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党委书记黄永乐对高校二级学院党委工作的思考与实践高校二级学院党委肩负着全面落实学校党委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的重任,如何在新形势下有效发挥二级学院党委的功能,并结合学院实际真正体现其价值,在工作中有如下一些实践和体会。
一、明确学院党委工作的定位、角色和思路二级学院的体制是党政分工合作、共同负责,党委的工作是围绕学院中心任务,通过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推动学院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也就是常说的“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中心”。
说起来简单,但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把握却是个课题。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看到如下两种现象:一是党委工作的“纯务虚”,即单纯为了党建而抓党建,为了活动而搞活动,党委工作与行政工作“两张皮”,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上华而不实,对推动学院中心工作有害而无益;二是党委工作的“纯务实”,学院党委的工作几乎混同于行政工作,或被行政工作所取代,党政不分,甚至以党代政,这样极容易挫伤行政的工作积极性,党建及思想政治工作变得可有可无,真正价值得不到体现。
出现以上两种现象的原因是没有很好把握党委工作的定位和角色。
事实上,没有单纯的思想政治工作,也没有不含思想政治工作的行政工作,我们理解学院党委工作的定位是要“有为不越位、有所为有所不为、关键时刻不缺位”,其角色要做到在抓学院大事、发展方向以及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团结凝聚人心、树立良好风气等方面要做“主角”,要大胆地、主动地创新和实践,在对具体行政工作的实施上要做“配角”和“辅佐”,帮助出主意、想办法、解难题,但一定不要越俎代庖,要充分信任他人,调动积极性,正如李瑞环同志所说的“领导者的作用,就在于把多数人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并合理发挥出去。
领导者的积极,归根结底是为了使更多的人积极,如果领导者的积极带来周围的人都不积极,这个积极就值得怀疑,这个积极就不如不积极。
”基于以上的定位和角色把握,学院党委工作的思路是:紧紧围绕学院尽快实现跨越式发展这一目标,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营造团结、和谐、干事的良好氛围,即:凝聚力量、促进和谐、营造氛围、树立正气、推动发展,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首先抓好院领导班子建设,其次是创新党支部的工作和党员的教育活动,进一步搞好党组织建设;三是把行政工作的难点作为党委工作的重点,协助行政抓好影响和制约学院发展的大事。
二、抓好班子自身建设,形成坚强有力的战斗集体加强学院的领导班子建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是学院党委的首要工作和第一职责,如何进行建设?目前高校学院领导班子普遍存在哪些问题?我们体会有以下两方面需要引起注意:一是如何有效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的问题;二是如何提高班子成员驾驭全局、解决复杂问题、推动学院发展的能力问题。
民主集中制执行的好坏关系班子的团结、决策的正确、实施的顺利,班子整体能力的提高关系学院发展的快慢和效益。
我们首先进行制度建设,通过先进性教育活动,建立并完善了领导班子的学习制度、工作例会制度、个别谈心交流制度、生活会制度等。
为提高领导能力和决策水平,学院领导班子集中学习已成为制度,坚持每学期集中学习不少于两次。
2006年6月份,学院领导班子邀请党委组织部武德林部长一起学习民主集中制的有关问题,研讨如何提高领导班子自身的领导能力和水平,通过学习和讨论,大家受益匪浅,普遍认识到学院工作“无功就是过、平庸就是错”,进一步增强了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今年3月份我们又邀请陆军恒副校长一起学习,他结合自己多年实践经验,针对学院发展实际,谈了如何增强工作的自信、如何开创工作新局面以及超越自我等几个方面,大家在学习讨论中受到了很大启发,坚信学院工作“事在人为、功在人建”,克服自甘人后、无所作为的思想;每周的党政联席会大家互通工作情况和信息,在工作和思想上充分进行沟通,把不同的看法和建议摆在桌面上进行讨论,不在背后进行传播;开展谈心活动,学会互相欣赏,互学所长、互尊所长,发现班子中存在误解及其它不良苗头及时通过谈心和会后沟通进行化解,避免误解的加深和转化;每学期末召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大家做到了畅所欲言,认真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使班子每个同志都做到了心情舒畅、干劲倍增。
另外,我们注重班子成员之间通过共事合作增进了解和加深友谊,工作既有分工,更强调合作,大家做到了互相补台不拆台,互相支持不争功,互相配合不推诿,互相信任不猜疑。
在2006年的工作中,有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在顶岗实习中的密切合作,有教学工作和成人教育工作在骨干教师培训中的合作,有科研工作与学生工作在研究生活动中的合作等等,大家在合作中增进了感情、加深了友谊,整个班子体现出团结和谐、正气向上、敬业奉献的良好局面。
院长、党委委员孟令鹏教授为班子成员做出了表率,他兢兢业业,全身心投入到行政工作中,表现出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他常常早来晚走,由于在西区居住,为了节省路途时间以便有更多的时间工作,他多年来中午就在东区简单凑合吃点饭,由于白天处理行政事务,自己就利用晚上和休息时间做教学和科研工作,他的敬业奉献精神,影响和带动了班子的每一位同志。
三、创新党支部的工作和党员的教育活动1、为了使党支部的工作落到实处,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们探索出了党支部建设“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即教工党支部、教研室、学科三位一体,学生党支部、团支部、班委会三位一体。
教工党支部要围绕教研室、学科建设去开展工作,即要在教研室中做到协调力量、化解矛盾、营造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学生党支部要围绕班、团目标的实现去开展工作,营造良好的班风和学风,“三位一体”不是相互代替,而是手段不同、目标一体,使党支部找到工作的着力点。
