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给年轻班主任的建议》有感
凉中心学校
撰写人:廖生敏
《给年轻班主任的建议》这本书,是我们学校为每位教师购买的一本福利书,虽然是一本福利书,却给了我心灵的震动,无数次的翻动这本书,仿佛有无数的名师在对我进行言传身教,让我的班主任工作获益良多。
看着因为多次翻动而有些残损的书页,心中有些许感触,于是把它写下来,与各位交流!
这本书是由德育特级教师万祥主编的,里面收集了全国各地优秀班主任的佳作,其容包括如何做好班主任,做好班主任具备哪些条件,做一个怎样的班主任。
既有成功的案例又有值得借鉴的具体做法;既有理论的深度又有实际的指导。
参加本书编写的班主任,虽然有的身处繁华的都市,有的又在边缘的农村,但他们都是富有经验的一线班主任,都是班主任中的佼佼者,如惠芳、晓华、万玮、赖联群、朱樱花……他们将自己在班主任工作中最切身的感悟、最宝贵的经验、最鲜活的创造、最实用的建议,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年轻的班主任。
《给年轻班主任的建议》全书分为七辑:“这样管好一个班”、“与学生相处有艺术”、“做一个有智慧的班主任”、“一个学生,一个世界”、“借助家长的力量”、“换个思路做德育”、“做个够专业的班主任”,汇集了众多优秀班主任宝贵的实践经验。
读着这些经验,你会从中体
会到:一个班主任怎样才能成为学生的“朋友”,怎样才能具有人格魅力;一个班集体又是如何才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的“乐园”,如何才能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
下面我谈谈我自己在拜读了这本书后的感想:
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公众思想与信仰的迷茫,传统社会伦理道德的沦丧,赋予了教师以临危受命或保持最后一片净土的神圣责任,也正是源于此,师德易被滥化为一种说教,一条绳索,外在的人为的束缚在相互追赶的过程中相继异化为一种貌似为善的信条。
坦言之,信念与责任,人性与感情,一种形而上的东西,不具有可视性和实际的可操作性。
子曰:志于道,居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孔夫子的寥寥数语,既是自己勾勒的自画像,又隽宥为后世师者自身修为的楷模。
为师者,既要对得起社会和学生,更重要的是要对得起教师这一职业以及自己为人的灵魂。
这就是万祥老师主编的《给年轻班主任的建议》一书教给我们为师的道理。
在书中这些建议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开学第一天,用整洁芳香的教师迎接学生
班主任亲自打扫一次教室本身应该很平常,劳动量不大,身体也能承受,但其效果与影响力远胜于劳动本身。
它的意义在于使学生感受到了班主任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的一面,这种身体力行的示就是一种无声的表态,就是一种目标的定格,也是一种在起初就是开宗明义的面对班级,面对学生的承诺;师生是平等的,地是可以扫干净的,我们的班级是可以健身的更加美好的,从我做起。
扫过
之后才明白,这种古典的教育情怀在今天其实仍然非常的必要和有效。
2、班主任要做好起点工作
了解学生
不要过早的为班级定位
不要让自己的管理方式成为定势
3、不要在班设置“探头”
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
4、班主任应有名牌战略思想
任何知名大企业都有独特的企业文化,没有文化底蕴的产品是没有生产力的。
班级作为重要的育人环境更需要建设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是班级的黏合剂,可以把学生紧紧地聚集在一起。
同时还可以使班级成员保持蓬勃朝气,维持良好班风、班貌,从而维护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5、哪壶先开提哪壶
我们的教育在自觉不自觉中制造差生,因此我们有必要调整认识学生的视野。
学生之间只有差异没有差生。
多关注教育过程和关注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在不断成长的,从肯定自我,激励自我再到创造一个更加完善的自我。
当每一个班主任都关注到全体学生,都善于哪壶先开提哪壶时,学生的主题地位必然得到凸现。
6、不要迁怒到整个班
班主任往往会因为几个学生而迁怒到整个班,把个别问题全面化。
迁怒的后果一方面对于个别学生来说,由于批评的面比较广而起不到真正的作用;另一方面,让集体受到了伤害,使全班同学产生消极的心理。
要给学生以积极的期待。
7、打扮好你的晨会课
像陆其忠老师写的《打扮好你的晨会课》,让我真切感受到老师是用心用爱在做教育。
他在书中这样写:“一次心灵之旅的告白,让学生的心灵在晨会课上晒晒太阳;一次时事点评,让学生时刻倾听着窗外的不同声音;一次随意的聊天谈话,让闲暇的愉悦滋生青葱的智慧;一次大胆的才艺展示,让大家分享一席成功的盛宴……不要让枯燥乏味的说教污染你的晨会课,不要轻易让指示、命令的威严声音在孩子耳际萦绕,更不要让训斥、冰霜的言语去封冻孩子的心灵。
晨会课,只有班主任才有的阵地,好好地打扮好属于你——班主任的舞台吧!”
“让赞美包围你。
”——每天轮流赞美一个学生,让自信的微笑荡漾在课堂。
“小故事,大智慧。
”——一则小故事,启迪我们的灵魂,抚慰我们的心灵。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舞台。
”——展现充满个性、朝气蓬勃的你。
你的舞台你设计,你的舞台你做主。
“说说我的家”——让家的温馨、家的幸福、家的甜蜜在课堂上摇曳,在课堂上绽放、流淌。
“聆听脉搏的跳动……”——在安静的聆听中,让孩子们感悟时
间的可贵、人生的短暂,提高学生对生命的认识。
“众人划桨开大船”——班级是我们共同的家,经常交流、经常探讨、经常反思,才能形成良好的班风,集聚人心的班级才能焕发出无穷的潜能。
“与先贤对话”——一句名言、一条警句、一则传记,或许能洞开学生的心扉,荡涤学生的灵魂。
如果每一节晨会课能像陆其忠老师老师所给的这些建议一样去上,我想收到的不仅仅是这10几分钟的效果。
8、带好“差班”大有学问
第一要义:调动起全班学生心深处的拼搏激情
第二要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第三要义:需要班主任发扬“打持久战”的精神
第四要义:班主任要做最优秀的班主任
9、学生宿舍应推行文化管理
让学生给自己的“家”起一个美丽的名字,并用简练的话语结实其含义
每一个宿舍为自己的“家”选一句座右铭,也可自拟,然后贴在正对门口的墙上
用宿舍成员的名字串成一段话,主题要体现全宿舍团结和睦、积极向上
举行朗诵会
10、体验建构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
给学生构建起一个能活跃其中的道德世界,让学生在里面自我体验、自我锻造,从而让学生逐步成为一个富有崇高的“德行”和人性的现代人。
要感这本书的主编万祥先生,以及那么多工作在教学第一线上的班主任老师们,用他们的一生经历与经验收集了的成功教育工作的点点滴滴,用他们的成功和智慧指引我们年轻一代老师往正确的教育方向去奋斗,更深一步的接近教育的真谛。
就让我通过学习此书的容,打开与学生们沟通的第一扇门,用心灵去碰撞出师生间的深情厚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