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重点学习第2~5自然段,抓住重点词语,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2.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著名作家叶圣陶爷爷写的《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并从课文第一自然段中,知道了爬山虎的生长特点。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二、精读课文
1.赏读第2自然段。
课件出示问题:
课件出示:这一自然段中哪些地方体现出作者观察得特别仔细?
(1)生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问题。
(2)指名读第2自然段,集体交流。
(3)引导学生抓住“嫩红、嫩绿、一顺儿朝下、均匀、不留一点儿空隙”等词句,体会爬山虎叶子颜色的变化以及叶子浓密、均匀的特点,突出叶子给人的“舒服感”,从而感受作者观察得特别仔细的优点。
2.赏读第3、4两个自然段,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把自己喜欢的句子画出来,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1)生朗读这两个自然段,通过抓重点词语把握爬山虎脚的特点。
(2)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3)指名回答,集体交流。
师及时进行鼓励性评价。
(4)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体会爬山虎的脚的特点。
课件出示:
1.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
2.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你觉得这两句话好在哪里?
试着分析一下。
(5)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课件出示填空题。
课件出示:
茎上伸出六七根细丝→()→()→ 一步一步往上爬
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4自然段,交流自己的感受,完成填空。
(6)师:在阅读这些重点段落的过程中,我们除了了解了文章的写作对象,还感受到文章语言的生动性,感受到作者观察的认真细致。
我们也要向叶圣陶爷爷学习,学习他认真细致的观察,生动形象的描写。
(板书:细致观察)
三、赏读全文,总结全文】
1.赏读全文。
这篇文章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了爬山虎的特点。
文章虽然是说明文,但是语言生动形象,趣味横生。
2.指名说读完课文后的感受。
生:读了课文,我感受到作者那认真细致的观察,让人敬佩。
生:说明文的语言还能这样生动形象,值得我们学习。
3.教师总结:我们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
愿你们人人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挖掘大自然中蕴藏的奥秘吧!
四、布置课外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优美的词句。
2.课外练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