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ppt课件
(命名)曰(叫 )《琵琶行》。
自读诗前小序,疏通文意。 思考:诗前小序有些什么内容? 对全诗有何作用?
诗前小序,共一百三十八字。 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 和故事的主要经过,概括了琵琶 女的身世,说明了本诗的写作动 机,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 基调。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 的长篇叙事诗。
文章结构
琵琶行
(并序) 白居易
唐大中皇帝吊白居易的诗
缀玉联珠六十年, 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 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歌, 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 一度思卿一怆然。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县 境)人。贞元十五年(798)进士, 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因直言极谏, 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后被召为 主客郎中,知制诰。太和年间,任太 子宾客及太子少傅。会昌二年(842 ),以刑部尚书致仕,死时年75岁。
(第三层: 概括写出主客对忽然传来的琵琶声的神往,从侧面表现了琵琶 曲强大的吸引力量。这两句,从感情上来说,是由抑郁到惊喜的一个转 折;从结构上来说,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先闻其声,后见其人。 )
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 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
白居易生平与诗作
时期
生活特点
诗歌特点
前期 仕途一帆风顺,始 (从入仕 终抱着“为民请 到贬江州 命”“兼济天下” 司马以前) 的宗旨。
以讽喻诗为 主。代表作 品为《卖炭 翁》
后期 是他“独善其身” (即自贬 的时期,揉和儒家 江州司马 “乐天知命”道家
到死) “知足不辱”和佛 家“四大皆空”来 作“明哲保身”的 法宝。悔恨“三十 气太壮,胸中多是 非”。
全诗按时间顺序分为五段:
第一诗段: 作者秋夜江边送客忽闻琵琶声。(诗的引子) :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第一层: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起因、自然环境,全诗一开始就笼罩着 悲凉的气氛。在远离京都的浔阳江边送客,这不是一般的离愁别恨: 暮色
暗淡,更使人惆怅惜别;霜叶衰草,秋风萧瑟,更显出荒凉寥落。 )主 人下马客在船,(互文,即主客都下马登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助兴 的音乐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主人忘归客不发。
互文 借代
秋 江 夜 送 客( 肃 Biblioteka 清 )顶真送别的地
点、时间和环 境气氛。
第二诗段: 写琵琶女弹奏琵琶的情景,着重表现琵琶女的高 超技艺和琵琶声所流露的幽愁暗恨。
寻声暗问弹者谁? 琵琶声停语欲迟(迟疑)。移船 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 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第一层: 写邀请琵琶女的经过。“寻”“问”“移”“添”“回”“开 宴”“呼”“唤”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忽闻琵琶声 和急欲见到弹奏者的迫切心情。诗人运用想象“欲语迟”、夸 张“千呼万唤始出来”和行动描写“犹抱琵琶半遮面”,精炼而 又细腻地表现了琵琶女此时矛盾复杂的心情。这中间有自惭
身世,本不愿再向人献艺却又拗不过作者盛情相邀的不得已
之情,也有在封建伦理道德观念束缚下的犹疑和顾虑。准确
描绘了琵琶女真切的个性,复杂的心理和特有的神态。使读 者如见其人,如见其态。 )
白居易的写景诗,也多为千古绝唱。他的《村夜》、《大寺林 桃花》、《寒闺怨》、《杭洲春望》等无不成为脍炙人口的佳篇。 尤其那首《暮江吟》己为流传千古的写景杰作。
白居易更为人们景仰之处,在于他一生关心民间疾苦,为百姓 的不幸遭遇鸣不平。
白居易在《卖炭翁》中对劳动者的苦难生活给予刻骨铭心的同 情,而对官府的掠夺行为给予鞭辟入里的揭露。
以闲适诗和 感伤诗为主。 感伤诗: 《长恨歌》 《琵琶行》
闲适诗: 《赋得古原 草送别》
白居易亦是唐代诗人中诗作最多的一位大学问家,现存的诗作
达三千多首。他是属于早熟的天才诗人。在他十六岁时,就有《赋 得古原草送别》问世,此诗成为妇孺皆熟的名篇。离离原上草,一 岁一枯荣。据说这首诗帮白居易在长安立了脚跟。他去长安见著作 郞顾况,顾开始用白居易的名字开玩笑,说长安“米价方贵,居亦 弗易”。就是说你的名字叫居易,而长安米价正涨,你在这里居住 是不容易的。但当顾况看了这首诗后,马上改口:“道得个语,居 即易矣”。就是说你能做出这样的诗,在长安居住就容易了。说明 顾况对白居易的诗才是十分赞赏的。
的的小在
同 时序正
时 间。文
又和在前
概 原序面
述 因中,
了。交作
诗在待者
的叙了有
内述作一
容 。
原 因
诗
段
课文分析鉴赏
小序 元和十年,予左迁(降职为)九江郡司马。明年(第
二年)秋,送客湓浦口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 (铿锵悦耳地)有京都声(京城乐曲的声调)。问其人,本长 安 倡女(歌女),尝学琵琶于曹穆二善才( 乐师) ,年长( 年龄增长)色衰(容颜衰老),委身(嫁给 )为贾人 (商人 )妇。 遂(就 )命酒(叫手下人摆酒),使快(畅快)数曲 。曲罢(弹完)悯然(忧郁的样子), 自叙少小(年轻)时欢 乐事,今漂沦( 漂泊沦落)憔悴,转徙(辗转迁徙 )于江湖 间(各地)。予出官(京官外调)二年,恬然(淡泊宁静)自 安,感斯人言(被这人的话感动了 ),是夕始(才)觉有迁谪 意(被贬谪的失意之情 )。 因(于是)为(写)长句(七言 诗),歌(作歌)以赠之,凡(共)六百一十六言(字),命
(第二层: 写与客人饯别时的凄凉情景。 没有音乐助兴,只能对饮闷酒 ,借酒浇愁,更反映出失意谪居的冷落寂寞。一个“惨”字,直抒胸臆, 真实表现了当时的场面气氛和人物心境。最后借用秋江月影,烘托出主 客之间相对无言,黯然神伤的心情。以上这些描写,为悲剧性的人物琵
琶女的出场,创造了悲凉的气氛。)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 客不发。
江头送客闻琵琶 邀见歌女
江上聆听琵琶曲 演奏名曲
听者陶醉 少年欢乐
歌女倾诉身世苦 晚年沦落
悲苦心境
同病相怜伤迁谪
重闻琵琶青衫湿
月夜听琵琶
秋江夜送客 月夜弹琵琶
东船西舫悄无言 我闻琵琶已叹息 同是天涯沦落人
凄凉话身世 自言本是京城女…… 梦啼妆泪红阑干
相逢何必曾相识
为君翻作琵琶行
却坐促弦弦转急
满座重闻皆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