2006年4月学院党委对党支部下发了如何落实“三位一体”的具体指导性意见,并召开党支部书记会进行具体指导。
各支部在这样一个工作模式指导下,使党支部的工作体现出了自身价值,作到了“有为但不越位”,党支部工作有了抓手。
如:教学论党支部,一年来,面对教研室承担的繁重教学任务和顶岗实习、骨干教师培训、全国会议的举办等工作,党支部和教研室密切配合,要求党员率先垂范,勇挑重担,党支部书记刘敬华同志平均每周14课时,带动和影响了教研室全体党员,保证了教研室工作的圆满完成;物理化学党支部针对本学科教授、博士多,但科研团队少,科研方向分散等问题,积极主动与教研室、学科一起组织探讨本学科如何有效整合、发挥团队优势,党支部邀请暑假从日本学成归来的博士后介绍国外科技体制和科研方法,拓宽教师的科研思路;03级1班学生党支部针对同学们即将进行教育实习,与班委会一起组织开展了“服饰、色彩、礼仪求职讲座”,邀请教法教研室老师做提高从业素质的报告,在毕业生中开展“三个一”活动(毕业前做一件好事、参观一次民俗博物馆、组织一次中国传统文化讲座)等。
2、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做到党支部的工作规范化。
经过探索,逐步规范了党支部的工作,体现在:一是每学期初召开支部书记会布置工作,各支部提交工作计划,学期中结合计划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学期末进行总结交流;二是为鼓励各支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开展了“党支部工作创新立项申报活动”,党支部提出活动方案和申请,学院党委认为是有价值的活动,从党费中给予支持;三是建立了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结对子制度,目前,8个教工党支部与10个学生党支部建立了紧密联系。
由于党支部的工作做到了规范化,党支部的作用和价值日益得到体现:实验管理中心的成立是学院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实验管理中心能否有效运行关系学院改革成败,实验管理中心党支部充分发挥凝聚人心、化解矛盾、树立正气的作用,支部对全体党员提出明确要求,要求党员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改革的事不做,拧成一股劲,带动全体实验人员共同努力,2006年实验管理中心获得河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
3、党员的教育活动制度化。
经过先进性教育活动,我院党员的教育活动已形成这样的制度:每学期学院党委组织1—2次党员教育报告活动,每年度学院党委至少组织一次党员参观学习活动,在职教工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党员集体教育活动,退休党支部每学期固定集中学习一次(上半年3月、下半年11月)。
为提高全体党员对先进性教育的认识,我们邀请了河北省委党校王建政教授做了“如何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报告,为提高党员深刻理解胡锦涛同志“八荣八耻”的内涵,邀请省委党校李聚山教授做了“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教师职业道德”的报告,针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形势和对外政策,邀请陆军学院叶信产大校做了“中国安全环境和台海局势”的报告等。
近年来,学院党委先后组织全体党员参观了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刘胡兰纪念馆、大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展览等,组织观看电影《张思德》《任长霞》《太行山上》等;各党支部根据本支部实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习教育活动:如,研究生党支部开展了“引领中学生走进校园”“学习长征精神”“鲜艳的党旗、庄严的誓词”等为主题的特色党日教育活动;04级学生党支部清明节组织党员扫墓、参观烈士陵园、缅怀先烈遗志活动,与教师一起开展“人生与理想”座谈会等。
4、在党员教育中突出师德教育、生存与发展教育、和合文化教育,发挥党员在教书育人、凝聚人心、构建和谐、谋求发展中的带头作用。
为进一步加强师德教育,调动大家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学院党委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了王选的科技创新精神和敬业精神。
为了让全院师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党委将上年度评选出的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的照片和主要工作成绩制作成展牌展出。
面对学院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凝聚全体教师齐心协力,赶超先进院系,我们利用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大好契机,使全体党员认识到学院生存与发展的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开展了“追忆与反思”为主题的教育活动,通过回顾学院过去曾有过的成绩和辉煌,结合目前学院发展实际进行反思,以增强工作信心、凝聚和团结全体教师为实现学院的振兴而共同努力。
为进一步发扬民主,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学院党委和行政在2006年初召开了学院首届教职工代表大会,分析了学院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制定了三年发展规划,明确了奋斗目标和措施,使全体党员和教师增强了紧迫感和责任感,明确提出“学院靠我发展、我靠学院生存”,“院兴我荣、院衰我耻”“学院多做有益于教师个人发展的事,就是有益于学院的事,教师多做有益于学院发展的事,就是有益于个人的事”等口号,在各种场合和会议上反复阐明学院发展与每一个教师利益的相互关系,以生存和发展危机凝聚人心,使教师充分认识到学院与每一个教师都是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逐步形成“人人为学院、学院为人人”的主流价值导向。
学院虽然早已合并,但真正合并在一起的时间只有一年多,由于长期分区办学,教师中难免还存在一些校区观念,再加上过去的一些矛盾和恩怨,这些都是影响学院发展的不良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