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助你成功心理学》课程的感想
转眼间,半个学期已经过去,我们的课程也已经结束了。
回想刚开学还没上课的时候,自己一直在担心:整整一下午的课程要怎么熬过去啊!此时此刻,我完全没有无聊的感觉,更不用说煎熬了,有的只是对这门课程,对卢老师,对班里两百多位同学的恋恋不舍。
在这门课让我学到了太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识,无论从为人、处世、还是学习上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所以,我想分别从课程、老师和学生这三个角度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首先是课程,我们的课程一共分为五个章节的内容。
分别是:成功和心理学、和谐人际关系、诱发情绪智力、智力、创造力。
第一章讲了成功以及心理学的定义。
以前总是把成功挂在嘴上,为了成功要好好学习,为了成功要好好做人,为了成功我们要不停地努力。
但是对于什么是成功,我们的概念却很模糊。
从心理学课上我知道了成功的定义:成功就是逐步实现一个有意义的既定目标。
而且,成功还有它本身的四个意义,由此我也知道了:只有执着追求,并从中得到最大快乐的人才是真正的成功者。
我们也学到了拿破仑•希尔总结的《成功法则》。
从此,我对成功有了更准确的认识,追求成功的时候也有了更好的方法。
这门课程叫助你成功心理学,当然与心理学也密切相关。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它是一门既具有自然科学性质又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的中间学科。
心理学的主要内容有七条。
首先来说说和谐人际关系,它是我们的第二章内容。
在这一章里,我学习了人际关系的概念,规律,重要性等等。
了解了这些我们就可以利用人际关系的知识来认识自己,了解他人,从而使得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更加成功。
卡耐基说过,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之忧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85%要靠人际关系。
我一直觉得我的人际关系还不错,因为我和周围的人都能和睦相处,互相帮助。
但是缺点就是自己的人际圈子太小,与别人交流的时候话题太少,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展示出自己活跃的特点,平时的时候我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很文静的女生。
说到这,又免不了说到情商了,也就是我们第四章所讲的情绪智力。
最重要的情绪智力包括:认识自己的情感、调控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情感、认识他人的情感以及调控他人的情感。
通过课程的学习,我觉得我在其他方面做的都很好,就是不能够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调控他人的情感,也
就是说我的分析能力还不错,实践操作能力还有待提升。
庆幸的是,老师在课堂上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提高情绪智力的方法,有通过发挥情感的各种功能来调节自己或他人的情绪,也有祝你成功你给的情绪智力培养方法。
所以,如果我很好的运用了这些方法,将对我自身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我们在学生时代最关注的问题莫过于智力了,在本课程中,卢老师给我们仔细讲解了与智力相关的各种知识。
包括智力的涵义、结构、个别差异、发展、影响因素、新的智力观以及助你成功智力的培养。
以前我总觉得自己很笨,觉得自己的智商一定比别人低很多。
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使我认识到了,原来一般人的智商都是差不多的。
自己水平的发挥,能力的施展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比如认知结构的不同、元认知发展的差异以及个体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
所以我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会注意积极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注意元认知的发展、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促智作用等等。
本章还值得一提的是卢老师教给我们的学习策略、记忆方法、识记策略、复习策略等,在此就不再一一列举了。
就在我专四考试的前两个星期我运用了这些方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以前的自己总是在不同的学习方法中摸索,浪费了不少的时间。
现在已经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以至于可以更快的提升自己的成绩。
在上我们的外教的课程的时候,我总是会觉得我们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大学生有很多不同。
比如说,外教在问我们一些开放性或创造性的问题的时候,我们班举手的人寥寥无几,老师有时候不得不自己叫人起来回答问题。
这时候我就看见了老师脸上的无奈,不是他们不想应用开放的教学方式,而是我们中国学生把他们也中国化了,变成了中国式的老师。
