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目的
对检测仪器进行有效的控制,以保证其测量精度满足使用要求,确保所使用的检测仪器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2.0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的检测仪器。
3.0 职责
3.1品质部:
3.1.1负责所有检测仪器的统计,并制定校验计划;
3.1.2实施可内校检测仪器的内部校验工作;
3.1.3负责外校检测仪器的送外校验工作,包括外校机构的选择与联络及外校实施跟进;
3.1.4异常量测仪器的送修,调整及报废鉴定。
3.1.5负责校准用的标准件和校验记录报告的保存。
3.2使用部门:
3.2.1负责本部门的检测仪器和量具的正确使用、维护和保养;
3.2.2保证本部门的检测仪器和量具不超出校准周期;
3.2.3当检测仪器出现异常时及时报告品质部。
4.0 相关文件
《检测设备控制程序》、《内校作业指导书》
5.0 定义
5.1校准:在规定条件下,为确保仪器仪表的指示值(或实物量具所代表的值)与被校准仪器仪表相对应的值之间
的关系,而执行的一组程序操作。
5.2校准周期:两次校准周期的长短。
根据仪器仪表的稳定性、校准目的及使用频率和国家标准来设定校准周期的
长短。
5.3内校:根据国家或国际标准或外校合格的标准件进行内部校准。
5.4外校:由国家认可的校验单位或仪器设备的原供应厂商执行校验,校验系统追溯国家和国际系统。
6.0 输入
《检测设备一览表》、《年度检测仪器校验计划》
7.0 输出
《内校报告》、《外校报告》、《报废申请单》、《品质异常单》
8.0程序内容
流程图程序
内容
执行者作业内容(图示栏)
制
定校验计划计
量
员
1、从《检测设备一览表》(表单一)中筛选出需要校验的仪器设备清单;
2、依据检测仪器的使用频率、情况变化等故障来设定它的校验周期(内校周
期一般为3个月,外校周期为1年);
3、拟定《年度检测仪器校验计划》(表单二),并呈报审批。
计划审核品质主管、副总经理
校验实施计量员
、
品质
主管
、
外校机
构
1、内校由计量员在厂内完成,详细参照《内校作业指导书》。
2、外校:
1)品质主管对外校机构进行筛选、选择,并确定校验的具体时间;
2)计量员通知各使用人外校的具体时间安排,并陪同外校,同时记录各外校仪器的校验结果。
3、外校机构按约定的时间进行外校。
校
验结果判定计量员
、
外校机
构
1、内校完成后,计量员按实际校验结果对仪器校验合格与否进行判定,
并粘贴相应校验标签:
2、外校仪器由外校机构进行判定,并出具相应的校验标签;
3、本公司对校验不合格的检测仪器不实行限制范围内的使用;
4、针对外校不合格的仪器,计量员要进行确认并记录。
勾选校验
方式。
勾选校验日期
安排的月份。
2、品质主管审核。
3、副总经理批准。
计量员拟定。
Y
N
校验合格时贴此标签。
A
校验不合格时贴此标签,同
时由计量员进行修复作业,
若能修复并经校验合格,则
粘贴《校验合格标签》。
校验不合格且不能修
复时贴此标签。
校验不合格的处理品
质
部
仪器校验不合格时需作以下处理:
1、仪器:
1)计量员先进行修复作业(仅限于可内校仪器),并再经校验,若合格,则粘贴校验合格标签继续使用;
2)若不合格或不能修复的,由计量员填写《报废申请单》经品质主管审核,副总经理批准后实施报废或送外维修,同时通知使用人仪器
校验结果;
2、该仪器所检测的产品:
1)计量员通知使用人和相应工序的品质负责人,要求对校验不合格仪器所检测的产品进行重新检测;
2)品质人员对产品重新检测后,报告计量员检测结果,针对产品重新检测不合格的,需开具品质异常单,并按不合格处理流程结案闭环;
3、计量员将重新检测结果和最终处理方案明确记录在《内校报告》中。
输出校验报告计量员
、
外校机
构
1、内校仪器由计量员输出相应的《内校报告》(表单三):
2、外校仪器由外校机构输出校验报告,由计量员进行跟进、确认。
报告审核品质
主管
1、审核内校仪器的的《内校报告》(如上图所示审核位置);
2、复核外校仪器的校验报告。
稽查品质
主管
1、纳入品质部QPA检查表中每月定期稽查监控;
2、从《检测设备一览表》中随机抽查(抽查比率不得小于30%),看是
否有按要求进行校验,且在校验有效期内。
资料归档计量员
1、按校验日期、仪器类别连同校验计划一起进行分类归档保存;
2、对校验报告进行编号,同时建立目录清单,便于快速查找。
9.1《检测设备一览表》
9.2《年度检测仪器校验计划》9.3《内校报告》
9.4《外校报告》
品质主管签字审核。
计量员勾选仪器校验结果。
计量员需明确记录以下内容:
1、校验不合格仪器的最终
处理方案(注:暂停使用、
报废都属于校验不合
格);
2、该仪器所检测的产品的
最终处理结果;
3、产品重新检测不合格后,
品质部所开具的异常单
单号。
A
Y N
9.5《报废申请单》9.6《品质异常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