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来,我一直是网上默默的看客。
从不发表文章,也不回贴。
这其中有我打字速度太慢的原因,更主要的是我认为网上 常有高人出没。
自己那点东西,不值得到处张扬,以免遗笑大方。
我更愿意以学习的态度上网。
近来看了许多谈论股市的文章。
感到现在许多股民朋友的状态,如同 在战场上打得晕头转向的败兵,被对手打得失魂落魄,垂头丧气,毫无斗志。
许多人失去了清醒的头脑和判断力。
人生百态,在这里表现得如此充分,令人不敢想 象。
痛苦流涕的、赌咒发誓的、气病住院的、忍气吞声的、夫妻散伙的;绝望的、愤怒的、自杀的、林林总总什么都有;“腐败论”、“赌博论”、“吸毒论”、 “骗子论”大行其道,政府与、主席成了这种怒气与情绪的发泄对象和失败责任的唯一承担者。
在我看来,所有这些现象的发生,虽然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理由,从总 体上看不过是失败以后的情绪宣泄(严肃的理论研讨文章除外)。
如果任由这种情绪宣泄状态发展,将使我们失去最基本的判断力,从而使我们离真理越来越远。
考 虑再三,觉得有必要写一篇文章,来提醒一部分股民朋友保持清醒、看清本质。
若能达此目的,到2005年行情结束的时候,股市中会多一些胜利的股民,这也算我做了一份功德。
我也以此文来回报这些年来在网上写了大量文章的股民(我从那些文章中得到了丰富的知识与智慧,而从未回贴,我真心的感谢他们)下面我就结合我自己的一些经历,谈谈我的观点和 对未来的看法,写上几段与股民朋友交流。
在我看来,要想在股战中取胜,就必须解决“观念”、“方法”、“人的自身修养”这三个股民主观方面的问题。
至于 “股市”(战场环境)这个客观方面的问题则不是散户的能力所能解决的,你只能去适应(这就是现实你不得不面对)。
也不在此文讨论范围,而且由于篇幅的原 因,在此我侧重谈“观念”这一问题。
1、股市如战场,股民要学会用战争的观念来看股战中的一切问题。
转变观念、它有利于你跟上形势的发展,看清问题的本质。
有一句话说得好,“换个角度看地球,世界会变得不一样。
”如果你把这句话套用在股市中来看股市,就会发现,股票市 场与你平常的感觉上的差别。
比如股市中一个常见的现象“造假”,这是股民深恶痛绝的东西,纷纷对此口诛笔伐。
但它总是伐而不绝,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试着 用战争的观念来看这一问题。
在战场上,互为对手的双方常常用假消息、假信号、假动作等手段来迷惑和欺骗对方,以期达到使对方被骗失误、出现漏洞,从而保证 己方战役或战术方面目标的实现。
在股票市场上,散户资金与集团资金、机构与机构、机构与散户是互为对手的各方。
为了达到各自的目的,欺骗与反欺骗是常有的 事,这也是股市规律之一。
同理,股票的上涨与下跌在很多情况下,它也是因为一些利益集团的需要。
(有人说股市无规律,那是不懂的人说的,别信)对于散户股 民来说最要紧的不是去抱怨,而是应当把它当做战场环境的变化,尽快去学习掌握和利用这一规律,以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你说是不是?再比如,股市中“赚钱与 亏钱”的问题。
许多股民朋友目光死订着自己的帐户,只知道“炒”字,好象股市中参与各方(中字头的大机构、私募基金、开放式基金、封闭式基金、上市公司、证券公司、咨询公司、证券媒体、软件公 司、分析师、散户等等)都是靠“炒”赚钱。
其实不然,股市中各利益团体赚钱的手段多种多样,粗略的归纳一下就有“炒”、“圈”、“骗”、“挪”、“配”、“税”、“费”、“增”等等。
如果细分,仅是一个“骗”字就可以分出几十种。
