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铰接和刚接
铰的解词:两金属刀片相错。
用剪刀剪纸剪布剪东西,北方
叫作铰。
铰接的解词:就是铰性连接,两个构件的柔性连接,既能活动又要结合紧密,比如大桥的预制梁和桥墩之间的连接,之间垫一块硬胶皮,就是铰接;预制构件的连接点不焊死就是铰接;铰链,每一链环之间即连接又活动,也是铰接。
这是我个人的理解,建筑学科的铰接,我真的不懂。
刚接的解词:就是刚性连接,一次性接死,形成一个整体难解难分,除非破坏性的凿开炸开,比如焊接,比如树干与树枝之间的节点,必须要长在一起融为一体,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梁与柱、梁与墙、梁墙与板就都是刚接。
梁的端部通过梁垫落在砖墙上,梁与砖墙就应该是铰接而不是刚接,虽然有砂浆凝固在一起但是允许其有微小的活动位移。
铰接与刚接,在03G101-1,P65页L配筋构造,就可以论证,左上角的端部负筋伸入净跨度内的长度,为1/5,在下面的注第1条首先说明:当端支座为柱、剪力墙、框支梁或深梁时,梁端部上部筋取1/3。
这里有个问题,当端支座为柱、剪力墙、
框支梁或深时,那么除去这4个条件之外,多数次梁端部都是框架梁或次梁,软件默认设1/5确实没有错,关键是没有找到建筑学意义上的铰接究竟表示什么意思,在网上,找到这样一些解释:满意回答:平面物体的运动可以分解为两个方向的平动和一个平面内的转动,如果三个运动都被**了,则为固接,力学上成为固定段约束;如果物体可以绕一点转动,则这种连接方式为铰链连接。
另一满意回答:"铰接"就是杆件之间以"铰"连接的.铰的书面名称是"圆柱铰链约束",它**被约束物体之间的移动,但是不约束转动.平面杆件体系中,去掉一个铰约束,必须加上两个相互垂直的约束反力.工业厂房的屋架被简化为桁架,各杆之间均为铰接.和铰接相对应的还有"刚接"即刚性连接.在框架结构中整体浇注的梁柱之间为刚接。
还有满意回答:不允许有位移产生的需要刚接,反之,允许有位移产生的则为铰接,比如大跨度网架结构与承重墙之间的连接采用铰接的情况居多,其目的是为了减轻水平推力对墙体的作用力。
上述这些“满意回答”,跟本人的见解差不多,即:铰接是活的,刚接是死的。
最好的解决办法,还是得求助于设计师,11G101-1中,把解释权指定给设计者,设计人最有发言权和决定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