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彩点点(2)_湘美版 (秋)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彩点点(2)_湘美版 (秋)

彩点点要练说,得练看。

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

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一、教材分析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绘画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其中一种叫做点彩法,带有很强的趣味性。

《彩点点》是湘美版二年级下册中的一课,本课的学习活动从彩点点
入手,启蒙学生认知,感受点彩画的艺术魅力,并尝试用彩点点组成有
趣的图画,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

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

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

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教材选用了19世纪80年代兴新印象派(也称点彩派)的法国画家修拉的《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作为切入点,以纯色圆点构图画景的方法感受大师作品及点彩画的魅力。

色彩是构成点彩画的重要因素,点彩派把印象派的设色方法进一步推向科学分析的道路,他们用把各种单纯的色彩一点点地以小圆点形式排列在画面上,让人眼的视觉作用去混合,达到自然调和。

本课的学习活动是用各种彩色的点来完成一幅有趣的图画然后再远离看看效果。

活动的设定鼓励学生审美感受形成后的积极参与和大
胆想象表现,既考虑到了实际操作又可以提高学习兴致。

二、学情分析
低年级的学生生有浓厚的绘画兴趣;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能进行完整的画面构思、表现。

对不同的材料和美术工具的使用,也有了一定的掌握,对事物的形与色有了一定的了解,能根据自己的感受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来大胆地、自由地表现。

有初步感受美的能力,但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动手能力较弱,学生缺乏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和坚定的美术学习目标。

三、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关注点、线、面,了解大千世界都是由点、线、面三个元素组成。

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提高欣赏水平;
2、寻找发现、体验生活中的点彩画给人们带来的美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态度,善于发现美的能力,感受艺术可以表现生活,艺术可以贴近生活。

体验生活中点、线、面独特的艺术语言和魅力;
3、学会用绘画工具创造各种点和线,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彩点点色点密度的控制
三、教学难点:彩点点的颜色搭配组合
四、教学准备
彩笔,画纸,油画棒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感知:
师:孩子们,你们眼睛视力怎么样?那谁能火眼金睛最先找出图片里面藏着什么。

(出示课件)
这些图片,它们也是用来测试我们的眼睛的,只不过不是测试我们的视力而是测试我们是不是色盲,你们知道这些图片都是用什么完成的吗?点,都是一种颜色的点吗?
对,它们都是用点完成的,颜色各不相同?我们就叫它彩点点,这一节课呀我们就来认识它!(板书课题:彩点点)
二、感知共享:
1.认识点。

师:我们可爱的点点,大家都喜欢它,连法国的一位大画家修拉他也特别爱它,修拉就用彩点点创作了一幅特别出名的油画叫《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

(课件)这位画家在画这幅画时,采用的了独特的“点彩法”(板书)就是把各种经过仔细分析处理的不同色彩的彩点点来表现物体。

这幅作品,作品描绘的是大碗岛上一个晴朗的下午,游人们在树林间休闲的情景。

除了大艺术家修拉喜欢用彩点点画画,很多画家都喜欢她。

2.提问:孩子们,我们的彩点点真厉害,你会画点吗?
小点点能变成线吗?怎样才能变成线呢?那你能上来变变看吗?下面的同学在小纸片上也来试一试。

下面的同学有没有和他不一样的呢?原来线可以是曲线,斜线,线形不一样,小点点除了可以连成线,还可以连成其他的形状?我们一起看看吧!(课件)
3.师:老师这呢用彩点点画了一条鱼,请大家仔细的看,老师的画法有什么不同。

师生讨论老师的画法,先点几个关键点,方便定位,确定物体的大小摆放。

用刚才你们找到的方法,画个气球试试。

请一位同学上来。

(拿学生尝试作业上台分析)大家觉得,这几幅画点得如何啊?
学生点评,画面的构图,点的疏密和外形等
4.老师这儿还有一片树叶,我想给树叶点上成片的点点,请大家仔细观察,老师用各种不好的方法点点,学生找出错误。

顺序乱点,大小不一
(总结:要挨着顺序点,大小一致,点要挨紧,加上成片的点以后,这片树叶的色彩就更醒目了。

5.认识颜色的变化。

师:呀!老师忘记了,叶子应该是绿色,我的是蓝色的,那怎么办呢?你能帮一下老师吗?
请大家想一想。

小结:原来除了可以使用颜料外还可以用三原色使颜色变色。

三、感悟提升:
我们欣赏了大魔法师的作品,再来看几幅小魔法师的作品。

1,第一幅画我们在组合彩点点的时候,在一个整体的外形当中,还是要用一种颜色为主体,适当点缀其他的彩点点。

2,第二幅画面的内容和背景,可选择反差较大的颜色,这样更能突出主要的内容。

3,第三幅画点的排列整齐,相邻的颜色有对比,让整个画面显得给唱清晰。

一会大家也可以尝试一下。

四.作业要求
运用彩点点绘制一幅有趣的画并远离看看效果。

1.构思新颖
2.点点排列要均匀,缜密。

学生作业,老师巡视指导。

五、展示作品
1.一个小组学生展示,评价
2.教师总结全课。

板书设计:
彩点点
点彩法
关键点
大小均匀,排列整齐,点紧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