正是因为股市中利益主体的多样性,赚钱方式的多样性,决定了在股战中,战略、 战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在实战中为了达到“配”的目的,经常会“串”起各方力量,使用上“骗”、“炒”的手段这也是常事。
反过来你亏钱也不一定就亏在一个“炒”字上,很有可能在“骗”、在“配”、在“费”上,也亏了不少的钱。
如果你能通过扩大看 问题的视野,更新看问题的观念,你将来在股战中预防亏损的能力就会加强,所使用的技战术手段也会变化,会有更多的选择,会更接近胜利。
2、能使股民在股战中多打胜仗的道理,才是最大的道理。
请朋友们想一想,人们在各种场合表达对政府的不满,骂无能、股市不公平、黑暗等等。
其理由也相当 多,有道理没有?我认为有道理。
该不该骂?我认为该骂。
可是不该我们散户去骂。
为什么?因为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什么事情都有前因 后果,任何事情都可以说出一大串道理。
如果你这样做了,不仅偏离了赚钱这一主题,而且也解决不了问题。
除了使自己有一种出气的快感之外,你能得到什么?它 能使你的账户上的资金增加吗?它能改变现状吗?它能使你保持清醒的头脑看清问题的本质吗?它能提高你的实战能力吗?我看不能。
既然不能,这种费力不讨好的 事情,为什么还要去做呢?做为散户股民,应该学会放弃一些本不应该自己去考虑的事情。
交给别人去做,这就叫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各司其职。
从而集中有限的 时间与精力,去多考虑2005年的股战该怎么去打?以什么样的状态去打?这样一些实际问题。
千万不要做空谈误国,空谈误已的事情。
牢牢记住这句话:“股民 在股战中多打胜仗,发展和壮大自己才是最大的道理”。
在股市上,一切工作围绕这一中心转。
3、是人都会过几道坎,切不可轻言放弃。
我是一位93年入市的成都股民。
刚开始时的几年日子过得还算不错,股市上输赢不大。
我用业余时间,摆地摊、卖 吼货、逐步积累起来的钱开了一家食品批发部(用了差不多十年时间)。
单位上的工作也没有放弃,而且还被提为中层干部。
家也有了,孩子也有了。
这对于一个从 小出生于贫困家庭的30岁年轻人来说也算是比较完美吧。
可好景不长,也不知是鬼使还神差,先是我在成都市组织的一次公开招干考试中过关斩将,最终考了第一名,可没去成(原因嘛、当然是没有背景咯)。
紧接着自己的批发部开始亏损,我只好把它关掉。
我是学商企管的,在单位上我管理着一家公司。
在怎样开发市场和 管理公司方面与主管领导发生了激烈的冲突,眼看着不得势了。
那些原来信誓旦旦的部下也纷纷反水。
我知道自己再留在这个做事的人不多、混饭的人多的群体中已 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一纸辞职书,辞了公司的管理工作。
人们不知道个中原由、不理解我的想法。
以前那些热情的熟面孔都尽量回避我,热闹的门庭很快就冷了下来。
那个现实,那个感受真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
很快潜伏的家庭矛盾就表面化了。
结果是某一天我回到家里发现,除了几件旧家俱,人没有了,存款没有了。
我气 得是铁青着脸,一言不发,在那个房间里站了半天,脑子一片空白,这竟然是一个男人勤奋十来年的结局。
这世上还有公道吗?特别是经过几个法庭回合的较量,我 任然没有拿回一分属于自己的钱,这种愤怒的感觉尤其明显。
我是一个性格刚强的人,从小到大还没吃过这么大的亏。
我想到了走极端,我知道那会是一个鱼死网破的结局。
值得庆幸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理智逐步使我放弃了那些想法回复到正常的状态。
过了这么多年,现在想起来还可以清析的感觉到那年发生的一系列事 情。
金钱、官位、家庭在一瞬间都没有了。
对于我的人生之路来说,的确是一道巨大的坎。
