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影响或者作用的论文

关于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影响或者作用的论文

第一节植物分类概述(1 学时)一、分类原则1.人为分类2.自然分类3.细胞遗传学——物种生物学4.化学分类学5.数量分类学二、分类单位和命名1.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2.命名原则三、界和门的划分1.界的划分:二界说、新二界说、三界说、五界说、六界说2.植物门的划分:菌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
第二节原核生物
(1 学时)一、细菌门1.细菌的主要特征2.细菌的分类3.细菌的繁殖方式二、蓝藻门1.蓝藻与细菌的区别2.蓝藻的主要特征3.原核生物的生活史第三节真核藻类和真菌、地衣(1 学时)一、藻类(Algae) 1.藻类的主要特征2.藻类的种类、门类3.藻类的繁殖方式二、真菌(Fungi) 1.真菌的主要特征2.真菌的种类3.真菌的繁殖方式4.真菌的演化历史三、地衣
1.地衣的主要特征:形态、结构、繁殖等特点2.地衣的种类3.地衣的生境与分布第四节苔藓和蕨类植物(1 学时)一、苔藓植物1.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2.苔藓植物的分类3.苔藓植物的繁殖方式4.苔藓植物的分布与生境二、蕨类植物1.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2.蕨类植物的分类概况3.蕨类植物的繁殖方式4.蕨类植物的生境与分布第五节种子植物(1 学时)一、裸子植物1.裸子植物的生活史2.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3.裸子植物的分类及主要代表类型二、被子植物1.被子植物的生活史2.被子植物的的主要特征3.被子植物的主要分类系统
第二章植物生活和环境(9 学时)——植物生态类群的分化本章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植物个体与环境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环境和生态因素的概念,了解生态因素对植物作用的特点;掌握各生态因素对植物的影响以及植物对生态因素生态适应特点。

重点:环境与生态因素的概念、植物对各生态因子的生态适应特征。

难点:植物适应性的形成。

第一节概述(1 学时)一、环境与生态因子1.基本概念:环境、环境因子、生态因子、非生态因子、生态环境、小生境、
2.生态因子的分类3.最低量定律和限制因子4.生态因子作用的三基点二、植物对生态环境的适应1.基本概念:适应、驯化、忍耐力、生态类群、生态型、生理幅度、需求性、生态幅度2.适应3.忍耐力及其特点4.生态类群和生态型第二节光和碳素营养(1 学时)一、光照条件1.基本概念: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光合能力、阳生植物、阴生植物、净光合率、光能利用率、生理辐射、补偿深度2.光照强度的生态作用(1)光强与光合作用(2)荫蔽胁迫与适应类型3.光的性质与光周期的生态作用(1)光的波长与植物(2)光周期和植物二、碳素的生理生态作用1.CO2 补偿点2.CO2 对植物的限制作用第三节水分条件(1 学时)一、陆生植物的水分平衡1.植物水分状况与生命活动2.植物吸水与失水的内外条件(1)植物的吸水能力(2)土壤水分对植物吸水的影响(3)影响蒸腾作用的内外条件3.基本概念:吸胀作用、半透性、渗透势、衬质势、压力势、蒸腾作用、饱和含水量、饱和亏、蒸腾系数二、适应陆地水分条件的生态类群1.旱生植物(1)肉质旱生植物(2)硬叶旱生植物
(3)软叶旱生植物(4)微叶型和无叶型强旱生植物2.中生植物(1)形态特征(2)生理特征3.湿生植物4.划分水分生态类群的方法(1)生态序列法(环境梯度法)(2)形态结构分析法(3)生理生态特征分析法三、渍水土壤和水体的生态作用第四节土壤条件(1 学时)一、氮和矿质元素营养条件1.生理生态意义2.植物对营养元素模拟吸收特点3.适应土壤营养条件的生态类群二、适应有毒害土壤的生态类群1.对富铝化土壤的适应类群2.对盐渍土的适应类群3.对重金属元素富集土壤的适应类群三、沙生植物与石生植物1.沙生植物2.石生植物第五节温度条件(2 学时)一、植物生命活动与温度条件1.温度对植物生理过程的影响2.温度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3.需热量及温度生态类群4.基本概念:生理性干旱、春化作用、积温二、适应极端温度的生态类群1.低温胁迫与植物适应特征2.高温胁近和植物适应特征三、植物物候节律1.物候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