美春

苏惠

杨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刘晓琼
定义
• 已有的流行语定义及对流行语特点的描述虽然很多,但都 不够完善,对于我们认识流行语来说远远不够。流行语大 多数属于热词,但不等于热词,在使用中二者常被混淆。流 行语是指在一定时期的某语言社区内,反映社会热点和社 会心态,具有民间性、可复制性、传染性和变异性的新生 语言单位。这些语言单位有两个重要参量,一是共时态,即 语言社区中的人们在某个时段内所使用的一些新语言单位 或被赋予新意义的旧语言单位;二是历时态,指这些语言单 位在出现的量上呈现抛物线型分布,迅速从无到有,达到高 峰后突然下降。汉语流行语是不可忽视的语言现象,流行 语的产生有多方面因素:新造词为社会广泛接受,旧有词 语的语义泛化,外来词成为时尚用语,方言词语语域扩大
例子
• 独二代the second-generation only child, • 求学房elite school housing, • 冻容freeze one’s youth, • 学术超男academic superstar, • 灰色技能social skill, • 节日腐败holiday corruption, • 暖巢管家empty-nest servant, • 极品eccentric, gonzo,拍客photo blogger,冷爆了
汉语流行词的翻译
• 汉语流行词的翻译应遵循这样一条原则:弄清流 行词汇语的来源,区别对待。对于借自外来语的 流行词汇,应还其“庐山真面目”;对于汉语本 身创造的流行词汇或旧词新用应灵活处理,尽可 能使英语译文在指称意义(referential meaning)、 联想意义(associative meaning)、感情色彩 (emotive coloring)三方面都能与汉语流行词汇 语对等(equivalence),表达出汉语流行词汇的 内涵。汉语流行词汇的英译方法概括起来主要有 八种:回译、直译、直译加注、释译、归化、类 推、音译、直译加注,下面分别论述之。
6.类推(analogy)
• 汉语中有些流行词汇系类推而成,模仿同类旧词 的结构或保留旧词某一成分。这类流行词汇与旧 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翻译此类流行词汇语时 可借鉴英语中类推构造流行词汇的方法。“网吧” 虽然可以归化为cybercafé或释译为public Internet club之类,但若译为net work bar,保留其与“酒 吧”的类推关系,同样是不错的选择。运用类推 法时,要仔细揣摩流行词汇的含义,分析其与旧 词的构词关系,确保流行词汇与旧词在构词手段 和深层含义上均“如出一辙”时才能尝试这种方 法。
3.直译加注(literal translation with interpretation)
• 采用直译的方法,有时只能译出流行词汇 的字面意思。这时,就需要在直译后加一 些注解,补偿直译带来的意义损失,以帮 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增进他们对汉语 文化知识的了解。如“春运passenger transport around the Chinese lunar new year);
• 拍客photo blogger, • 冷爆了mental abuse, • 闪跳族habitual job hopper, • 太监小说eunuchized story, • 蓝卡blue card, • 我一代Me Generation, • 足踝靴ankle boot, • 城市依赖症city addiction,
1.回译(backtranslation)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