现在巨额亏损的股民,其实跟我当年一样,都是面临着人生之路上的一道 巨大的坎。
将来怎么办?当时我手上已经没有钱了,只有一辆每天骑的摩托车,还可以变卖。
虽然自己有多年经商的经验,可这本钱太少了也不好做啊。
1997 年、我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毅然决定拿着卖摩托车的两万多元钱踏进股市。
准备从股票市场中杀出一条血路来,重新找回我那失去的第一桶金。
我用八仟块钱买回一台电脑,安装上****软件。
剩余的一万多元钱全部放到股市上。
制定了一个五年计划,决心要搞清楚做股票的来龙去脉,争取掌握一技之长。
接下来是四年多穷居闹市无人问的日子。
我完全沉静在股市这个海洋之中,与外界的交往几乎断绝。
凡是能买到的、找到的股市方面的书籍、我都找来看。
大量的实战、统计、 分析、总结。
再实战、再总结的过程。
看股票、分析股票成了我唯一的爱好。
我自己提出一个个的问题,一个个假设,然后去验证,并且不断的去实战。
功夫不负有 心人,几年下来,我终于摸索出一整套发现、跟踪、伏击集团资金的方法。
同时也形成了一些与报刊、电视上完全不同的股市观念。
账户上的资金在经过多次起伏之 后开始稳步增长长。
到了2001年原来的五年计划提前完成。
我开始利用这一专长少量的对外服务,带了几名会员。
结果是不仅是逃脱了大跌,还在鞍山信托的反抽行情中赚了1块多钱。
可别小看这1块多钱,就在我们赚这一块钱的时间里大盘跌去了三百多点。
对于一个整天泡在股市里的小股民,这是多么值得高兴的事啊。
随后在 2002年的“6.24”行情中,我不仅准确判断了头部、顺利落袋为安,而且还在成都的中信、汉唐、东方等好几家证券营 业部的讲评会上告诉大家“这是头部,一定会跌的,时间三个月以上。
”可在那时,各类媒体和分析师狂热的鼓燥做多的环境之下,我的声音是那么的渺小。
一个毫 无名气的人,谁会理你呢?又不是正规的分析师。
不要说别人不信,就是我当时带的几个会员也有不信的。
其中有两位,我坐在他们的旁边督促着把票卖了,还给他 们讲了半天为什么要卖的道理。
第二天在舆论的影响下,又奋不顾身的冲了进去,最后给套得死死的,唉、舆论的力量…唉、不可救药的人…。
虽然当年我的收益很 好(超过30%)但我有一种深深的孤独感,没有什么谈股票的朋友,又没有与股民交流的平台。
我觉我不应该去这种场合。
在证券营业部有许多分析师对我这类的 民间人士带有深深的敌意。
曾经还发生过演讲讲到半途被分析师抢走话筒的事情。
后来在现场股民的强烈要求下,才很不情愿的还到我的手中,让我把话讲完。
虽然 我在各营业部的演讲受到了股民的热烈欢迎。
例如在汉唐的演讲,时间差不多二小时。
我那不带讲稿,完全立足于实战的新观念、一目了然地新战法,深深地吸引了 他们。
几百人把大厅坐得满满的,没有嘈杂的声音,我完全可以不用话筒讲话。
演讲结束的时候,股民朋友用热烈的掌声来回报我,还递来许多写着各种问题、鼓励 和感谢之类话的字条。
我也去听过别的“名人”或分析师的演讲,其间的差别让我着实感动了一阵子。
但我还是决定不再出去演讲,自己应该静下心来,立足于 “打”,在股战中用实力打出名堂。
以后在2003年的熊市行情中再创佳绩,以30%的战绩被《成都商报》评为“成都市十大股市英雄之一”,还给了个名号叫“斗庄勇士”。
当然我自己始终将自己定位于“股战精兵”。
在当年受报社邀请参加了一次“股民英雄与股民的见面会”。
在发言中我大胆判断“行情的最终目标应 该会突破6 .24的高点”结果当场还被某位首席分析师讥讽为“没有专业水准”。
我想随后的实战,可能已经让他明白了什么是“专业水准”。
2004年的行情大家都看到了,并不好打,输的人特别多。
就连“东吴证券杯”实盘大战的参赛者也输得很惨。
从公布的数据来 看,只有5%的人有收获,5%的平盘,90%的人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