所以,提升我们中国学生的创造力迫在眉睫。
而我们课程的第五章就到了这一点。
在老师出的各种有趣的题目和同学们五花八门的回答中我们循序渐进的了解了创造力的内涵、结构、创造力与智力因素的关系以及如何培养和发展创造力。
一块砖的所有用途、一辆没有轮子的火车、一种没有鞋底的鞋子、一幅没有燃料的世界名画等等,这些例子都说明了:没有想不到,只有做不到。
曾经我学习古文的时候总是会想也许作者表达的不是老师讲的意思而是另一种意思呢?为什么作文一定要按照那种思路来写呢?这道排序题用另一种排法也可以说的通啊!我也会在炎热的夏天好奇地贴着墙面或者地面观察那种像气体又像熔融状态的东西,我会想我是不是这种事物的第一个
发现者?我自己发明了这么好用的一个小匣子,我以后会不会成为科学家?。
但是后来,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的思维好像慢慢的固化了,形成了一种定势,或者说是懒得再去思考了。
所以我现在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循规蹈矩的。
不过修完这门课程后,我决定要唤醒自己的大脑,因为没有创新的学习是无聊的,没有创新、日复一日重复的生活是没有意义的。
所以,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注意发展自己的纵向思维和横向思维,发挥智慧,善用技巧,让头脑跳动起来,不断创造,让自己的生活更有意义。
其次,我想说的是老师。
当初在选这门课的时候,我就久闻卢老师要求“苛刻”的大名,但是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区区一门选修课,要求竟然这么“苛刻”:不准迟到、不准旷课、不准玩手机、不准打瞌睡、不准把水杯放在桌子上。
但是更然我没有想到的是我竟然一条规定都没有违反,而且很享受每一条规定,即使老师批准了我旷课,我想我也一定不会旷课的,因为我不想错过任何一节课的精彩内容。
老师的要求真的不过分,每一条规定有更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学习知识,学习做人和做事。
相比其他选修课老师的:上我的课,只要你们不说话不打扰别人,随便干什么都行的要求,我不需要再往深层次的说明。
卢教授是我来到上海师范大学最尊敬的一名教师,当我的同学问起我的时候,我会说:上过卢教授的课你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教授。
另外,我觉得卢老师的课堪比很多优秀的国外的课程,有很大的开放性。
我本来以为心理学课就是纯理论性的课程,上课一定非常无聊,但是课堂上老师总是给我们做一些测试题,问我们一些问题,给我们讲很多事例来帮助我们加深理解,还会很风趣地跟同学们开玩笑,这使得我们的课堂气氛活跃,笑声和掌声不断,整整一下午同学们听课的热情都不曾降低,我从来都不知道原来选修课也可以这么有吸引力,让同学们这么有兴趣,而这正体现了卢老师的教学水平。
卢老师带的有很多研究生、博士生、博士后,但是仍然在百忙之中坚持来给我们上课,这种敬业精神也是一些因为自己的研究而放松对学生的教学的老师所无法企及的。
所以,我觉得卢老师的教学方式,职业道德美德是值得一些老师和以后会当老师的我们来认真学习的。
下面,再说一下我们学生本人。
可以说我在上大学之前是一个很中规中矩的好学生,上课认真听讲,尊师好学。
但是进入大学之后,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就渐渐的变得有些从众。
因为总是会听见别人说:没有翘过课的大学是不完
整的大学;选修课很水的,随便上上能及格就行了;选修课上可以做其他的作业、刷刷人人什么的。
我没有翘过课,但是在选修课上做过其他科的作业,睡过觉,也上过网。
除了自己感兴趣的选修课,其他的差不多都是抱着及格就行的态度。
上完这门课后,我觉得从每一门课程里,我们都可以学到知识,至少可以拓宽自己的眼界。
现在我们国内的大学生都是从高考的高压下解放出来的,再加上高中的很多老师总是以“现在辛苦点,到了大学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的思想来激励同学们为了以后的轻松来好好学习。
所以,很多高中毕业生进入大学后都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从而导致国外的大学是学生成长的最重要的时光,国内的很多大学却是学生们玩乐的时期。
而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改变这种观念,要对自己的老师负责,对自己的父母负责,对自己的未来负责。
真正的让自己的大学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充实而有意义。
我们要把青春浪费在值得的事情上,选修课也是课,也占用了我们的时间,既然我们花费时间去做了,就要尽力做到最好。
总之,我们要在大学这个时期规范自己的行为、提升自己的素养、促进自我的全面发展。
无奋斗,不青春!我们应该在青春的画卷上画上绚丽缤纷的图画,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上写下优美动人的篇章!
卢老师的这门课程教会了我太多太多,使我受益匪浅,短短的半个学期结束后真的有万分的不舍,值得庆幸的是我选修过这门课,而且还拥有一本卢老师亲笔签名的心理学书,我以后一定会好好利用这本书,把卢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为自己的成功开辟道路。
好的老师,就像缘分一样可遇而不可求,遇见卢教授这样的好老师是我们所有选修这门课的学生和他的缘分。
我很珍视这份缘分,在收到我们的班级合照后,我一定会将它视作珍宝一生收藏。
附:
说了这么多,我不知道后面三段的内容可不可以算是论文的一部分,因为可能超出了课程本身的范围。
但是,这篇文章却是我修完助你成功心理学后的真实感悟。
如有不当之处,希望老师见谅!
祝老师:身体健康,合家欢乐,工作顺利!。